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 4 You:教育的力量/專訪 KeepGoing、台灣好鄰居協會、紅坊文教藝術協會

Ben White@unsplash

文 ∕米恩

本社創團隊與報導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109 年度社會創新實驗中心營運計畫」支持

社創組織如何通過教育、文化、藝術,來建立起一座溝通的橋樑,連接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不同文化,讓人們交織,讓資源流動,讓社會前進?

KeepGoing 繼續前進社團法人台灣好鄰居協會社團法人臺北市紅坊文教藝術協會,這三間懷著不同願景的社會企業,在 2020 年進駐社會創新實驗中心,於各自的領域分進,卻不約而同地實踐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KeepGoing 的服務指向優質教育、零飢餓、良好工作和經濟增長、永續城鄉、負責任的生產消費循環、全球夥伴關係等多個目標;台灣好鄰居專注於優質教育和終結貧窮的面向;紅坊透過文化、藝術、教育等媒介追求的社會價值,則關注於教育品質,消弭不平等、永續城鄉及氣候變遷對策。

Nikola Majksner@unsplash

雖然他們的實踐方式不盡相同,但都試圖勾勒出一幅不一樣的教育圖景,在 SDGs 上殊途或許同歸——邁向一個更好的社會。(延伸閱讀:SDGs 專欄/世界正在翻轉!認識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KeepGoing 繼續前進

KeepGoing 成立於 2018 年,是一個以發揮正面願景與影響力為目標的原住民新創團隊,以「教育」為主體發展,試圖打造一個運動培力平台,將原住民文化扎根於臺灣這片土壤。

負責人陳慧勳本身就是布農族,曾經是職涯規劃師,生了一場病後,長達三年無法工作。遭遇困窘之際,她心中原本想要做公益的種子漸漸萌芽。有一次,她參加一個教會的公益服事,在前往原住民部落的路上,看到一幅令她衝擊的景象——幾個小朋友在馬路邊推著破舊的嬰兒車當玩具,馬路很小,旁邊是山,還有落石。

「我想這些小朋友這麼天真地在玩那個破舊的嬰兒車,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原住民教育狀況還是跟我 30 年前離開部落的時候一樣沒有改善,孩子們也都缺少陪伴。」

有感於此,陳慧勳創辦了 KeepGoing,專注原住民教育。KeepGoing 與誠美社會企業北市原民會合作幼托計畫,針對 3~6 歲的兒童,讓他們在假日有一個空間,通過藝術、歌謠、繪本、傳統體能等方式,了解原住民族語和文化建構,這是學習,也是傳承。而在偏鄉,KeepGoing 的「Sports for Hope」計劃,則是通過體育,為原住民兒童提供課後培力。

Austris Augusts@unsplash

為什麼選擇體育?陳慧勳坦言,國英數理都有人在做,她希望資源盡量不要重複。另外,在擔任職涯規劃師的時候,她發現很多退役運動員相較於一般人,需要經歷更長的轉職過渡期,也會在這個過程中感到挫敗,恰好在偏鄉看到廢棄籃球場的她,起了個念,決定把退役運動員集結起來,在他們銜接到下一段職業前,帶他們去偏鄉「重燃熱情」這是另一種 KeepGoing。這個模式,解決了部分偏鄉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為孩子們提供不一樣的課程刺激,也為退役運動員提供了短期的就業機會,陳慧勳把兩個失落的群體擺在了一起,創造了一件對的事。

