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綁架了社工?重新檢視社工的劣勢生態

0
圖片來源/https://goo.gl/mr2eph

最近看到一個心理測驗,是測孤獨的,自己做完後很準確,陸續和幾個好友分享後,他們也都認為測驗結果八九不離十,雙雙指出其中一句話完全是我的寫照──你相信的事即便與周遭想法背道而馳,還是會執意去努力。

聽到他們這麼說,我開始思索,感受到自己好像真的擁有這一個特質,就連上週讀書會的尾端,成員也表示,我是個固執、堅持的人,當下令人相當訝異,一來是沒有和那位成員相處很長的時間,可是他卻能看出;二來是我開始落入「這是不是不好的特質,真的那麼固執嗎?」的想法中。仔細想想,讀書會成員和朋友的反應,不外乎是從許多面向所覺察,尤其是在工作中的我,是一個很努力實現自己理念的人,還記得在離職歡送會上,也有 1、2 個同事提到很佩服我,作為一個社工,能在這個領域裡堅持自己覺得對的事。

這使我憶起一位師長對學弟妹說的:「我希望你們踏入社會工作的實務領域中,要做一個自律的社工,別做一個他律的社工。

什麼是自律?老師進一步說,自律是你能有獨立思考、思辨分析的能力,進而執行你的社會工作,而不是僅靠著上層和督導指導要你怎麼做,卻與社會工作的最高價值、倫理不相符。若只是聽從,深怕抵抗權威,這樣的話,未來 10 年、20 年後,社會工作領域中,只會有一個個罐頭社工,依著整齊劃一的 SOP 流程去執行工作任務,而僅需一個有思辨能力的中階主管去面對刁鑽難解的問題,這是相當可怕的,尤其作為一個與人高度相關的社會工作者,並不只是把行政工作做好、將任何工作依樣畫葫蘆執行而已。

圖片來源/https://goo.gl/hMJK4w

3 道枷鎖,讓社工綁手綁腳

對於外人而言,也許很難想像,在一個工作或職業中,依循自己的評估去執行工作內容,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猶以在一個高度專業化的職業類別中,專業人員擁有專業自主性去執行工作任務,是無庸至疑的,然何以其他同仁紛紛欽佩我的行為?何以社工教育的老師有這樣的隱憂呢?我想這與以下幾點有高度相關──

一、社會大眾的不明白

社會工作者長期致力於協助社會中的弱勢族群,一般社會大眾實際接觸到社會工作者的機會並不多,對於社會工作的印象仍處於是「這個工作是志工嗎?你好有愛心」等粗淺的印象,所以當社會工作處於劣勢或不對等的工作環境時,不如其他專業工作者上街頭,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同來得多,遂因平日接觸的群體並不是廣泛的存在街頭,而所服務的對象生存在自己的環境都相當艱辛了。次之,一般社會大眾未曾接觸過社會工作者,自然較少機會正視社會工作者的議題。

二、權威底下的不得不服從

在我擔任社工實習時,就曾遇到一個基進(註 1)的社會工作者,當時,她為了捍衛身為社會工作者的勞動權益,於會內的團隊討論時主動提出其自身的難題,表示機構並未儘快處理她的年資認證,進而影響其薪水的比例,她認為組織主管應該儘快處理此問題。會後,午餐時間,我看到許多社工紛紛和她談話,並以「我為你好」的姿態和她說:「你這樣在會議上講,對你很不利,下一次還是不要這樣比較好。」但我仍可以看到她的怒氣。隔了幾天後,倚著實習的身分和她談到此事,她表示,或許是大家害怕衝突,害怕爭取自己的權利,但這本來就是應得的,過往她所工作的所在地,工作的同儕都相當有權利意識,所以都能理解這樣的爭取是必要的。

類似這樣的言論,我也曾在研究的訪談過程中,聽到工作者提到:社會工作教育教我們倡導、反壓迫,組織個案一起去捍衛其自身的權益,可是,事實上,我們卻連捍衛自己的權利都做不到,又怎麼替個案爭取其權利呢?

但我也能理解那反抗的掙扎與艱辛,在實務場域中,曾看見幾位基進的社會工作者努力對抗不合理的體制、環境,但那樣的艱辛和孤獨,足以想像,猶以又必須保有工作,以維護基本的生存啊!不過這並不應該成為合理化一切不合理的理由,故我想社會工作需要更多這樣的社工,共同集結成一個更有力的團體,才能對抗一些大鯨魚!

圖片來源/https://goo.gl/PwyAoY

三、缺乏專業自主權的職場生態──夾雜於權威與專業的兩難

領有社會工作師證書的專業性議題,有待後續討論,但若撇除證書的爭議性,我相信所有的社會工作者都不會否認社會工作者是一門專業。但在專業現場,許多徒有多年經驗卻沒有社工價值倫理、專業思維的領導主管卻掌有指揮權,他們可能受經費、個人思想、政治力介入等影響,改變了社會工作者的處遇策略,這樣的干涉,不但打擊社會工作者的士氣,也讓工作者發覺其專業的評估與服務的提供是如此廉價。易言之,其專業者的專業裁量並未得到尊重,容易受到領導者的決策而改變。

但事實上,長期與個案工作的是直接服務的工作者,他們所提供的處遇亦是經過長時間、縝密的計畫和執行,卻在領導者的權威下必須隱忍、改變其方向,那些渴望提倡社會工作專業,提高社會證照門檻的種種措施,都不及實務場域上,組織、主管對於專業評估的認同和信任來得重要

社會大眾的不明白、權威底下的服務以及缺乏專業自主的生態環境,都足以削弱社會工作者的士氣。長期下來,不但有可能成為專業熱情疲憊的社工,甚至演變成師長口中的「罐頭社工」,這樣的結果不該由第一線的社會工作者承擔,而是該重新檢視緊扣著劣勢環境的社工專業組織、主管及官方政策等所共構的劣勢生態。


註解

註 1:在此我們必需先定義何謂「基進」?據《基進筆記》發刊辭中寫道,基進是指一種基礎、根本,強調個體在結構中的獨立性及自主性,亦即看穿結構之於個人的影響及限制,還原被結構包纏的基礎價值,並根本的對整個結構做出改變。──《基記筆記》,清大。


作者

小飛

在非營利組織擔任社會工作者,因著在社工研究所的學術培育,抱著專業信念與理想,進入實務工作場域後,發現社工的處境如天使中的孤兒般,遂出走異國,當了半年的流浪社工,再重回社會工作領域,期盼透過文字的力量,讓社會工作的處境讓更多人看見,也讓未來的社工環境能更好。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