NPO 如何倡議環境議題?「知己知彼,建立信任」/2017 桃園 NPO 論壇報導(中)

活動名稱:2017 桃園 NPO 論壇:直達共好──NPO 讓好事循環【NPO 在桃園:社福的在地活化】

日期:2017 年 12 月 3 日

時間:10:20-17:10

地點: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桃園市中壢區環北路 390 號)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社會局、桃園市非營利組織發展中心

主持人:洪健庭/愛公益協會公關主任

與談人:周聖心/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張演祺/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會長

 

文/許楚君  NPOst 特約記者

本次活動特別開設了環境保護的場次,一如主持人洪健庭所說,多數人對環境議題是很陌生的,但在 NPO 關注的議題中,環境保護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這個場次特別邀請了臺灣千里步道協會與荒野保護協會,2 者分別以倡議、串聯,以及志工的教育訓練為其專長,以自身的經驗來說明 NPO 如何經營管理,並善用活動喚起人們對環境最初的感動,又如何藉由與其他團體甚至體制內的行動,來落實他們所要呼籲的議題。

千里步道協會:一起走路,可以改變世界

千里步道協會的成立,來自於 2006 年發起的一項致力於保護臺灣山海風光的公民參與運動,他們採取的倡議方式不同以往,不是在街頭抗爭,而是透過跨領域、跨縣市的串聯,試圖提供人們一條安全可步行的道路

協會在成立之初即意識到,過去環保行動都是在議題發生之後才去滅火,常常只是疲於奔命的善後,如果有更多人平時就主動關心環境,保護環境的工作就更能順利推行。步道協會頗具實踐意義的倡議行動,也是這句話的具體表現:一個人走路是愜意的,許多人一起走路,可以改變世界

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圖/NPOst 公益交流站

千里步道路網:串接臺灣各地,走讀自然地景

協會自 2006 年持續致力推廣「千里步道路網」計畫,透過空間規畫,串接起臺灣各地的道路,讓人們有機會透過步行、單車去接近自然環境。

這個計畫共分為 3 個階段,從路網串聯、結合在地組織的初步工作開始,繼而將平面網絡透過空間的改變實體化,最後則是推行步道維護、將工程化的步道轉為綠道,讓空間一步步落實,並能持續活化。

路網串聯的工作,結合在地團體,譬如社區大學、主婦聯盟、銀髮族、文史工作者,甚至民宿業者,藉由這些組織,串接起在地食物、在地故事,藉由當地的生活脈絡,共同突顯出各自的生活地景。譬如嘉南平原上的五分車、水圳、糖廠鐵路,就可以共同形塑出糖業文化的走讀行程。

步道守護則是藉由在地生態旅遊、工作假期,讓人們對土地產生連結與感情,在環境被破壞時也會主動挺身而出。另外也將地圖上的網絡,藉由道路的規畫實體化,譬如宜蘭八寶村,即是以減少光害、減少路幅的方式改造環境。路變小了就能種樹,路燈少了,不再徹夜燈火通明,也能看見黃昏的風景。

這個計畫中最後的工作,則是要提倡各地將工程化的步道改為手作步道,透過「水泥步道零成長、天然步道零損失」的方針,以自然材料取代千篇一律的水泥步道。協會更在 2014 年舉行「臺灣步道日」活動,每年 6 月的第 1 個週六挺身倡議,讓大眾了解步道是親近自然很重要的方式。透過步道的活化與維護,也保存了周邊的文化資產,譬如馬偕博士從淡水步行到葛瑪蘭的淡蘭步道,在維護、重建的過程中,就發現了沿途超過 300 座的百年土地公廟。

臺灣千里步道協會舉行的景美仙跡岩手作步道體驗活動。圖/@ 千里步道協會 fb

體制內改革:與地方、中央政府的合作

步道協會的倡議並不只是單打獨鬥,他們也與中央及地方政府合作,促成體制內的改革。譬如淡蘭步道的計畫,也有北北基宜 4 縣市的共同支持,前 2 年在臺北市剝皮寮、基隆暖暖會師。

