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必須立即發生,年輕人是社會尊嚴老化的金鑰/銀髮也能成為經濟火車頭(下)

承上篇:個人努力無法化解的高齡危機,「在地老化」可望成經濟轉機/銀髮也能成為經濟火車頭(上)

交通只是調適計畫的一部分。就算能夠提供簡易的移動路徑,如果目的地不是長者青睞的地點,也不能算是高齡友善城市。打破老人「安養中心模式」的高齡生活,是建築師馬帝亞斯ž伍爾維奇(Matthias Hollwich)在其著作《熟年自治世代。用設計服務未來的自己》(New Aging: Live Smarter Now to Live Better Forever)中的核心概念。

這本 2016 年上市的書,是一部如何有創意、有生產力的在地老化宣言。他的建築公司 Hollwich Kushner 同步推出一種名為「Skyler」的跨世代生活建築設計原型。這種建築將為各個年齡層提供服務,包括可以讓年長居民照顧兒童的托兒所,一個靈修中心,和有助培養關係的開放式設計空間。

熟年自治世代:「Skyler」的跨世代生活建築的設計原型

當歐哈洛蘭檢視人生下一步的各種選項,發現自己可能得在養老院終老時,不禁感到失望。他偏好跨世代的生活模式,例如荷蘭近年結合老人安養中心和大學宿舍的居住形式。但即便是青銀共居,對歐哈洛蘭來說還是不夠完美。他認為,讓不同年齡層的人住在同一個屋簷下互相幫助,只能解決一部分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必須打造能促進合作並滿足各方生活需求的社會系統,讓這些生活設施融入其中。系統性的進化,連同更完善的交通方案,將能大大幫助年長者留在自己生活的社區安養天年。

佩特克羅莉之家(Pat Crowley House) 是美國芝加哥「維護長者居住機會組織」(Housing Opportunities & Maintenance for the Elderly,H. O. M. E.)經營的 3 個跨世代共住計畫之一。在這裡,年輕住戶(通常是大學生)會協助年長的室友處理電腦問題,以及準備週末的晚餐。雖然組織會為住戶們規畫聯誼活動,例如到植物園小旅行,但許多連結是隨機發生的,包括分享電視節目和故事。根據《芝加哥論壇報》(The Chicago Tribune)的報導,儘管這樣的計畫很罕見,但「讓人舉雙手歡迎,因為這有助於社會回應社區急速成長後的需求和挑戰。」

圖/yichuan zhan @ Unsplash

除了能夠改善美國銀髮族的生活品質,讓長者在地安養的生活安排還能帶來經濟利多。洛勒服務的亞特蘭大地區委員會 (ARC)針對周邊 20 個郡接納退休者進駐的情況進行經濟分析,研究發現,每增加 1000 位 65 歲以上的新住民,該地區的國民所得將會增加 78 億美金。研究分析經理麥克ž亞歷桑德(Mike Alexander)說,讓年長者留在社區裡生活並且吸引更多退休屆齡人士移入,可為在地帶來相當於觀光產業的經濟效益。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報告也發現,從國家尺度來看,「老年經濟學」(longevity economy) 已成為美國最重要的經濟力量之一,全美 1 億 600 萬名 50 歲以上的人口,每年貢獻高達 7.6 兆美元(約臺幣 222 兆 7529 億元)於年度經濟活動之中,消費了4.6 兆美元的商品和服務,特別是健康醫療產業

報告補充道,在老年經濟體系中,有 9 成的高齡受訪者表示希望能在自家安養天年。為此,他們將需要如前所述更堅固、更合適的交通選項,以及更多像佩特克羅利之家那樣創新且支持性的居住型式。不僅如此,老年經濟學也能促進「在地老化」科技的商業發展,例如會自動提供服藥叮嚀的「MedMinder」系統。如果能夠依照銀髮族的需求來重新打造住宅和社區,將能幫助他們繼續在當地生活並貢獻於在地經濟。

圖/Sam Wheeler @ Unsplash

但是,鼓勵銀髮族繼續在地生活、為經濟盡一份心力的主要動機,不是只有他們雄厚的購買能力。伍爾維奇設計青銀住宅 Skyler 的時候,便內建了一處商業樞紐中心供年長居民開創事業。目前大部分企業家的年紀多介於中年至 65 歲,而隨著越來越多人接近「退休年齡」,只依賴年輕人來驅動城市和社區的經濟發展是不切實際的

