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人想什麼?】「捐款後我需要知道組織的計畫和方向」、「我重視捐款的心態勝於錢」、「比起捐錢,我認為參與志工活動更有意義」、「我傾向幫助資源少的小組織」。

2016 年政府上臺廢止了《紅十字法》,接著伊甸基金會爆出與復康巴士司機的勞資爭議、《蘋果日報》記者臥底調查「圓夢 580」,臺灣世界展望會坦承曾因性取向而辭退前董事王增勇113 家暴保護專線流標,以及臺灣社福界的勞動權益困境安置機構的性侵與暴力體罰⋯⋯。

而這其中,捐款人的責任究竟在哪裡?NPOst 對臺灣的捐款行為倍感好奇,因此每月定期於「捐款人想什麼?」專欄中刊出 4-6 位捐款人訪問,期望進一步了解每個人捐款時的想法。當然,少數的抽樣無法代表臺灣廣大的捐款族群,但其中不乏寶貴的建議方向,值得機構團體思考。

若您也身為捐款人,並且願意協助我們透過長期的質性調查積累,與 NGO 共同改善大環境,歡迎您來信留下您的聯絡方式(contact@npost.tw),我們將在您方便的時間訪問您,讓 NPOst 、公益組織、捐款人都藉由更多的理解,拉近彼此的距離。

另,本專欄設立主旨為傳遞捐款人樣貌與想法,了解所謂的「捐款人觀感」,希望讓各團體在對外溝通與勸募操作時,能作為掌握對話氛圍的參考之一,因此不特定追究各捐款人的回饋或進行深入的議題報導。若您對公益領域的各項議題有興趣深入理解,歡迎您訂閱 NPOst 公益交流站!

本月【捐款人想什麼】訪問 4 位 30 歲至 40 歲的捐款人,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捐款想法吧!

撰文 /洪于倫(NPOst 特約記者)

捐款後需要知道組織的計畫和方向,才能持續信任。

陳小姐,35歲,製造業,現居桃園市。

我和先生平常都有在捐款,我們的捐款是分開的,會各自挑選想要幫助的機構。我先生目前會固定捐款給桃園的弘化育幼院,每一季會親自拿錢過去,雖然有時我會跟著先生一起去拜訪院方,但我沒有因此跟著捐款,因為這間育幼院的院生數量每年都有下降,但還是一直接收外界給的善款,而且院方網站沒有持續更新、資金運用也不是很透明,我不清楚多餘的錢會用在哪裡,因此難以信任對方。

8 年前隨著環保意識抬頭,我有每月固定捐款 200 元給綠色和平組織,除了認同環保之外,也是因為聽了當時在組織內工作的朋友介紹,信任朋友,所以決定捐款,就這樣持續捐款直到去年才停止。捐款後,我需要持續知道組織的計畫和方向,才能延續對組織的信任。

Paweł Czerwiński@ unsplash

我在綠色和平組織的捐款時間很長,但後期我認為他們釋出的資訊變少,加上朋友離開了原先的工作崗位,在不清楚組織近況的狀況下,我決定先暫停捐款。而我先生的想法和我相反,他總是認為真佈施不怕假和尚,就算再怎麼搜尋組織的消息,也沒辦法知道內部狀況,倒不如選擇相信,爾後盡自己所能給予幫助。

在停止捐款給綠色和平組織後,我就沒有再定期定額捐款給任何組織了,現在大多透過捐物資、購賣義賣商品、單次捐款來支持不固定的組織。在捐款之前,我會去看網站和新聞報導,了解組織的計畫內容,我先生則是感覺對了就會捐。他認為社會上最需要幫助的群體是兒童和獨居老人,有一次華山基金會的成員親自到先生經營的居酒屋募款,他覺得組織每個月都要派人來募款很不方便,因此一次捐了一年的錢給他們。

Annie Spratt @ unsplash

我和先生以前會去參加公益團體辦的淨灘活動,但現在因為要照顧小孩,時間上難以安排,多是以捐物資或金錢的方式支持組織。除了各自捐款,我們也會號召同業夥伴或店裡的客人參與公益。今年是我們開店十週年,我和先生想要發起半日捐,號召同業一起將半日的營業額捐出去。這次我想找資源較缺乏,關注「人」的議題的組織,例如康復之家,希望讓精神病患有機會回歸社會生活。

我不希望組織寄給我文宣或回饋品,只要定時在網路上透過照片更新近況就好。如果組織有提供財務報表,我會稍微瀏覽,我認為人事費用高一點沒關係,如果提高薪資能夠讓工作更有效能、讓內部運作更為順暢,我覺得很合理。

我重視捐款的心態勝於錢

Candy,35歲,心理諮商師,現居桃園市。

因為朋友邀請,我開始在方舟協會認養一位西藏兒童,每月 1000 元。當組織寄給我孩子的照片時,我覺得是種能量的連結,就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般,會希望他過得好,也希望有機會能到西藏去看看他。

除了方舟協會,其餘都是不固定的捐款。因為我平日有開課、接個案,收入比較彈性,我會抽出多餘的金錢投入單次捐款,通常會捐給勵馨基金會龍巖慈善基金會,有時看到一般商家或便利商店有放置募款箱,我也會捐一些零錢。

捐款之前,我會先瞭解組織的理念、計畫內容以及服務對象,因為對組織認同與信任,捐款後我不會再主動關注組織做了什麼。我認為組織只要有人持續支持,就會有人擔任監督的角色,既然我沒辦法真的進到組織內部瞭解,反而是記得自己捐款的初衷更為重要。對我而言,現在有能力幫助人,便是一種生命中的圓滿。

