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O 網絡化」是什麼?網絡平臺牽動真實社會脈動、激發創新/網絡社會學專欄
編按:
許多 NPO/NGO 一聽到創新、社群經營、資訊技術、網絡工具等就下意識的抗拒,然外在環境雖瞬息萬變,但萬變不離其宗,技術與知識再如何來勢洶洶,皆無法脫離「社會脈絡」而孤立存在。「網絡社會學」專欄看似在介紹不同的社群網絡平臺如何建立、工具如何應用、資訊化的工作方式如何進行,然其真正欲說明的,實則是資訊思維與技術如何與社會工作相結合,重新找回人本服務的主體性。
2014 年 3 月,臺灣發生一場網絡世代主導的太陽花學生運動,對社會影響深遠,其中不論是即時而跨國的行銷宣傳,或是街頭占領群眾的遠距協作,還是對 10 萬人的街頭活動進行井然有序的管理,以及在網絡中擴散的後續影響,都讓社會大開眼界。
同年12月,素人政治家柯文哲再度以全新的網絡營運模式,史無前例的贏得臺北市長選舉。
在這種歷史變動的氛圍中,許多具敏感度的社會組織經營者,以及當時的政府相關部門,感覺到臺灣社會與網際網絡的融合轉變,似乎呈現與過去截然不同的面貌,於是紛紛開始向新世代取經,學習各種「網絡化」的工作方法,以掌握新的社會脈動。
CommBorg 曾為資策會、原民會、社會與文化團體,以及許多偏鄉部落做過不同類型的網絡化工作,也在 2015 年初開始,進入幾個大型 NPO 內部,協助進行「網絡化」工作。
NPO 的網絡化是什麼?
「NPO 的網絡化」到底是什麼?這是工作一開始就需要不斷回答的問題。
有些人會想到採購一些看來功能豐富的軟體工具,將人事或帳務做成可以統計管控的報表,有些人想將網站做得氣派動人,可以貼文章、收捐款,或者讓訪客留言。也有許多人只想在 Line 中通訊以及經營臉書粉絲頁貼文,有時還能直播一下,覺得既有大眾又有小眾的資訊互動,已經足夠。
但回到 NPO 的專業能力施展、社會倡議的推動、營運執行的過程,以及欲追求的社會成果來看,這些高價採購或社群流行的資訊工具,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我們用這樣的問題,與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共同摸索,回答所謂「網絡化」對他們的實質意義與解決方案。從每個專案的執行目標開始,透過許多工具的試用與排列組合中,想像不同的執行方式與創新成果。
從各個專案的執行開始進行「網絡化」討論,是因為 NPO 的專案作為獨立的營運範圍,資訊工具也自成系統,不會立即影響組織本身管理架構的穩定性。而且專案工作大多需要走出組織範圍,涵蓋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關係的的專業工作者也必須聯繫不同地區與類型的服務資源或對象。
這種跨地理又跨社群的工作挑戰,讓年輕世代很快體認到,網絡與資訊工具會產生的正面效應,可能會得到翻轉式的創新執行方案與成果,於是在專案人員的熱情參與下,共同展開一連串的探索過程。
專用的網路平臺:創建緊密的小社會
在過程中,我們讓資訊技術及其功能守住「軟技術」與「軟工具」的角色,不斷彈性調適與改造,以融入 NPO 的專業工作流程中,逐漸為各個專案發展出可用的「資訊化工作模式」,以及可繼續檢驗與修改的「網絡平臺」。
為何要從舊有、熟悉的工作模式來發展出專用的「資訊化工作模式」呢?每個專案何以需要專用的「網絡平臺」?而不是現在流行又方便使用的 fb 粉絲頁?
這可以從 Be My Eyes 這個動人的社會創新活動來觀察。
丹麥有一家非營利組織,藉著一款手機 App,在短短 3 年內讓 83 萬名志工與 5.6 萬名盲人連結,時刻協助他們辨識眼前事物。在傳統的 NPO 工作模式中,絕無可能快速募集並持續運作如此大規模的社會活動。然而,我們的傳統 NPO 只是因為缺乏這樣的 App 技術提供者,或是沒有先想到這個可以發包採購的好點子,所以才無法創造這種活動嗎?
丹麥非營利組織推出的 Be My Eyes 手機 App
其實這款 App 所用到的視訊技術,只是手機的標準配備而已,許多 NPO 都有採購或協同製作的能力。這個專案真正的挑戰不在於資訊技術,在於必須建造一個緊密連結的小社會,其中包含了認同感的塑造、文化與知識的體驗、志工與盲者之間的信賴、人員組織與成效的管理、問題與障礙的排除等。這些都需轉換為「資訊化的工作模式」,才能讓原有的專業能力得到施展。
此外,這個成員來自各地的小社會,需要在網絡上有一個共同的基地,進行最主要的登入、呼叫、連結與協助,並且能在過程中得到的文化體驗、社會回饋,以及自我記錄與探索,這些都需要在專屬的網絡基地上得到落腳、支持與引導。
這個專屬的網絡活動基地,就是所謂的「網絡平臺」。
網絡平臺牽動真實社會的脈動
我們認為,所有的社會服務專案,以及任一種社會創新活動,甚至整個 NPO 與社企組織,都需要某種量身訂做的「網絡平臺」,才能以自己的社會創新目標,重新編集不同地理位置上的資源、活動、人群與空間,成為組織所要的創新小社會,並且持續推動這個小社會,讓它回頭牽動真實社會中,各個角落的轉變。
循著這種方向,我們在 NPO 的內部與外部,持續與各專案工作者一起探索每個專案的「資訊化工作模式」,不斷修正試做,建立每個專案專用的「網絡平臺」。經歷 2 年多的時間,累積了十分豐富的成果,正嘗試把各種案例與成果,做成可以開放分享的資訊模式與網絡平臺庫。
這個專欄將焦點放在各種社會組織都能列為目標之一的「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活動,我們將於每篇專欄中提出各種不同形態的「網絡平臺」,以及所使用的資訊技術和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們所可能支持帶動的各種社會創新活動。
其中,不可避免的會說明資訊與網絡技術的內容,但我們所建議或提供的所有資訊技術與工具,都維持一貫的「軟技術」與「軟工具」原則。除了開放性,也具備彈性調適與持續改造的屬性,希望能讓相關工作者在想像與推動社會創新活動時,得到自由組合運用的選項與案例參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