為了進行下一階段的倡議,將過去 Google 地圖上的步道路網實體化,也需引入政府資源,因此協會也積極遊說相關政府機關,譬如林務局、國家公園處,合作推行步道志工維護計畫,或者與臺北市政府合作認養郊山步道,也成功說服新北市工程發包,採取非水泥化的自然步道。

最近,協會則與國發會合作「全國綠道網絡建置計畫」,在過去以服務車輛為主的臺三線等道路,規畫走路、騎單車的路幅。經由步道協會的倡議與串聯,成功讓民間與政府 2 條路線可以交織在一起。

臺灣千里步道協會舉行達人帶路活動,行走內雙溪古道。圖/@ 千里步道協會 fb

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環境關懷,從認識開始

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 1999 年成立,當時因為桃園開始發展,從農業縣變成工業縣,許多珍貴的自然資源,譬如埤塘、萍蓬草慢慢消失,因此成立這個分會,以萍蓬草當作會徽,積極進行復育與環境宣導工作。

張演祺會長表示,在荒野中,每個人都會取一個以草木鳥獸為名的自然名,因為身在自然之中,我們和所有的生物都是平等的,每個人也都對身邊的自然環境負有責任。抱著這樣的精神,荒野保護協會不但帶著本地的志工共同進行復育工作,也舉辦了許多營隊、課程,將環境保育的理念傳遞下去。

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會長張演祺。圖/NPOst 公益交流站

海岸地景保護與物種復育行動

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在成立之初,發現桃園的萍蓬草僅剩下五口原生池,後來甚至只剩下龍潭的魏家池。萍蓬草只出現在桃園,臺灣又是它生存的最低緯度,因此保存本地的萍蓬草有生態指標意義。

荒野善用在地的人力,找來學生與志工一同參與復育工作,並且與便利商店 7-11 合作,由 7-11 撥出消費者購買塑膠購物袋的營收,提供 200 萬的經費挹注溼地庇護計畫。荒野保護協會強烈意識到這個危機,努力移植、復育幾年後,幾乎所有的公園、學校都栽種得非常多,已經不再是瀕臨滅絕的物種。

另外,桃園高榮野生動物保護區,原為自來水公司所有之戰備池,也稱作「731 號池」,也發現瀕臨滅絕的臺北赤蛙。荒野與臺北市立動物園共同進行連續 10 年的調查,發現赤蛙數量逐年遞減,僅存 13 隻。於是成立了這個全臺最小、卻也意義重大的保護區,他們有組織的進行池塘水域的全面清查,重重保護之下,也讓臺北赤蛙的數量不再持續減少。

臺北赤蛙。圖/@ Wikimedia Commons

桃園本地的生態意義之重要,就在於這些特殊物種的存在。除了上述的物種,還有艷紅鹿子百合,原本遍布於白石山上,慢慢地因為被人挖光而消失。為了預防辛苦復育的成果又被破壞,荒野將復育的苗種種在山壁上,到現在每年 8 月上山,就可以看到許多艷紅鹿子百合。

除了物種的復育,也透過倡議保存了桃園的藻礁海岸,這個沉積了 7600 年的世界地景,曾經因為工業汙染而被破壞,影響了海岸的地景與生態。近期又因為中油準備建造天然氣接收站,數千年累積的藻礁將會被開挖、掩埋。桃園在地聯盟共同維護地景、努力倡議,舉辦藻礁健行、寫信到總統府等活動,希望能保有沿海地貌的完整性。

