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東南亞移民的發聲管道,電視節目「唱四方」唱出家鄉的歌

四方報前總編輯張正長期深耕移民族群議題,現正經營讓東南亞移民唱出母語的歌唱節目「唱四方」,同時推行各種關心移民、促進族群融合的計畫。 2010 年的外婆橋計畫, 2013 年的青年田野計畫,以及上個月得獎名單剛出爐的「第一屆移民工文學獎」,張正在不同領域努力,讓移民的聲音被聽見。

新聞:漸凍症病友袁鵬偉成立「有故事的店」,鼓勵病友創作義賣

「有故事的店」由漸凍症病友袁鵬偉成立,販賣漸凍症病友與家屬的作品。病友的作品寄託著他們對人生的體悟,以及對家人的不捨,每件都有獨一無二的意義。袁鵬偉認為很多漸凍症病友都富有才華,卻因病放棄自己的長才,「有故事的店」鼓勵病友創作、重新面對人生,同時成為病友家庭最直接、具體的收入來源。

國際:波蘭博物館的「看不見的展」?旅行者推薦一定要去

「看不見的展( Invisible Exhibition )」― Niewidzialna Wystawa ,躍上 TripAdvisor 的波蘭必看景點第二名,參觀者在館內看不見任何東西,只能依聽導員指示摸索前進。作者「摸」過浴室、客廳,甚至穿過模擬的大馬路與森林,展場導覽員正是熟悉黑暗的視障朋友。透過體驗視障生活,我們可以重新思索,如何為他們打造一個更友善的城市。

國際:孩子你很美―紐西蘭攝影師媽媽 Holly Spring 拍下異肢女兒夢幻照片

Holly 替左手為異肢的女兒 Violet 拍出一系列照片,不遮掩、不凸顯,平靜而客觀的畫面讓觀者掉入鏡頭內的幻境。作者提醒,「我不覺得妳是有異樣的人」等評語,並不是讚美,先天的異樣本來就是異肢朋友完整的模樣,成為「正常人」並不是他們的目標。同時作者也期待,未來更多身體異樣小孩能夠被完整、尊重地被視為自然的一部份。

9 月選書:《我往那裡走,因為那裡看不見路:我的十年社工小革命》── 社區社會工作貼身紀錄

921 大地震成為一個揭露與引介的契機:揭露在災難中受災最創、較難復原的部分,往往是相對弱勢、在發展邏輯中被剝削、犧牲的族群;而也因著 921 震災與重建資源,外來的專業工作者、與各樣資源有機會看見、進入偏鄉與農村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