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昱 x 何榮幸:革命需要埋鍋造飯。走一條看不見的路,你敢不敢?

0

NPOst 交流站於 9 月 26 號在 CLBC Coworking Space 舉行第五場公益爆米花講座,邀請九月份的選書《我往那裡走,因為那裡看不見路》作者方昱以及天下雜誌總主筆何榮幸對談。從書中理論走出來的社會工作者方昱,與自稱「社工界逃兵」的何榮幸一起以「社會工作」的角度出發,分享這段經歷給他們帶來的啟發。

從台北城到鹿谷鄉 從理論到社區工作的實踐

1999 年 921 地震後,受到在南投災區幫忙的朋友邀請,當時仍是學生的方昱到山上照顧小朋友,因為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他們問我要不要留下來當工作人員,我就答應了。我從小住在台北市,終於可以用非觀光客的身分去生活,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方昱打趣的說。第一次到南投,是因為全家到溪頭旅遊,方昱仍記得那一次吵著爸爸要吃竹筒飯的事情,沒想到在很多年之後,她居然在此定居,擁有一幢自己的小房子,成了南投的居民。

方昱還是學生的時候,曾在台北榮總參加社工員的實習,覺得那是一個不必到處奔波曬太陽,可以一輩子在冷氣房裡的工作,既有挑戰性也有尊嚴,那時候心中的第一志願就是到台北榮總當社工。後來,多了一個到「南投鄉下」的選擇,讓她非常掙扎。

「其實我一直以來都滿幸運的,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台北榮總的工作)看起來美好,又是我想要的,但如果接受那份工作,我現在幾乎就可以預知,我 30 、40 …直到 80 歲的生活,在講這個的此時此刻,就已經活到人生的終點。」因此,方昱決定到南投去,跟一群不認識的人,活一個不知道會怎樣的人生。她對自己說:「 方昱,你要記住,以後人生遇到很難選擇的兩條路時,永遠要選那條原本的方昱不會選的,選那條路就對了。要選原本的自己不會選的那條路。」這也正是書名的由來。

走一條看不見的路

大學就讀政大社會系,接著進入東吳社工所,並於東海大學社工所完成博士班,長期於社會工作領域鑽研,方昱不覺得厭煩,反而非常喜歡。已出版一年的作品《我往那裡走,因為那裡看不見路》正是碩博士論文的集合,只不過方昱將理論的部分抽掉,保留許多小故事讓讀者容易理解社會工作者的情況。雖然如此,但方昱表示,她的碩士論文都在「罵」社會工作,書中理論與現實工作完全不同;她也不認為自己的社區工作是在做好事,她誠實的表明,是為了自己而從事社會工作。

自立的老人食堂

剛到清水溝工作站(現為清水溝重建工作協會)時,夥伴們希望方昱找出自己想做的東西,她便每天與村裡的老人回家吃飯、聊天,才發現他們一頓餐點會放置很久,因此發想了阿嬤下午茶,希望邀請社區老人家一起喝下午茶,卻發現阿嬤們下午都在睡午覺,這個計畫只好胎死腹中。但這個想法卻是「老人食堂」的起點。921 地震發生之後的台灣擁有強大動能,每個人都很願意出錢出力,只要你願意做事就會有資源,那個時期也發展出許多感人且熱心的故事,老人食堂就是從 2000 年底開始,直到今天都維持著週一到週五提供晚餐。

老人食堂其實就是社區產業的一部分。方昱待在老人食堂的後期,還能夠讓老人食堂不依靠因 921 地震而靠攏的資源持續下去。「老人食堂成立的後半期,我大部分是個商人,拜訪各式公司、安排行程。」方昱以賣茶葉的方式來籌措老人食堂的資金,使這個食堂能夠自給自足。

與談人何榮幸則直白的說,他很佩服方昱投入社會工作。何榮幸說,他自己是一個社工組轉社會組的逃兵,後來成為一位記者,與社工一樣的地方是 ── 都不賺錢,「做一份不賺錢的工作,就只好去賺一些成就感、使命感,以及與社會連結的心情。」