據估計,到了 2022 年,將有 31.9% 年齡介於 65 至 74 歲的民眾仍會繼續工作,比 2002 年的 20.4% 要高出許多。過去當女性大量進入就業市場時,「工作總量的謬誤」(lump-of-labor fallacy,亦即錯誤的認為,能提供給一地區全部人口的總工作量是固定不變的)常被援引為反對的理由,但事後證明只是無稽之談。同樣的,引進高齡勞動力並不會剝奪年輕人的就業機會。相反的,近期一份跨國研究發現,高齡就業者越多,通常意味著經濟表現愈強勁,年輕人的工作機會也會越多。

關鍵在於工作場域的多樣性,更具包容性的工作環境將能吸納多元的才能,並為企業業績帶來正向的綜合效果。但談到企業文化的多樣性,人們多半只想到種族、性別和性取向。艾文說:「我們必須開始將年齡納入多元性量表之中」。身為戰後嬰兒潮的一員,艾文的工作團隊有許多千禧年世代的成員,對於不同年齡層合力產出創新商業解方有著第一手的經驗。「如果要我建議科技業老闆如何組織工作團隊,我不會要他找 2 個 20 多歲的史丹佛大學工程系畢業生,或是 2 個 65 歲的航太工業老鳥。我的建議是從 2 邊各找 1 位:一位充滿創意又富有冒險精神,另一個則經驗十足又有跨部門的視野。」

圖/abi ismail @ Unsplash

像 BMW 這樣的公司已經著手進行跨年齡層的人才組織方式,德國製造業者在 2007 年即意識到,未來 10 年該產業勞動力的平均年齡將從 39 歲上升到 47 歲。與其為勞動力老化而恐慌,BMW 決定找出讓資深員工融入各個生產工作的最佳方式,然後依此調整。

他們選擇了一條生產線作為這項「2017 計畫」(2017 project)的範例,讓這條生產線員工的年齡組合確實反映出當年的勞動人口組成狀況。為了這項計畫,公司投入 2 萬歐元(約臺幣 72.6 萬元)進行了 70 項管理調整措施,包括引進兼職人員和提供員工適合久站的工作鞋。雖然一開始年輕員工擔心大批資深員工的加入會拉低他們的生產力,但最後生產力卻提高了 7%,足見年長勞動力的加入可以增加全體利益。

然而,在引進資深勞動力的同時,也必須同時討論這些勞動力退場的後果。如前所述,美國社會安全制度引進於平均餘命低於退休年齡的時代,但現在受益人口暴增,為福利制度帶來 32 兆的沉重資金缺口。電影製作人克莉絲汀ž賀比斯-桑莫斯 (Christine Herbes-Sommers)在紀錄片《在邁向高齡化的美國老去》 (Coming of Age in An Aging America)的拍攝過程中,注意到一個不斷被提起的解決之道:提高最高課稅所得的上限。

目前美國社會安全制度的稅源來自於民眾收入中最初的 11.8 萬美金,高於這個數字的收入將不會被課徵相關賦稅。但如果能將這個門檻提高到 21.5 萬美金,就能強化社會安全制度處理人口變化的能力。根據《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一項民意調查,高達 88% 的受訪者支持這樣的改變。賀比斯-桑莫斯說,「先從宏觀的角度看這個問題,再轉換到微觀的視野,就能看到解決方案。」

紀錄片《在邁向高齡化的美國中老去》 預告

受到孤立可能扼殺生命,改變老化的社會文化

要落實賀比斯-桑莫斯指出的解決之道,我們必須即刻行動,而行動仰賴於一個離老化還很遙遠的年輕世代。因此,要廣泛的改變現況,最關鍵的一步或許是打破年長者與年輕人之間的藩籬

溝通可以是第一步,年輕世代可以多多向銀髮族學習。在設計青銀共居住宅時,伍爾維奇想像年輕人可以主動接觸社區內的長者,向他們尋求尚未經歷的世界之建議和知識,而銀髮族則擅於接納和傾聽。

