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助人者的自我修煉:最難學的其實是「不幫」

編按:在助人工作者長久以來面對的難解困境中,「如何畫出界線」,該可說是亟需答案、卻又極度缺乏答案的一種。因為這關乎工作者本身的資源、動機、價值觀、以及心理承受力等多元因素,乍看似一條足可計算的方程式,但現實情況下,答案卻常因工作者當下的生理與心理處境之差異而變化頻繁。

正因如此,助人者懂得建立一條適用於當下的「助人防火線」,就更顯重要。畢竟,如果消防員在救火時連自己也起火了,那麼損傷的不僅僅是消防員本身,人員背後,需要長久累積的無數救人專業訓練與經驗,也將被吞噬於大火之中,而讓社會對抗風險的系統,又脆弱了一些。

文/巫彥德(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關於助人工作,有一件我認為值得聊聊的事,就是「助人的界線」。

這樣比喻可能比較好懂 —— 假設一位護理師可以照顧 20 床的病人,但一間醫院只有一位護理師。今天,有一位病情危急、需要馬上救治的病人出現在醫院門口,20 床病床已經滿了,如果這位護理師可以自己決定,他應該要去幫這位「21 床」,讓原本的 20 床病患在這段時間暴露於無人照料的風險之中,還是對這名病情危急的「不速之客」說聲抱歉,關起大門,拒絕幫忙?

當然,這只是個比喻,現實中有無數替代方案,不太可能讓這種荒謬的事件發生。但身為助人者,無論如何都逃避不了的處境就是:受助者亟需幫助,你想幫他,但你無能為力。

畫出「助或不助」的界線,是我在助人工作中學到最重要的一課。而最難學的,其實是「不幫」。

從「我太差」、「對方太差」走向「我們現在不能」

在助人工作中,有一天你終會遇到,再多做一點、再多勉強自己一些,就可以幫到對方的情況。雖然常常無可避免地會勉強自己,但對於習慣幫助人的人來說,「不幫」,要承受很大的自責與痛苦,而「幫」,只會犧牲自己一點。

許多助人工作者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幫助他人,然而這就是俗稱「burn out」的開始。對助人工作者來說,在助人的過程中,往往也是一段把自己消磨殆盡的過程。(延伸閱讀:李尚專欄/社會工作是如何走向耗竭的?

我也曾經覺得,幫與不幫的這條線實在是有點畫不下手。

Matt Collamer@ unsplash

我第一次見識到這條界線的畫法,來自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的秘書長李盈姿。那時候聽她說:「我會有黑名單(亦即不幫助的人),但不會有永遠的黑名單。」這句話給我很大的啟發,我開始跟許多朋友討論這件事。

總會有一群人是「現在的自己」幫不上忙的,那種幫不上,有時看似自己的錯,因為自己能力不夠、經驗不足,有時候看起來則像是對方的錯。受助者的謊言、暴力,以及那些表面上看起來「自作自受」的行為,其本質都是匱乏。對方沒有足夠的空間來接受我的幫助,而我也沒有足夠的空間接納這樣的狀態。

但我想說,這並不是誰的錯,不是自己的,也不是對方的。

Daniel Chekalov@ unsplash

助與不助的界線,要從「我太差」、「對方太差」走向「我們現在不能」—— 一則不是因為自己太差,而帶給自己莫大愧疚,確保自己身心維持在安全狀態,不致燃盡;二則不是因為對方太差,而必須永遠拒人於門外。

為自己挪出轉圜空間,學會接受「幫不了的遺憾」

有時候我們不免會想:「我只要多勉強一點,就幫到他了。如果維持住自己的安全空間,是不是太自私了?」但這幾年我越來越發現,這樣的想法比較適用在緊急危難關頭,例如車禍,這種援助最多花幾天時間,後面不會再有太大負擔。

然而在無家者、貧窮這類議題上,這類受助者與車禍受助者性質有所不同。有些無家者之所以成為無家者,往往與數十年的生命慣性有關,想要投入在此議題,就像重訓一樣,需要先畫出一個安全空間,在這個空間練習,才能一點一點地去承接生命之重。

Noah Silliman@ unsplash

舉例來說,一個無家者大哥身上背了遠遠超過他需要的物品,在多數的案例中,這種囤物習慣都不是一時的,囤物回應了這個人生命經驗中連續不斷產生的缺憾,而這個缺憾為何存在?又形成了他哪些習慣?他如何看待自己的習慣?理解因果,並且試著在與他工作中幫他填補這些缺憾,才有可能根本地消除這些習慣。

不過,如果助人者沒有意願擔起這個生命之重,而對他說「這些東西都用不到、可以丟一丟」,這個方法可能快速有效,但是效果短暫。至於有時為了回應社會對於秩序的需要,助人者常常被迫從事只有短期成效的事,就是另外一個議題了。

John Schnobrich@ unsplash

助人者如果現在幫不上忙,也許彼此都需要一些「等待」。等自己準備好,或是等他準備好。如果等得到了就太好了,但有時候不一定等得到。若因此產生遺憾,我們也需要練習跟這樣的遺憾相處 —— 看見自己的遺憾,好奇自己的遺憾,接受自己現在是遺憾的狀態,這就是我認識的哀悼。

助人非專屬,但助人有專業

寫到這裡,不難想像我的社工朋友們被叫「志工」時為何會不開心。關於「助人」這種專業,真的不容易說清楚。(延伸閱讀: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義工、志工、社工,傻傻分不清?做 NGO 工作難道不會餓死嗎?

我好幾年前曾經遇過很熱心助人的人,但在過程最後非常受傷,覺得自己仁至義盡,最後換來對方忘恩負義。有時我也覺得,網路上那些對窮人、街友不友善的人,很可能都是幫助過他們,但最後失望又失落,才因此說出「這些人好吃懶作不值得幫助」這樣生氣的話。

並不是說只有專業人士才能助人,每個人當然都能幫助別人,就像我們有專業的消防隊,也有家用滅火器,如果遇到熊熊大火,就叫消防隊來吧!當然,如果每個人家裡都有一支滅火器,那整個社會,就不怕有滅不掉的大火了。

 

本文轉載自巫彥德個人臉書,經 NPOst 編輯修訂、作者核定後刊登。


延伸閱讀:

【阿北私會所】「可以為別人發聲,為什麼卻無法為自己發聲?」助人工作者內心被遺棄的愛哭鬼

年輕社工與無家者 1000 多個又哭又笑的日子/《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書摘

自問「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社工為隱身家中的障礙者媒合資源,看見彼此生而為「人」的價值

 

責任編輯:傅觀

核稿編輯:高翠敏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