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社會企業究竟是為了解決獲利模式,還是社會問題?從畢嘉士基金會談起
名稱:臺北社企大樓 2016 年度講座-社會創業家思維...
名稱:臺北社企大樓 2016 年度講座-社會創業家思維...
編按: 英國《衛報》每週二刊出 NGOs 援助工作者的...
編按: NPOst 曾刊出「不謹慎評估成效的 NGO,...
群眾募資基本上可分為以下兩種方式: All Or No...
編按: 英國是公民社會組織與社會企業發展...
「社會能不能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讓有自殺意念的人覺得自...
編按: NPOst 邀請資深國際 NGO 工作者褚士瑩...
編按: 香港 10 天內 7 位學生自殺,從去年 9 ...
文/Mark Viso 非營利組織 Pa...
編按: 倫敦政經學院發展研究協會成員、發展研究科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