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臺灣夢,開啟你的東南亞視野-專訪新創 NGO「One Forty (四十分之一)」(上)

 

本社企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中小企業品牌拓展計畫--輔導社會企業品牌形象建立與推廣」支持輔導

「如果出國打工,可以少奮鬥十年?」

如果這是許多新一代台灣青年的心聲,那麼來到台灣眾多工廠、建築工地、還有無數需要全天候照護的家庭中的東南亞移工們,是否也能夠共感這份心情?

所謂的「眾多」東南亞移工們,實際上就是六十萬人。如果用比例來看,我們應該每認識四十個朋友,裡面就應該會有一位移工朋友才是。可是實際上台灣人對他們的認識,僅止步於僱傭關係、或是在街上或公園旁彼此注目片刻的關係。


為了讓更多台灣人認識這些移工們、也讓移工對自己昨日故事、今日處境、和回鄉夢想更能站上主動發球的位置,陳凱翔與吳致寧兩個不到三十歲的花漾青年,創立了「One Forty 四十分之一」這個超好玩的新創非營利組織,目前座落在和平東路巷弄裡的共同工作空間 Impact Hub 之中。命名由來,就是對應到目前東南亞移工們在台灣的人數比例。

12046695_1469115533397236_7875755530591787283_n

(來源:One-forty facebook

「想為這些來台灣築夢的人做點什麼?」

陳凱翔過去一直在移工相關的組織擔任志工、負責對外合作和田野調查;而吳致寧則貢獻了自己過去舉辦活動的經驗以及商學院的背景知識、主責設計給移工們的課程以及視覺設計。「認識 Yani 這個印尼女孩子,給當時正值人生低潮的我帶來很大的影響。」吳致寧緩緩開啟故事。

「在印尼長大的 Yani,從小父母就任她予取予求,直到國小三年級她才知道自己是領養來的孩子,但她的父母仍視她為親生孩子百般疼愛,爸爸甚至買了兩個大水缸寫上『準備給 Yani 上大學的學費』。但是某天爸爸在送她上學的回程路上,卻出了意外昏迷不醒,當 Yani 回家時,爸爸已經過世了。」

吳致寧一字一字繼續說著:「媽媽問 Yani,如果用水缸裡的錢替爸爸辦喪事好不好?Yani 說好。並且為了擔起經濟支柱的位置,放棄學業去雅加達的工廠工作,後來聽說台灣的薪水比較高,她惦記著爸爸希望她上大學的願望,隻身來到了台灣。

「她現在一邊利用空中大學進修,一邊工作存錢,希望有天回家鄉開一家珍珠奶茶店。她讓我第一個想到的詞是『勇敢』-我們也會去美國打工遊學,但無論是語言上、經濟上和他們相比,都是輕鬆的。她的勇敢給予那時候很低潮的我力量,我開始想利用自己的專長,為這些來台灣築夢的人做點什麼。

( Yani 站上台與許多人分享她的家鄉。來源:one-forty facebook)

( Yani 站上台與許多人分享她的家鄉。來源:one-forty facebook

來自印尼、越南、菲律賓等地的 60 萬人,並不是「同一群人」

One Forty 目前開課收的學生,都以印尼籍的移工為主。不過全台灣 60 幾萬的移工,除了印尼,越南、菲律賓等其他國家者也所在多有,為什麼 One Forty「獨厚」印尼籍的移工呢?

「他們其實不是同一群人。」吳致寧說,不管是習慣稱呼為「外勞」或是「移工」,其實這六十萬人有各自不同的語言和文化,「如果越南人跟印尼人一起上課,準備起教材就會馬上遇到挑戰。」陳凱翔接話:「我自己接觸下來最熟悉的是印尼移工,他們通常可以固定放假、也能到空大進修,雇主的態度相對開放,所以是我們目前主要經營的上課對象。」

語言,是經營移工課程最直接的挑戰。雖然教材都會翻成印尼文,不過上課現場的表演和互動還是不時會需要用到中文。「一般來說,來上課的女生中文都比男生好,這跟他們來從事的工作性質有很大關係-女性通常擔任需要大量人際互動的家庭看護、男性通常在工廠、漁船從事勞力活。」

(讓更多的移工勇於描繪自己的夢想。來源:one-forty facebook)

(讓更多的移工勇於描繪自己的夢想。來源:one-forty facebook

One Forty 希望未來能有新住民、新二代、或是來台深造的東南亞學生來擔任講師,更直接處理語言隔閡的問題;「我們也希望培訓第一期結業的學生,讓他們持續和 One Forty 有所連結、也能在這裡回饋同鄉。」

為什麼放假有閒,還要去上課?

「移工商學院」一期的課程共有八堂、為時三個月。為什麼會有移工放棄休閒逛街、和朋友聚會的時間,來上他們的課?

陳凱翔、吳致寧和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 One Forty 志工們費盡心思,這些「課」不像是我們從小坐在台下聽講的課程,而是讓每個學員都能表達、互動、同時也能學到東西的場合。「第一堂課比較輕鬆,像是『人生地圖』、『棉花糖挑戰』、『夢想拼貼』,都是要創造讓他們回顧自己的人生故事、思考未來夢想並上台表達的機會。」

(理財遊戲實況。來源:one-forty facebook)

(理財遊戲實況。來源:one-forty facebook

這些課程並非輕鬆誕生,吳致寧介紹道:「之後的行銷課、理財課,我在工商管理系的三個志工學妹,也特別把過去熟悉的學校知識,搬進遊戲化的場合中。例如請學員實際搬演廣告(怎麼賣一把掃把?)、還有融合『信封袋理財法』的桌遊,讓他們依食衣住行育樂和各種生活急需(家人突然生病了怎麼辦?),規劃支出和儲蓄。

(採訪編輯:陳妤寧、林庭萱)

繼續閱讀:

他的台灣夢,開啟你的東南亞視野-專訪新創 NGO「One Forty (四十分之一)」(下)


延伸閱讀:

  1. 第一屆移民工文學獎
  2. 《彩虹芭樂》導演陳素香:「移工的飄泊,發展出 ”Only in Taiwan” 的戀愛模式。」
  3. 從勞工的跨國移動,看世界發展的軌跡-《憂鬱的邊界》作者阿潑經驗談
  4. 南洋姊妹會胡頎:一樣生活在台灣,南洋姊妹們與我們相同又不同
  5. 《西貢流浪一百天》作者廖雲章:讓被壓迫者發展自己的語言詞彙,去述說世界
  6. 台灣新二代該擔心的不是課業成績,而是「雙重文化優勢」被大環境抹煞
  7. 社企流〈移工商學院直擊:那些比商業知識更重要的事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