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熊米屋募款專案,看庇護工場結合社企創新模式:企業成分幾何?社福成分幾何?
「大哥哥,大姐姐!愛心手工餅乾,一包五十元。」一群選修台大創新創業學程的學生,因為有感於街道上憨兒販賣餅乾勞力費時,希望藉由販賣餅乾禮盒募資 300 萬,改善憨兒製作餅乾的空間及販售流程。
身著黃色背心販賣餅乾的憨兒,來自基隆市智障家長協會。基隆市智障家長協會的業務,包含架構心智障礙者庇護性就業職場,「熊米屋愛心烘焙坊」以成立多年,協會每天陪伴憨兒搭乘大眾工具,在街頭販賣餅乾,讓憨兒與人群互動,進而避免身體機能急速老化。台大創新創業學程的學生團隊實際走訪熊米屋烘焙坊了解憨兒製作餅乾的過程,協助開發更精緻的餅乾禮盒,並且結合網路金融服務與物流,募款專案在昨天正式上線。
藉社企創新模式提升獲利、永續經營
身心障礙朋友想就業,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無法同一般人在市場上競爭。庇護工場是專為身心障礙者設置的就業服務機構,提供職業訓練或就業機會。
[youtube_embed src=”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dPbBw8Liuk”/]
依據聯合報的報導,出席昨天熊米屋募資專案起跑記者會的台大創意創業學程主任李吉仁表示,社福團體成立庇護工廠,最好可以結合社會企業的創新模式。傳統募款不足以支持熊米屋永續經營;庇護工廠自製自售的產品,若品質輸給其他廠商,或是缺少行銷策略,也無法提升獲利支應。
企業化的界線何在
這是否代表庇護工廠也需要搭上潮流,轉型社會企業?4 月27 日一則蘋果日報的投書「以社企取代庇護工場 北市勞工局違法」,指出台北市勞動局去年已用社會企業標案,取代原本台北市四家公辦民營的庇護工場,今年更要用社會企業委託辦理經營原來要辦庇護工場的身障大樓,台北市政府提供公有土地給承辦社企標案的團體經營,並由經營團體自付盈虧。投書作者認為台北市政府的做法,令人疑慮有否想藉社會企業捨棄保障弱勢的法定服務責任。
這篇投書的作者提及,台北市勞動局在回應各界疑慮時,在其機關網頁與回應媒體訪問都指出:「社會企業是不能取代庇護工場,庇護工場有其存在的必要。」認為社會企業的補助與庇護工場分屬不同的系統,兩者間沒有排擠問題。
這是否是也同時承認庇護工場因為某些特定的價值,不能完全轉型為社會企業?對照台大李吉仁教授的說法,庇護工場結合社會企業創新模式,是否也如目前台大創意創業學程學生提供的協助,主要聚焦在製成產品與行銷方面,而非完全改變庇護工場的公共性或社福性質?
生態綠咖啡創辦人徐文彥在上個月 NPOst 舉辦的公益爆米花活動中,也短暫與聽眾討論他的看法。徐文彥認為,庇護工場的定義比社會企業更明確,憨兒或身心障礙者的存在或工作本身就具有價值。政府取消補助庇護工場,違反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這本來就是社會福利的一部分,不能市場化。
除了政府政策、庇護工場與社會企業三者之間的糾葛,這場庇護工場社會企業化的辯論,背後還可能牽涉庇護工廠內部的關係。提供庇護性就業的機構與個案間的關係,以現況來看,究竟是屬社會福利管轄,還是一般的勞資關係?無論政府是否介入,庇護工廠(或是雇用身心障礙者的社會企業)如何在追求創新與獲利,以及補充弱勢的不足、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之間如何平衡,是這場辯論的另一個癥結點。
參考資料
- UDN:街頭憨兒餅乾 台大生推網購
- UDN:社福商品顧品質 愛才能長久
- 蘋果日報:以社企取代庇護工場 北市勞工局違法
- 熊米屋烘焙訪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
- 不一定要學按摩,視障調音師劉文祥走出多元職涯
- 漸凍症病友袁鵬偉成立「有故事的店」,鼓勵病友創作義賣
- 「義賣」是一種社會企業的商業模式嗎?-社企、CSR、NPO名詞解釋大亂鬥
- 臺灣公平貿易先行者徐文彥:創意不是社會企業成敗的關鍵,調動社會資源的能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