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忍為案主?「社福民營化」赤裸裸的勞資鬥爭
文/徐沛然、鄭詩穎 3 月 3 日,臺灣社會福利總盟、臺灣老人福利機構協會、新北市身心障礙者 [&h ... -
李尚專欄/誰才是受害者?一例一休攪動社會工作深潭
2017 年實施「一例一休」之後,陸續發出了各大行業「人事成本」增加的消息,無 [&h ... -
4/2 社工日,新北傑出社工閃亮獲獎!
「當社工超級辛苦,關切的事也很多,從肚子裡的胎兒到入土為安的,都是我們關切的範 [&h ... -
不只是社工 ─ 土地.環境.綠 都是我們關心的範疇
地球公民基金會的蔡中岳分享自己就讀社工系時的經驗,原本滿腔熱血的投入志工服務,卻在回鄉服務反對公路建 ... -
沒參加巢運?OK的,你還來得及與我們一起翻轉社會工作!
現今的社會工作教育和實務場域,經常強調個案或團體工作的重要,但我認為在「社會」中「工作」的我們,應該 ... -
方昱 x 何榮幸:革命需要埋鍋造飯。走一條看不見的路,你敢不敢?
NPOst公益交流站於 9 月 26 號邀請曾在南投鹿谷清水溝工作站負責社區工作的方昱,以及天下雜誌 ... -
9 月選書:《我往那裡走,因為那裡看不見路:我的十年社工小革命》── 社區社會工作貼身紀錄
921 大地震成為一個揭露與引介的契機:揭露在災難中受災最創、較難復原的部分,往往是相對弱勢、在發展 ... -
專欄:從事社會工作就像串牡蠣,串的好需要不斷練習
從事社會工作服務就像串牡蠣殼一樣,要串得好必須要經過不斷的練習,沒有什麼捷徑與運氣可以速成,當累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