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人想什麼?】「不只捐錢,我期待組織提供更多參與方式。」「不斷打電話要求再捐款,讓我有被強迫的感覺。」「組織的目標與創立初衷一致很重要。」「我認同存錢養錢,但組織成員的心態必須良善。」
2016 年政府上臺廢止了《紅十字法》,接著伊甸基金會爆出與復康巴士司機的勞資爭議、《蘋果日報》記者臥底調查「圓夢 580」,臺灣世界展望會坦承曾因性取向而辭退前董事王增勇、113 家暴保護專線流標,以及臺灣社福界的勞動權益困境、安置機構的性侵與暴力體罰⋯⋯。
而這其中,捐款人的責任究竟在哪裡?NPOst 對臺灣的捐款行為倍感好奇,因此每月定期於「捐款人想什麼?」專欄中刊出 4-6 位捐款人訪問,期望進一步了解每個人捐款時的想法。當然,少數的抽樣無法代表臺灣廣大的捐款族群,但其中不乏寶貴的建議方向,值得機構團體思考。
若您也身為捐款人,並且願意協助我們透過長期的質性調查積累,與 NGO 共同改善大環境,歡迎您來信留下您的聯絡方式(contact@npost.tw),我們將在您方便的時間訪問您,讓 NPOst 、公益組織、捐款人都藉由更多的理解,拉近彼此的距離。
另,本專欄設立主旨為傳遞捐款人樣貌與想法,了解所謂的「捐款人觀感」,希望讓各團體在對外溝通與勸募操作時,能作為掌握對話氛圍的參考之一,因此不特定追究各捐款人的回饋或進行深入的議題報導。若您對公益領域的各項議題有興趣深入理解,歡迎您訂閱 NPOst 公益交流站!
本月【捐款人想什麼】訪問 4 位 30 歲至 40 歲的女性捐款人,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捐款想法吧!
撰文 /洪于倫(NPOst 特約記者)
捐款前我會和組織成員交流,實際了解計畫內容。
F 小姐,31 歲,數位轉型顧問,現居臺北市。
我有定期定額捐款給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國際特赦組織、人生百味以及國際培幼會,平均每個月捐款 2,000 元。我捐款的組織類型都不一樣,因為社會上有太多面向需要幫助,我希望能將金錢分散投入在不同議題上。
在捐款前,我會參加組織舉辦的倡議活動或工作坊,透過與內部人員面對面交流,讓我更清楚組織現在的計畫內容與未來規劃;如果我認同組織理念,會願意持續支持。除此之外,在相同類型的組織中,我會選擇規模小、源自台灣的組織。相較成熟的大機構,小組織比較缺乏資源及募款能力;同時,我也希望自己有餘裕時能優先回饋台灣。
除了參與實體活動,平常我會在 Line、Email 收到組織推播的消息,透過定期更新資訊瞭解計畫方向,也看見組織有持續募款的需要。但我認為,除了向外尋求更多資金,我會期待組織分類經營既有的捐款者:找到願意付出更多行動的支持者。我希望組織能提供其他參與方式,讓我與組織不僅有金錢上的連結,還能透過線下活動,產生更大效益。因為有參與活動、面對面交流的經驗,讓我和組織的關係比較像是朋友,因此我期待自己能為組織做更多,無論是擔任志工或資源串接,只要時間允許,我都願意投入。
我從來沒有看過組織的財務報表,對我而言,平常建立的信任更重要,在捐款期間能夠知道組織有持續投入、堅守理念與價值就夠了。如果未來有能力捐給其他團體,我想捐給在提倡 NGO 環境健全的組織,例如臺灣公益責信協會。我認為人是做一件事情能否成功的關鍵,也是組織最重要的資產,因此 50% 的資金投入於人事成本是很合理的。
捐款出於心意,當組織不斷打電話要求我增加捐款時,會讓我有被強迫的感覺。
劉小姐,42 歲,心靈課程講師,現居臺北市。
我目前多以單次捐款的方式支持組織的專案,捐款比較隨緣,沒有特定的機構或對象,通常是看到超商的捐款箱,或朋友分享資訊給我,我覺得對方有需要就會想要捐助。我接觸過的組織很多,現在比較常互動的是方舟協會;除了單次捐款,我會參與協會舉辦的實體活動,例如陪伴老人、街友送餐等。實際參與組織活動,讓我更清楚自己的捐款用在哪裡。
在此之前,我也有定期定額捐款的經驗。我曾透過世界展望會、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認養兒童,後來會停止捐款,是因為對組織再次向我募款時所採取的做法有不好的感受。我認為捐款出於個人心意,但當組織成員不斷打電話要求我增加捐款時,會讓我有被強迫的感覺。因此我現在不會選擇長期捐款,而是每個月以單次捐款的方式支持不同組織,這種方式讓我有機會認識不同的公益團體,也更加瞭解社會上其實還有許多需要關注的議題。