走進人間 以記者的身份觀察社會

少年時期的何榮幸深受《人間》雜誌影響,不過,「看《人間》雜誌覺得愈來愈不對勁。」何榮幸想,幫助個案能夠幫到什麼時候?個案工作、社區工作很重要也很有意義,但若無法碰觸結構性的問題,那能夠解決什麼?不幸的事件只會重複發生。「但我也是很久以後發現,事實上未必如此。」何榮幸說。

在社會系念越久,何榮幸越發覺,現實社會中,個案跟結構就是兩回事,對個案的滿腔熱血都會在認識愈多不義的結構之後消失。因此,何榮幸想從理論、結構探討去改變這個社會,也一步一步遠離了個案工作。

開始探討社會結構,走到現實感最強烈的路徑,何榮幸自然選擇最熟悉的文字來當作工作,如同高中校刊社、《人間》雜誌給予他的影響,之後他同樣選擇了文字來作為發揮影響力的媒介,他認為文字是改變社會最快的方式。

何榮幸於 1991 年進入新聞界,走上記者這條路。17 年後,他在中國時報發起〈我的小革命〉系列專版(後來集結成書),報導台灣社會知名度不高、有核心價值的公民行動,除了希望可以感動讀者,也激起讀者採取行動的慾望。何榮幸也舉了三個例子:胖卡生態綠、通用設計。

他說,可以看到〈我的小革命〉影響力發揮速度很快,通用設計的專版刊登不到一週,就有一位來自花蓮、先天萎縮的小朋友,因為這則報導得知通用設計的 U 型筆,他原本因為無法握筆,只能用嘴巴咬筆,長久之後會因感染、漏水而受苦,但使用 U 型筆,則讓他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樣正常學習。

從 921 到 88 風災的觀察結論

從 921 到 88 風災的觀察。

改變個案必須碰觸社會結構

2008 年 9 月,何榮幸想要做 921 的紀念專題,其中有一個版面就是南投清水溝的老人食堂,但當時將採訪重點放在台大社會系的學妹黃毅綸。何榮幸佩服方昱勇於投身社區實踐,他認為自己就算沒有轉出社會工作組,也無法像方昱一樣走上這樣的路,這必須投入熱情,也需要有強大興趣支持。

何榮幸回想,自己當初將個案工作與社會結構截然二分,但在社會實踐中不見得如此。「改變社會結構好像是大革命,容易對此充滿憧憬;當我們愈這樣想,愈容易忽略人本身的提升與改變是其中無可或缺的一環。」何榮幸說,如果人的內涵與品質無法改變,那個社會也無法被推進,但若過度集中在人的改造之上,相信如此便能使社會翻轉,又太一廂情願。

做為記者,何榮幸從〈小革命〉專版開始了另類的媒體觀察,他發現想要拉近理想與現實的距離,便要長期的埋鍋造飯,理論上的革命翻轉沒有那麼困難,難在你是否有這樣的熱情與能力,以及如何面對碰到的挫折。許多人投身公益,帶著高遠的理想而來,到碰挫折幻滅後離開,何榮幸認為這非常可惜;對知識分子而言,更重要的是追尋自己,他花費了十幾年才知道個人與結構改變之間的關係,以及推動社會進步的意義。只需問問自己,「現在這條路,能跟別人多不一樣?還能不能走下去?」

 

方昱親自讀一段書中的文字

方昱親自讀一段書中的文字

活動結束後的大合照,希望大家下次見!

活動結束後的大合照,希望大家下次見!

 

延伸閱讀:

  1. 9 月選書:《我往那裡走,因為那裡看不見路:我的十年社工小革命》── 社區社會工作貼身紀錄
  2. 何榮幸:這才是真正的小革命!──《我往那裡走,因為那裡看不見路》讀後感
  3. 台北女青下鄉 回首10年社工小革命
  4. 公共食堂 台大女生 為老人送餐找自我

按讚,接受更多公益新思維!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