哈佛醫學院的喬治ž瓦利恩特教授(George Vaillant)針對年長者幫助年輕人的態度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年屆 70 歲的長者若能扮演私人教師或心靈導師的角色,感受到喜悅而非絕望的可能性會是同儕的 3 倍之多。對銀髮族來說,持續積極參與社區內的各式活動,好處無窮。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將社會孤立稱作是「一種不斷蔓延的傳染病」,會對健康造成立即的衝擊:自認孤獨無依的成年人在未來 7 年死亡的可能性,會比社會連結強度高的人高出 3 成。然而,自 1980 年代以來,前者的比例已翻倍至今日的 40%。孤立帶來的健康風險顯而易見:43% 的獨居長者表示,生病時接受到的外界幫助幾乎微乎其微,社會孤立也會加劇患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不過許多研究也發現,老化過程中若能參與「有目的性的活動」,將能減緩 3 成的認知功能衰退。

圖/Nathan Anderson @ Unsplash

「老而有方」(purposeful aging)有很多種方式。例如持續參加教育課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免費銀髮族課程,便值得更多教育機構效法,藉此能夠幫助高齡人口成為社區的基石。參與志願服務也是一種方式,在美國,將近 1/4 的 55 歲以上公民都會擔任志工,在 2015 年為食物銀行和募款工作貢獻超過 330 萬小時的服務,並帶來 770 億美金的經濟效益。

賀比斯-桑莫斯的紀錄片於 2017 年 3 月在芝加哥舉辦的美國高齡學會研討會(American Society on Aging conference)首映。除了年屆 80 多歲的長者,紀錄片同時觀照年輕的 10 歲族群,原因不難理解──文化的轉變必須即刻發生,而改變必須從剛轉大人的年輕世代做起。「我們試圖強調一個事實,就是這是一個歷史性、變革性的人口轉型。」賀比斯-桑莫斯解釋:「而這不僅僅關乎戰後嬰兒潮世代,這就是我們的未來。」

電影製作人克莉絲汀ž賀比斯-桑莫斯 (Christine Herbes-Sommers)(中)。圖/The National Academies @ Visual hunt, CC BY-NC-SA

說來奇怪,歐哈洛蘭靠著一些過去他從不拆閱的信件,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解決方案。每天他都會將收到的信件堆疊起來,原封不動放到一邊,「我知道有些思想學派認為收到信要立刻拆閱處理。」他說,但他並不信這一套:「我從來沒這樣做,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但他因此錯過了許多繳費通知,於是他開始轉念,覺得有人過來幫這個忙也挺不錯的。

歐哈洛蘭透過他曾應邀演講的在地退休中心,得知一個名為「linkAges」的計畫。該計畫由薩特醫療集團(Sutter Health) 和帕羅奧圖醫學基金會的創新中心經營,提供平臺讓各種年齡層的民眾交流各自需要的幫助,以及自己可以提供的服務,乍看之下有點類似雜物服務公司 TaskRabbit,但是設計得更互惠和促進跨世代的連結。

自 2013 年開幕以來,這個平臺吸引了上千名使用者,其中 420 位是高齡用戶。第一位自願來幫助歐哈洛蘭的志工是聖塔克拉拉大學(Santa Clara University)的學生,在一次拜訪中,她帶來 3 位朋友和歐哈洛蘭開披薩派對。他們在一起閒晃了一整天,分享彼此的故事,「這種雙向交流真是太有趣了。」歐哈洛蘭說:「我有東西可以給予和分享,同時還能有新的收穫。」


作者

艾莉ž安佐洛提

美國商業雜誌《Fast Company》概念部門的助理編輯,負責內容包括永續性、社會公益和另類經濟,曾為關注城市發展的網路新聞平臺 CityLab 撰稿。


原文出處:Our Aging Population Can Be An Economic Powerhouse–If We Let It


延伸閱讀:

【阿北望遠鏡】丹麥「樂齡卡打車」:讓風重新彿過髮際的小確幸,讓生命與故事永流傳

在地安老不該是空談:賦權現有長照人才,打造「有品質的」長照服務

亞太國家老得太快,臺灣有充足本錢迎接高齡社會嗎?/ 來自世界銀行的啟示

多出來的那 30 年,究竟要做什麼?退休後的「第三人生」,再創自我專業價值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