KeepGoing 每年會挑選 4 個部落,每個週六前往部落,每個部落至少陪伴 3 個月,一共 12 次,算下來,一年 52 週,有 48 個週末,都在部落陪伴孩子。令陳慧勳印象最深的一次,有個孩子原本被認為是小霸王,痞痞的,每個部落的孩子都怕他。但隨著教練的陪伴,孩子開始變得不太一樣。有一次他在籃球場練球,「小跟班」來找他,他卻讓他們走開,並告訴他們球場是一個健康的地方,他們以前做的那些事,抽煙、喝酒、吃檳榔,是不健康的,不該再做。即便 3 個月的陪伴結束,這個孩子也不再出去閒晃,開始跟著當地教會參加青年服務,假日不上課的時候還會去打工。當改變在陪伴中滋長,最令 KeepGoing 覺得感動的是,陪伴結束了,改變卻依然存在 ——「他說想買好一點的球鞋,繼續打籃球。」

近期,KeepGoing 展開了新計劃「Give a Hope」,透過和咖啡廳的聯名,將一部分的收入回饋到原住民兒童的培力計劃。KeepGoing 也試圖和部落的咖啡種植者、小農開展聯盟互助。此外,也希望在都會區進一步開展「假日幼托計劃」,在幼托的同時,讓非原民也能夠體驗和了解原住民文化。

MI PHAM@unsplash

「社會創新實驗室的空間辦公室、創業資源和輔導,都對我們有很大幫助,還能認識其他團隊形成社群串聯。」陳慧勳說,「未來我們希望 KeepGoing 的模式可以拓展到海外,讓臺灣原住民青少年可以影響到國際。」

台灣好鄰居協會

台灣好鄰居協會於 1991 年創辦於韓國,目前分佈全球,2019 年 7 月在臺灣設立辦公室。台灣好鄰居協會的宗旨是「讓我們的世界成為沒有飢餓、人民和睦相處的地方」,為落實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四大權利(包括生存權、受保護權、發展權和參與權)而努力。

秘書長楊國正說:「落腳臺灣,是希望把國外的優勢和經驗帶進來,讓臺灣既可以受益其中,又可以將本土力量帶出至海外,讓世界看見臺灣的愛心。」(延伸閱讀:飢餓人口持續升高的 「食物安全年」,終結飢餓 5 指標,Can Taiwan Help? /SDGs 2020(SDG 2,終結飢餓篇

從 2019 年 12 月開始,台灣好鄰居與新北市教育局合作,目前已經進入新北市的 11 所學校、 45 個班級,協助兒童讓他們了解自己的權利、尊重別人的權利、成為成熟的公民。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兒童,台灣好鄰居都有不同程度的課程,例如影片、簡單的文字、桌遊,甚至是布偶劇等方式,讓孩子可以在實際操作和討論的過程中增進權利意識。此外,台灣好鄰居的兒童權利線上學校也在製作中,希望藉由有趣的網站吸引兒童的同時,讓他們了解到自己應有的各項權益。

Aaron Burden@unsplash

令講師蔡品儀印象尤為深刻的,是在新北市雙溪區的牡丹國小,學校較為偏遠,一至六年級只有 21 名小朋友。但這所學校注重發展和參與,培養每個小朋友都會一種弦樂。因為在課程上講到發展的權利——孩子可以學自己想學的東西,說自己想說的話。課程結束後,有個小朋友留下來問:「我可不可以表演大提琴給你們看?」講師當時很受感動,「我們當場教完,他馬上就聯想到自己學的東西。」

還有一次,在龍埔國小,因為講到不受歧視的權利,有個一年級正在矯正視力的孩子特別來對講師說「老師抱抱」。「這個小朋友給我的感覺是,他很高興知道自己有這個權利,也讓其他小朋友知道,每個人不一樣的地方都應該去尊重。」

目前台灣好鄰居以 NGO 形式,透過募款方式實踐著兒權發展,進駐社創實驗中心後,業師給了他們不少協助、指導,以及一些經驗上的分享,而共享辦公室也可以讓台灣好鄰居得以和不同團隊交流。楊國正說:「我們先讓新北市成為兒童友善城市,其他縣市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希望未來 10 年臺灣有更多城市成為兒童友善城市。未來的大方向,我們希望在 2030 年,把臺灣建立成一個兒童友善之島。」