捐款後,我會在意組織是否有把錢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對我而言,比起送我回饋禮物,我希望組織能夠省下這筆錢,將我的捐款發揮最大效益。我不會主動查看組織的行政人事費用,我認為組織內的資金分配不是捐款者能夠控制的,且通常捐款後只會收到組織寄發的收據,因此我會透過組織釋出在網路上的照片和資訊,去驗證組織是否有實際行動以及瞭解資金流向。
未來如果收入增加,我想捐助失學兒童、受家暴婦女、失能者或原住民。我希望能幫助相對資源不足的族群,讓他們有機會靠自己的能力回到社會上生活。
事先對組織有信任感,捐款後,我不會主動追問財務報表或數據成果。
Jennie,30 歲,天賦諮詢師,現居澳洲。
五年前,我還沒有投入公益的想法,當時為了出國旅行參與環宇全球的活動,因而接觸愛天使慈善協會。看見協會創辦人的使命與願景,以及他不斷付出的過程,讓我開始思考自己其實有能力幫助人,也體會到給予是件開心的事情。
五年來,我透過定期捐款、物資捐贈以及擔任志工,參與非常多組織的計畫與活動,曾經接觸過的團體除了愛天使慈善協會,還有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方舟協會、豐采基金會、福音關懷協會、關愛之家、仁友愛心家園、環宇國際文化教育基金會以及喜憨兒基金會。我目前有固定捐款給亞洲經典輸入計畫,也有透過方舟協會認養西藏兒童、捐助協會的 333 計畫,幫助街友與進行急難救助。投入公益行動後,我發現不斷地學習付出與自我提升能改變一個人對生命的態度,因此如果未來收入允許,我會想捐款給鼓勵心靈成長的組織。
我認為組織的理念與訴求非常重要,在捐款前我會先看組織理念是否與我認同的價值觀符合,也會瞭解創辦人的創立初衷與心態是否正向。如果是我所認同的,我就會捐款支持。因為事先對組織有信任感,所以捐款後,我不會主動追問財務報表或數據成果。比起數據,我更重視人與人的互動,時間允許的話,我會參與組織的活動或工作坊。透過實際參與活動,或定期接收組織釋出的影像,讓我知道組織真的有在做事情就夠了。一旦我查覺組織在做的事情偏離初衷,或沒有將善款用在受助對象身上,我才會考慮停止捐款。
如果組織實際上是為了連結人脈或進行投資,那我就會停止捐款。
李小姐,32 歲,保險業務員,現居桃園市。
我在求學階段曾經受到老師的資助,工作穩定後,我認為自己有能力回饋社會,因此兩年前,我開始定期定額捐款給世界展望會,幫助弱勢兒童就學。有一次因為朋友介紹,參加方舟協會的讀書會,實際了解協會的計畫後,我又另外認養一位西藏小學的學生。
我是保險業務,收入相對不穩定,有時候會覺得捐款負擔多了一點,不過我的年捐款金額大約維持在年收入的 10%。我自己有個專門用於捐款的資助筒,當有餘裕的時候會多投入一點,也盡可能每個月都拿一部份捐出去。通常我會透過原本有捐款的基金會再去認識其他有需要的單位,或是朋友也會在 Line 群組上轉發公益資訊。除了捐款,我也會參與志工活動,有時間我會到幸福社會福利基金會、仁友愛心家園以及慈惠老人養護中心陪伴憨兒及老人。
世界展望會每年都會寄給我小孩寫的卡片,方舟協會也會提供捐款明細和資訊,讓我知道組織在做什麼。除此之外,因為有實際參與活動,跟組織的關係比較像是朋友,所以我也會直接與成員交流組織近況。
我會在意組織的財務分配,但我不會去設限人事行政費用的多寡。我認同組織會有存錢養錢的行為,因此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組織成員做事的心態;如果執行者的心態是良善的,我會放心讓組織運用我的捐款。如果組織出現商業利益的行為,以公益為口號募款,實際上是為了連結人脈或進行投資,而沒有將錢用在受助對象身上,那我就會停止捐款。
延伸閱讀:
【捐款人想什麼?】「單次捐款比較沒有心理負擔」、「身為女性,婦女、受虐兒議題更讓我感同身受」、「不聽從負評,我選擇看見組織做得好的地方」、「不會捐助為了累積名聲或增加曝光的組織」
【捐款人想什麼?】「與其收到回饋品,更希望把錢用在受助者上」、「組織理念是我決定捐款的依據」、「我想和創辦人聊天」、「捐款最重要的是救急不救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