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NPOst 編輯室

研究指出 對人慷慨能讓人感到富足

無數的研究指出擁有大筆財富不一定能讓你快樂;但一項研究指出,即使你不富足,對人慷慨解囊還是能讓你感到富足,因此更加快樂。哈佛大學商學院副教授諾頓表示,這種想法就是你會想說:「如果我還夠富足,能對別人慷慨,那或許我的情形並不糟」。

評論:我們是否對做好事與賺大錢懷有雙重標準

台灣似乎有一種想法, 就是要求這世上每件事情應當如此: 聖潔無暇,不取一利, 完全無條件犧牲。相反, 一個人經由社會的既得利益, 坐擁尸位素餐的位置,領著高的收入, 打些舒服工作,再從資產和收租大得利, 就因為他是真小人,所以他們很少會成為被攻擊的對象。本文作者認為,不合理的道德要求就只會產生假道學,理想與現實完美結合,才合乎人性。

新聞:晶鐳科技運用平板電腦與雲端科技 減輕照護員的負擔

長照機構涉及複雜的專業,常常病床旁邊可以看到一大疊紙本記錄。但位於台灣的晶鐳科技透過網路雲端系統,管理了美國200多家長期照護機構,讓照護人員可以直接把資料鍵入系統,省下紀錄與重製電腦檔案的繁瑣過程。科技創業媒體PunNode專訪了總經理陳均裕,為我們解答他的App到底為長照機構省下那些麻煩。

新聞:越南孩童高氏小給至善基金會的感謝信 讓她可以上學、施做心臟手術 向成為教師的夢想邁進

這是越南孩童高氏小寫給至善基金會的一封信。高氏小夢想成為一名教師,但她七歲的時候,父親得了重病去世,留下母子四人,但母親身體不好,辛苦掙來的錢還要付醫藥費。高氏小獲得至善助學金之後,學習條件改善很多,但在她上高三那年,卻開始覺得呼吸困難、頭暈、身體疲憊……。

新聞: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 提供顏面損傷及燒傷者生活照顧及復健服務

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整合社工、復健、心理等專業人員,至今已為許多顏面損傷及燒傷者提供生活上全面的照顧及復健服務,黃大哥2009年毫無預警得了舌癌,前後動刀超過20次,失去舌頭和下顎,就業困難。陽光除了教導黃太太車縫技術,讓他們能夠接一些縫補寢具的家庭代工,也為黃大哥提供了一些短期、彈性的家庭代工訂單,現在小孩子的獎狀貼滿了家裡的牆,生活辛苦卻幸福。

新聞:政大等學生組成「Incredible India 一趟愛的旅程」 盼永續服務印度學童

政治大學地政系四年級的柯心聽2011年寒假參與印度志工服務,觀察到國際志工總是來來去去,於是決定以「永續服務」的想法,組成「Incredible India 一趟愛的旅程」團隊,與團員到當地教導小朋友英文、數學、及中國傳統文化。她說,在那邊不只要有備案一,還要有備案二、三隨機應變,除此之外還要刻苦耐勞,擺脫舒適圈才能開心的投入服務。

4 月選書:《牽爸媽的手,自在到老的待辦事項》一本實用的工具書

《牽爸媽的手 自在到老的待辦事項》這本書,是一本相當實用的工具書,這本書從早期發現、預防到照護,一直到最後的善終,都提供了清楚明瞭的指南。書中附上了不少在醫院常會使用的量表,例如巴氏量表等,也簡介了這些量表的用途,若讀者們能夠對這些量表有基本的瞭解,就醫過程就不會因為無知而感到手足無措。

國際:用教育工具「小雨滴」,貼近自閉症兒童的心底世界

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日,就在這個日子,「應用匯」與北京生命科技研究所等機構合作推出了一款針對自閉症兒童的溝通與教育工具《小雨滴》。透過400多幅語音圖片和動畫,以及10 幾個社交故事,從各方面幫助自閉症孩子改善學習與交流能力、行為邏輯和因果關係,還可以幫助因為認知能力不足而不能正常說話的兒童表達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