圖/Saketh Garuda @ unsplash

紅坊文教藝術協會

紅坊創立於 2009 年 11 月,旨在透過教育、文化和藝術推動跨文化和跨世代的交流,並提供一個表演、展覽、舉辦工作坊的公眾性創意藝術平台,藉由「傾聽文化」,來轉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創始人之一 Mans 是一名在臺灣長大的印度人,由於跨文化背景,讓他既有本地的臺灣朋友,也有很多國際友人。交融的生活圈讓他發現,當時的臺北除了一些商業合作比較國際化外,很少有關於藝術、創作、音樂、戲劇的跨文化交流平台,因此他因此開展了第一個活動「紅緣寄詩酒 Stage Time and Wine」,同時也是紅坊的起點。

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六,參與者都有 5 分鐘的時間在台上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唱一首歌、讀一首詩、說一個故事、或是說說今天過得好不好,用各種自己想用的語言,歡迎各種文化背景的人,合作、交友,連結「人際關係」最初始的意義,活動就這樣辦了 10 年。這段期間,由原來的紅緣寄詩酒為起點擴充,陸續開展了更多跨文化交流活動。紅坊還是第一個受邀進入「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的 NGO, 4 年半的時間裡,紅坊舉辦過藝廊、音樂會、戲劇、酒會等各種各樣的活動,還成立社群「紅坊國際村」。

Kyle Head@unsplash

對於外國人的在臺生活,許多人容易有個迷思,以為會適應不良或無法融入當地生活的「外國人」,大多來自發展相對較臺灣晚進的國家,也侷限於如移工等特定族群。但事實上,縱使來自生活水準較臺灣更為發達的地方,也同樣有近似的苦惱,卻往往「有口難言」—— 這是紅坊推動文化交流多年中的發現,也是觸及族群之特質所在。

過去 10 年來,紅坊的活動主要都是以現場為主,最大的室內活動有近 500 人參加,包括讀詩會、戲劇、現場音樂、論壇等。6 年慶的時候,舉辦了一場總共 600 人參加的室外活動;7 年慶的時候更是連辦 3 天嘉年華,從早上 11 點到晚上 10 點,25 個攤位,每天輪換,樂團表演、魔術表演、原住民表演、兒童戲劇等各種表演輪番上演,前後竟有 3000 人參加。

10 年之後再來回望,Mans 發現臺北已經多了很多國際性藝術和文化相關活動,這也是他自小一直期待擁有的。「我們很高興紅坊真的有參與加入、甚至帶動各種不同的組織和社群,我們有一起成長和發展,這點我很驕傲。」

Markus Spiske@unsplash

今年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紅坊的很多活動都停擺了,這也讓理事長簡國珍等人思考,未來紅坊應該開展更多線上活動。但隨著疫情趨緩,在原本的計畫下,紅坊仍舊預計辦理「舊物變寶物手作坊」(8月16日),並支援「臺北短劇 Taipei Shorts」於 9 月 11 至 13 日的演出等活動。

目前紅坊透過募款和志願者的方式在運作。進駐社創實驗中心後,紅坊獲得了不少諮詢和輔導上的幫助,因為希望讓部分活動和數位結合,也特別期待從社創實驗中心獲得更多資源。

「我們未來很重要的方向,場地很重要,最好有自己的場地。線上線下都要同時進行,一方面是凝聚力,一方面是擴散力。十年雖有成,但要更上一層。紅坊希望透過文教藝術培養傾聽的文化,讓在臺灣的我們,思想表達上能更開通、更與世界接軌,進而打破我們自設的框框,讓社會更和諧、幸福感更強。」簡國珍說。


延伸閱讀:

COVID-19 中的數位社會創新運動:防疫科技蓬勃之餘,不忘改善隱私保護/2020 NPOst 年會前導文

為了「孩子們的福爾摩沙」,來認識臺灣第一款 SDGs 桌遊!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