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社工 ─ 土地.環境.綠 都是我們關心的範疇

0
(僅為示意圖。上圖來源:Ian Sane

「社工無限大」這系列的講座是希望大家能擴大對於社會工作的視野,看見不同領域的社工樣態。本次講座我們邀請到地球公民基金會台北辦公室蔡中岳主任,和我們談談自身參與環保運動的經驗,也與大家分享社工如何與環境保護產生連結,以及介紹地球公民基金會的工作內容。

10311052_943089192371435_2040594375548735843_n

土地與人,所看不見的背山面

不論是念什麼科系,中岳認為我們對於大自然的美麗、環境都有許多自己基本喜歡的東西。中岳小時候在台北出生,之後搬去花蓮,在花蓮念書求學、擔任環保志工過程中認識了土地,但也看到發展之後的代價,中岳選擇與土地親近,作為自己的實踐方式。

選擇社工系的理由?

當初對社工的想像來自過去志工經驗,並沒有服務領域的劃分。花蓮當地國中小每年暑假都要迎接四、五梯大學志工隊,中岳對此感到困惑,希望藉由社工教育發展出不一樣的服務想像。但實際就讀後才發現其實社工教育貼近人的機會很少,中岳遂和系上志同道合的同學秉著將所學與實際生活相輔相成的想法,一起嘗試建立長期服務的實踐想像,在2006年6月草創台北大學社工系志工隊。

中岳在大二寒暑假回鄉時,和一些高中同學在花蓮街上舉辦反對高速公路興建的街頭連署,透過北大廖本全老師逐漸認識很多NGO,開始跟很多社會上的大人接觸。然而中岳面臨了學校和環境保護運動現場差異的衝突,發覺在北大做志工隊和在街頭抗議是不同的自我,兩者在性格上很分離,中岳遂開始思考與書寫社工和社會運動的關係。

回頭去找社工基本的價值

適逢樂生保留運動正如火如荼時候,中岳和樂生運動的朋友彼此互有支援,發覺兩個運動的抗爭路線和方式是不同的,也在與社工背景朋友交流過程中,逐漸理清社工跟運動的連結:「如果社會運動是一門專業,那這門專業所要對應的科系就應該是社工系!」社會運動不外乎增強人們抗衡與發展的能量、發展與促進社會政策、倡導並維護人民之社會福利權益、為弱勢案主權益,透過實際有效的行動,追求一種有影響性的效果。社會運動和社會工作的基本價值-消除社會不平等、不公義是一致的。中岳決定要來做一件事情:「就是讓大家想通。」

IMAG6213

站在社工角度的社運工作者

環保運動常需要當地人聲音,但當地人出現在最前線是需要更多支持的,可能在前線的時候會有許多台北的NGO或聲援者,但當你回到在地,那些於輿論和耳語是住在那個地方的當地人才會天天聽到的,中岳覺得在運動之時,這個人怎麼樣繼續能在原本的地方生活是很重要的。中岳自詡是站在社工角度的社運工作者,認為自己其實就是在做社區工作,只是這個社區很大,整個花蓮都是他的社區。中岳在運動團體裡角色比較多是在思考「人」的角色在哪裡,要怎麼樣讓人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傷害最少、甚至又能有充權的效果。他提到:「運用社工溫暖與具敏感度的特質走進社運,可以有更多作為,我們不能屈服於制度,要相信人為的制度是可以改變的。

雖然是在做環保團體,但中岳的專業不在環境、海洋,還是社會工作,這些關心的議題其實都還是扣連著「發展」、福利輸送系統、背後權力結構關係,這些都是社工專業可以介入的。譬如花東由於過去缺乏交通建設的發展,所以當地老一輩的人當然會對當地的交通開發有所期待,而且那都是無私的期待。在理解歷史脈絡之後,就能同理耆老,不只逞口舌之快,能較減少衝突的溝通。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地球不是拿來量稱的!地球公民基金會在做的是「世代正義」,思索的是如何讓人可以更適合地生活在土地上。為了維持專業自主,不接受政府財團資助,運作經費都來自社會捐款。環境雖然持續惡化,但有行動就會帶來改變,個人環保、公民行動。台灣有很多的環保議題都是政策的問題,如台灣電力有七成供應給工廠,只有三成是用於民生用電,雖然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個人可接受範圍內進行個人環保實踐,但也需要更多公民行動去挑戰政策性對環境的危害。

最後中岳和我們分享他在抗爭現場看到的海報,上頭有他很喜歡的一句話:「堅強起來,才不會丟失溫柔。」中岳的初衷很清楚:「我就是希望花蓮可以變得更好,想要我的家鄉持續是原本的樣子,所以我在這裡。」地球公民基金會期許的未來-低碳永續、簡樸、正義、新社會,與社工價值無比貼近,背後是捍衛人能夠有尊嚴生活下去的價值。

問題與討論

IMAG6217

首先是黑熊保育協會成員就台中雪谷纜車建設案之處理向中岳取經。中岳遂分享其議題處理的視角-從對議題在意的關鍵人物開始思考,他也分享組織內分工,以及強調行動串聯、研究、教育三位一體的重要。

其次是有同學詢問中岳,在社工系分享社運後的成效與感想,以及他是如何把運動滲入生活之中?對此,中岳以自己的經驗回應,他以往在擔任系學會會長時,系上符合大多數同學期待的活動,如社工之夜或舞會他都有辦,然為了實踐自己的理想,在有限資源下,中岳與志同道合的同班同學額外花時間、人力幫忙隱形眼鏡校園推廣行銷,乃至寫方案操作,以取得的經費作為社工營與志工隊的發展基礎。中岳提醒我們,不要對沒有興趣運動的人有刻板印象,不要抗拒與人互動,雖然自己從事的工作是重要的,但別人不理解也是正常的,只要當你和他人有所連結,他們就會多花一點時間嘗試理解你,就像他從事公職社工,在社運場合遇到的同學和他說的:「要不是認識你,我也不會上街頭。」

本文由【我是社工,我不服】授權刊登,原文在此

延伸閱讀:

  1. 進擊的實習生 ─ 實習剝削如何解?
  2. 環保社會的想像與實踐
  3.  【我們的島】農地呷毒

按讚,接受更多公益新思維!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