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北望遠鏡】丹麥「樂齡卡打車」:讓風重新彿過髮際的小確幸,讓生命與故事永流傳

圖/Cycling Without Age @ flickr, BY-ND 2.0

編按:

由專業國際 NGO 工作者褚士瑩坐鎮回答各種 NPO/NGO 相關提問的專欄【阿北私會所】轉眼就 2 歲了!今年開始,褚阿北與 NPOst 決定轉身探頭,向外觀察,從阿北在國際非營利組織擔任顧問工作的日常中,帶回國際間在社會服務領域裡,各種好玩、有趣的潮流與做法。這個從 2018 年開始的新專欄【阿北望遠鏡】要分享的,可能是一個小小的設計,也可能是一個巨大的野心,甚至是一個失敗的計畫或爭議的概念,但無論如何,都希望成為臺灣 NPO/NGO 工作者一種新鮮的思考。

ps. 雖然如此,【阿北私會所】精神不死,如果你還是有 NPO/NGO 相關的問題,還是歡迎舉手發問 喔!阿北心腸軟又愛罵人,一定不會棄之不顧的!

 

丹麥是一個實用主義至上、不造作,相信人皆平等的國家。這種精神在日常生活的其中一個體現,就是大量使用腳踏車。在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有 62% 的市民選擇以腳踏車作為日常主要交通工具,而這個城市裡每天的通勤、通學,平均有 41% 短途交通,是透過腳踏車實現的。

在以北歐為首的歐洲許多地方,達官貴人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時有所聞,最極端的莫過於丹麥跟荷蘭 2 個國家的皇室,因為國王、王后每天都跟尋常百姓一樣騎腳踏車穿梭在城市裡辦事,而被英國小報稱為「腳踏車王室」(Bicycle Monarchy)而家喻戶曉。

在丹麥街頭騎單車。圖/Max Adulyanukosol @ Unsplash

丹麥上班族催生「樂齡卡打車」

雖然如此,丹麥人也不是天神的化身,同樣也得面臨生老病死。當歲月不饒人,當一個丹麥老人家年邁、在人生最後階段時,也很可能必須像世上其他老人一樣,住進安養機構。此時雖然基本的食衣住行不成問題,但有些美好的生活細節卻一去不回,例如再也無法享受騎腳踏車時,涼風吹拂在臉上的愜意。

這也是為什麼 2012 年,一位叫做「奧利」(Ole Kassow)的平凡丹麥中年上班族,有感於很多住在安養機構的老人家沒有辦法完成騎腳踏車的願望,決定在下班時間,自己租一臺計時三輪車,不請自來出現在安養中心,問有沒有老人家想要出去兜風,就這樣開始載著這些老人家到他們充滿回憶的地方,閒逛一圈後回來。誰也沒想到,這個技術要求並不高的服務,卻造成了安養院老人之間的一陣轟動,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想讓奧利載出去兜兜風。

奧利一個人應付不過來,跟在市政府社會局的朋友聊過之後,市政府提供 5 臺三輪車,放在 5 家安養中心,募集了 30 個志工,在哥本哈根開始了這個小小的「樂齡卡打車」(Cycling Without Age) NPO。

志工騎著「樂齡卡打車」載著丹麥的長輩兜風。圖/Cycling Without Age @ flickr, BY-ND 2.0

讓風重新彿過髮際,說一個城市的故事

短短 2、3 年後,他們在全丹麥有超過 100 個據點,而且快速擴張成為遍佈 40 個國家的國際 NGO,用載老人家在路上兜風的方式,讓高齡者能夠繼續成為社會的一部分、社區的一份子。他們跟踩三輪車的年輕志工分享著這個城市的變遷,原本只能待在安養中心裡安靜等待生命終點的老人家,再次看到,也同時被看到。

當創辦人奧利在 TED 上分享他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時,他說:

我們這麼做,可以給予高齡者享有天然風吹過髮際的權利,透過腳踏車近距離感受城市脈動和自然的權利,並且讓他們有機會訴說這個他們生活了一輩子的城市的故事。

如果從「務實」的觀點來看,讓老人家能夠再度坐在腳踏車上呼嘯駛過他們熟悉的街道,或許稱不上「必要」,頂多也就是「小確幸」,但別小看了這一點小小的願望對於當事人生命品質可能產生的價值,或許比一張幾十萬的多段變速醫療床還要高出許多。