環境教育擴大在地參與

然而,光是進行後端的復育工作是不夠的,環境的保護也無法單靠荒野協會的力量,唯有廣泛的建立正確觀念,才能帶起風氣,讓大家開始關心環境議題。

荒野因此會固定舉辦淨灘工作假期。在世界地球日的前後幾天,到海岸清理垃圾,並簡單的垃圾分類、秤重。有時也會與企業合作,舉辦一日淨灘活動。工作假期則有移除強勢種的計畫,作為公開平臺,只要有意願都可以共同參與,同時也與大學通識課程合作,讓大學生實際一同改善環境,也把觀念傳遞出去。

淨灘行動。圖/@ 荒野保護協會官網

此外,荒野也會辦推廣演講,只要國高中以上的學校申請,協會就會派出講師前往開課,讓中學生更了解自然環境。荒野還另外舉辦了週週見、月月見的固定活動,並開設兒童/成人自然觀察班,經由解說活動讓不同年齡層發現走步道的趣味。

同時,荒野保護協會也已經辦了 10 年的暑期兒童營,藉由溯溪攀樹等野外體驗,讓小朋友認識水源區的環境。親子團則藉由親子互動設計內容,藉著孩子與家長的共同參與,串起改變不同世代的環境觀念。張會長說到,環境的關懷常常就是從認識一朵花、一隻昆蟲開始,認識之後就會連帶了解其生存狀況,也會了解保護自然的必要。

荒野保護協會的兒童自然觀察班。圖/@ 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 fb

克服實踐困難:知己知彼,建立信任

關於 NPO 的環境議題實踐,中間必然會遇到許多阻礙。主持人洪健庭問到,不同公部門有不同的施政優先順序,要如何讓政府配合環境保護的步調,在同一個軌道上一起前進?

千里步道協會周聖心執行長認為,作為非營利組織,要完成公平正義的追求,原本就要從對方的職掌與業務來切入,而非硬是在對方原本的工作內容裡加入自己的要求。譬如步道協會在與交通部談時,就藉由他們正在推行的「人本交通」開始,說服交通部應該以人為本,而非以車為本,提議在臺九線環島路線加畫自行車道。後來也從公路法增修條文切入,在既有路面、替代道路畫出行人路幅,進入立法院修法。

周聖心強調,民間的倡議和公部門的互動要知己知彼,增進雙方的共識和交集,用現有的政策工具導引到 NPO 要倡議的目標。同樣的,與在地團體的合作,也是要建立彼此的信任,了解對方的需求,並根據不同的社群調整方向。

左起為張演祺、周聖心,以及主持人洪健庭。圖/NPOst 公益交流站

張演祺則從荒野協會在桃園進行復育工作的經驗,提出物種調查與觀念建立的重要。他認為,環境的改變是漸進的,物種的消失、環境的破壞往往日積月累而無感。這樣的過程中,若能提出物種資料,也能使人更易察覺危機。因此荒野協會的基礎工作就是做物種調查、設立數據庫。譬如新竹蓮花寺監測後發現水茅花食蟲植物,但後來軍方準備要開挖,協會便提供相關數據,要求改變開挖的面積和範圍。

此外,大眾觀念的宣導也能減少保育工作的困難,譬如前陣子桃園市政府將珍貴的雜木林砍掉、改種櫻花,也是因為多數人缺乏對環境的認知。張會長認為,要保護環境仍需要與公部門結合,加上數據資料的提供,如此倡議才有著力點。

張演祺也分享與其他團體的合作經驗。他提及之前荒野協會與宜蘭兒童之家合作,帶著小朋友認識環境,一直到 5 年計畫結束後,還帶著他們騎單車。參加過活動的小朋友們產生了環境覺察,購買東西時開始自備袋子,無形之中對環境開始有所感覺,見到有人傷害自然環境也會挺身而出。張會長說到,改變經常是從一個點開始,一點一滴都是累積。


延伸閱讀:

【活動現場】社福團體如何串聯資源?「事情做對了,資源就會來」/2017 桃園 NPO 論壇(上)

【活動現場】為理念與環境,找一個永續發展的態度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為海洋辦「淨灘」活動,為什麼既有用又無用?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