Aaron Burden@ unsplash

我認為自己在每個階段的價值觀,會因為經歷與學習而有所不同,因此對捐款的想法及對象會隨之改變;過去我有和朋友合資參與龍巖慈善基金會的捐棺計畫,希望能送逝者最後一程,但現在的我更在意人活著當下的狀態與心情。我曾在醫院看過生老病死,體悟到生命的既定走向,然而遭受性侵或家暴的婦幼,儘管能重新適應社會,仍可能留下一輩子無法抹滅的心理陰影,因此我有捐款給勵馨基金會,期望能幫助這些受傷的婦幼。

我是一位心理諮商師,習慣關注人的心理層面,也許是因為重視捐款的心態勝於錢,我認為助人的方式也不僅限於捐錢。慈善組織除了向大眾募款,也可以透過徵物資、尋求人脈的方式達成目的。例如我現在有和朋友一起向餐飲業募餐,將每日剩餘的食材重新烹煮再分送給街友。如果組織除了募款,也能夠針對部分計畫招募相關志工,集結大家的力量,我想我會非常樂於參與。

成為組織志工後發現,社會真正缺乏的,是行動和愛。

趙先生,31歲,金融業,現居台北市。

因為一堂社會福利課程,我曾陪伴台東地區的弱勢孩童,遂燃起我心中想要關懷更多孩子的火苗,一發不可收拾。我從被動接觸助人工作,轉變成主動發起公益行善,我開始大量關注與參與幼兒議題,想要留給下一代更多的愛與希望。

我目前有固定捐款給方舟協會的西藏希望小學、照顧憨兒的仁友愛心家園,以及不定期捐助收容愛滋寶寶的關愛之家。除了捐款,我也參與志工服務,與組織合辦公益活動,號召許多親朋好友參與。

Annie Spratt @ unsplash

在捐款給這些組織之前,我都會先從擔任服務志工開始認識組織,實際與內部成員共事後,讓我更清楚組織的運作方式,也能當面和創辦人聊理念與服務內容,深入瞭解以後我才會決定捐款。比起直接投入金錢,能夠身體力行給予幫助讓我感到更有意義。真的參與在其中才會發現,社會真正需要的遠遠超乎金錢,是更多的行動和關愛。

目前我還有擔任扶鷹關懷協會的監事,以及方舟協會、唯愛公益協會的會員。身為核心會員讓我有機會成為公益活動的主辦方,那和作為一名捐款者或參加者的感受截然不同。透過主辦的全面視角,我可以經驗組織的執著與挑戰、理解捐款者的期待和建言,以及感受服務對象的需要,並在三方之間取得平衡,籌劃一場有價值、感動人心的活動。

Hannah Busing@ unsplash

因著活動需求,我也號召身邊的親友擔任服務志工,一個拉一個,逐漸串連起強而有力的志工網絡,每當有活動在即,總是有一群戰友起身相挺。過去我們舉辦了大型公益講座、淨灘活動,最近一次則和仁友愛心家園合辦憨兒野餐活動,現場有數百人共襄盛舉呢!

當我藉由實踐公益將愛傳遞出去,同時也有更多的愛湧流進我的生命,增進了我的家庭、人際與親密關係。未來如果事業有成,我會直接支持一個計畫或協會,透過專款專用的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我也想前往國外的偏鄉從事教育計畫、蓋學校,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做更大的事。

因為小組織的募款資源少,我決定轉而支持小組織。

吳小姐,38歲,網路平台行銷,現居台北市。

因為朋友介紹,我參加了方舟協會舉辦的讀書會,從而知道組織除了在西藏蓋小學,還有在台灣做街友送餐的計畫。我覺得創辦人很有愛心,也實際看到組織很認真做事情,因此決定捐款,認養一位西藏兒童。同時我因為宗教信仰結識佛教正德醫院的創辦法師,因此有捐款協助建院。目前每月捐款大約 2000 到 3000元。除了捐錢,我還有參加愛天使慈善協會的活動,服務弱勢孩童。有時和朋友到機構服務時,我也會幫忙募款和募物資過去。

Rodion Kutsaev@ unsplash

以前我認為有名聲的公益組織比較能夠信任,因此有捐過世界展望會紅十字會國際特赦組織,後來看到大組織花很多錢做廣告行銷,我意識到許多不為人知的小團體其實才是需要幫助的,因為資源少沒辦法推廣,也就沒有穩定的捐款供應。因此我現在會傾向捐給小組織,但因為沒有媒體或藝人背書,捐款前我會確認是不是真的。

通常我習慣透過 Facebook 社團提供的捐款單位或連結去尋找想要幫助的對象,有一次我搜尋到一個自稱澎湖教會的人發起募款幫助獨居老人,後來看到他在不同時期 PO 出的照片有重複,令我起疑,就請朋友去詢問當地人,結果證實根本沒有這個人。

我很信任目前有固定捐款的組織,因為他們會持續在 Facebook 或 Line 上提供活動照片,讓我清楚知道組織近況和計畫進度。我會在意財務分配,這也是我不再捐給大組織的原因之一,因為大組織財務不透明,而小組織的財務運用較為清楚,且相較之下人事行政費用比例低。我常看到小組織的創辦人會自己捐錢或身體力行,讓我很佩服,也更加願意幫助他們。


延伸閱讀:

【捐款人想什麼?】「不只捐錢,我期待組織提供更多參與方式。」「不斷打電話要求再捐款,讓我有被強迫的感覺。」「組織的目標與創立初衷一致很重要。」「我認同存錢養錢,但組織成員的心態必須良善。」

【捐款人想什麼?】「單次捐款比較沒有心理負擔」、「身為女性,婦女、受虐兒議題更讓我感同身受」、「不聽從負評,我選擇看見組織做得好的地方」、「不會捐助為了累積名聲或增加曝光的組織」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