創辦人奧樂在 TED 上分享樂齡卡打車

5 個原則,體現「樂齡卡打車」核心價值

這個門檻不高且有興趣的人都可以主動加入的「樂齡卡打車」組織,有 5 個發展原則,解釋了這個計畫真正的價值──

1. 保持慷慨:不求報償的初衷,回應高齡社會的需求

「慷慨」與「仁慈」是這整個計畫的起源。一開始只是想帶 1、2 個老人家出門吹吹風,到後來意識到這是一個高齡化社會的需求。這是一件夠簡單、許多人只要想做都可以做的事,沒有解決什麼問題,也沒有任何報償,但是在慷慨付出帶給陌生人快樂的同時,自己也得到快樂,並且對於自己生活的街頭,透過老人家的眼光,有了不同的認識。

2. 保持緩慢:不匆不忙,不拚業績的活在當下

騎三輪車載老人家兜風,不需要匆忙,更不用趕進度、拚業績。每一個踩腳踏車的志工,都要記得「活在當下」的原則,細細體察感受周遭環境,並且可以跟沿途每一個對於「樂齡卡打車」感到好奇的人聊天,讓更多人有機會了解這個帶來快樂的計畫。

圖/Cycling Without Age @ flickr, BY-ND 2.0

3. 說故事:讓長輩有機會訴說,也讓故事傳承下去

在城市裡住了一輩子的老人家,肯定有許多如果沒有說出來,或是沒有人聆聽就會被永遠遺忘的故事。每一個踩腳踏車的志工,在聆聽老人家的故事時,除了讓老人家有機會訴說,也能一起把這些故事口傳下去,或是在社群媒體上留下足跡。組織也定期選輯一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故事,出版成線上與實體的書籍 。

4. 建立關係:不同世代、領域的人都有機會產生連結

透過「樂齡卡打車」計畫,可以讓每一個接觸到這個計畫的人產生連結,無論是不同世代與高齡者之間,或安養機構的員工與踩腳踏車的志工之間,都可以改善現代城市中,人與人之間日漸疏離的關係,不僅帶來快樂,也提高參與者的生命品質。

5. 不受年齡限制:與在地社區互動,發覺年長的正面意涵

「樂齡卡打車」讓一個人無論在任何年紀,都可以有權利繼續擁有各式各樣的情緒、產生新的感受,無論是感受驚奇,傷逝,快樂,感受到美,感受到「意義」,讓「年長」不等於「變得無用」或充滿負面情緒,而是可以帶來正面意涵,也認識到自己每一次的存在與出現對在地社區的意義。

圖/Cycling Without Age @ flickr, BY-ND 2.0

或許有一天,我們在臺灣也能看到這個計畫。只是,在急著讚揚、跳入、模仿這個很棒卻很簡單的計畫前,也許可以先想想幾件事:

第 1:在這個社會上,一個失去獨立行動能力的高齡者,是不是社會的一部分?

第 2:讓一個失去獨立行動能力的高齡者,再度感受腳踏車穿梭於熟悉街道的日常,是基本人權,還是一種奢侈?

第 3:一定要很困難的事情,才值得做嗎?

第 4:帶給別人小確幸,是值得做的事嗎?

第 5:為什麼在今天以前,我從來沒有想過可以做這麼簡單,卻這麼美好的事?

這一次的阿北望遠鏡,好像在看很遙遠的丹麥,其實是在看離我們最近的、自己的內心。


延伸閱讀:

在社區裡變老,別在醫院裡終了:打造預防重於治療的在地互助網

當老萬華長出最兼容的支持網:從政府的「福利社區化」到民間的「社區照顧」

青銀互補的照顧咖啡館:臺中「有本生活坊」深耕社區,提供免費長照諮詢

作者介紹

褚士瑩

褚士瑩,資深 NGO 工作者阿北,年近沒有半百,打交道的公益組織超過百餘,喜歡胡搞,語不驚人死不休,從來不怕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