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Search results

For the term "難民".

伯利恆文教基金會的甘神父出院了!台灣還有哪些默默付出的外籍傳教士?

為大家介紹幾位來台多來,在特殊領域貢獻自己所長的外籍傳教士。
分別為發展早療教育的甘惠忠神父;為外籍配偶、勞工爭取權益的阮文雄神父;以及來自美國的兄弟檔丁松筠、丁松青神父,他們分別利用不同的方法傳遞福音;在原鄉奉獻,致力於泰雅族語發展的巴義慈神父;堪為早期傳教士代表的馬偕牧師。

黃婷鈺 x 褚士瑩:國際志工不一定會為當地帶來正面影響,但最基本的態度仍是人與人之間的基本尊重。

《105號公路 : 泰緬邊境故事》作者黃婷鈺和國際NGO工作者褚士瑩,和大家分享國際志工的現實面,志工不是英雄,甚至不一定能為當地帶來正面影響。比起付出,志工更該抱持學習的心態,和當地人相處、學習他們做事的方式,並找到非做不可的裡由。

國際:太平洋島居民站出來,呼籲大家面對氣候變遷及海洋威脅

幾年以來,關於太平洋島上居民的故事,僅僅將他們描繪成受害者;一群對於氣候變遷之起因及真相束手無策的遙遠民族。新聞媒體更將他們描述為將與島國同歸於盡或成為難民的無助受害者。

為了改變這樣的說法以及集結更多當地居民的支持,350.org在太平洋發起了一項活動,讓太平洋島上居民誓言在西元2014年站出來,面對氣候變遷對於家園及海洋的威脅。

國際:你知道嗎?糧食援助反而助長衝突

每年數十億美元的糧食援助已經被懷疑是世界貧窮的第二場災難。但是最近的研究卻將這個懷疑推到更深的境界:糧食援助不僅是沒有作用,甚至延長了暴力衝突。研究證實了許多援助的糧食被武裝團體劫走,使得國際援助成為叛軍實質上的後勤支援。根據估計,1990年代輸送到索馬利亞的糧食有80%被掠奪或失竊。故作者認為,糧食的授予必須有某種方式的選擇,否則只會助長衝突。若要停止內戰,就應該要停止餵養軍閥。

NPOst 週報 No. 57:身障求職平台上線在即 核能流言終結者首次實體活動開始報名

身心障礙者的就業問題,是政府長期以來的重點推動項目,本週新北市政府與104、1111、518三家線上求職網簽訂合作備忘錄,預計將在十一月推出專屬於身障者的求職平台功能。從職缺供給方施加壓力:每月持續更新數據、召開記者會,公開不足額進用比例高的企業名單外(如麥當勞、力晶科技等皆曾被點名應改善),本次新北市政府的就業平台嘗試,企圖由職缺需求方下手,增加身障者求職的資訊取得便利性。目前平台尚未上線,繼續關注之餘,仍必須思考:除了職缺媒合,提升身障者的技能知識水平、實質提升就業薪資水平,也是可以另一個值得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