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社福人連署看這邊,反對勞基法修惡!
文、連署發起人/蔡承宏、蘇育萱、陳乃宣、耿瑋鍾
2017 年 12 月 4 日晚間,執政黨民主進步黨以幾近強暴的手段,將修惡版的《勞動基準法》版本,通過了立院衛環與經濟聯席委員會的「審查」 ,並進入一個月朝野協商冷凍期 。而在這樣的極盡可能的偏向資方,以及如此粗糙、毫無品質的審查下,執政黨此次的修法,完完全全的背離與傷害了《勞動基準法》的立法精神: 作為毫無與資方進行協商本錢的勞方、其生存環境與勞動條件的最後一道防線。
本次修法重點如下:(參考學界反對《勞基法》修惡之聯署聲明整理)
1. 休息日加班自「做 1 算 4」、「做 5 算 8」改為「核實計算」。
2. 每月加班時數上限自 46 小時延長至 54 小時,3 個月內加班總數不得超過 138 小時。
3. 輪班休息間隔自 11 小時減少為 8 小時。
4. 「7 天應有 1 天例假」改為可調移為「14 天有 2 天例假」而「可連續工作 12 天」。
我們作為社工人、社福人,呼籲著「經濟發展與社會保障從來就不是選擇題。」
夥伴們,站出來反抗吧! 這個社會結構對我們都不夠友善,甚至該說惡劣而剝削,這是一個近貧幫助赤貧的模樣:
妳/你還記得 2011 年 3 月 2日 臺東縣一名約聘雇社工人員,其每天工作超過 12 個小時,而突然因為急性心肌炎過世;妳/你還記得 2017 年 8 月,一位隸屬於六龜社福中心的約聘社工,享年 31 歲,可能的死亡原因指向:他處於長期過勞下而造成猝死 (參考:願你的死成為燎原火,喚醒這腐敗的環境/紀念一位社工夥伴的倒下);同年承辦 113 婦幼保護專線的世界展望會,在惡劣的勞動條件下決定不再投標,即便政府保證不會斷線,但接續單位的人力配置又能如何改善呢?
妳/你還記得 2017 年 3 月 3 日時,打著社福名義的吳玉琴立法委員,和臺灣社會福利總盟召開了「社福團體特性與勞基法的衝突與解套記者會」 ,訴求著──
1. 社會服務團體與社會福利基金會應一體適用勞基法第 30 條之 1;
2. 積極解決每日 12 小時工時上限的困境;
3. 解決勞動基準法與社會福利法規設施標準競合的困境。
妳/你還記得行政院院長賴清德 2017 年 11 月 24 日出席衛生福利部長照 2.0「1966 專線開通記者會」時說出了:
「所以我們做這個事情,照顧老人可能薪水 3 萬多元,好像不值得,工作困難條件、環境已超過忍耐程度,愛心施展有一點困難,我在這裡要勉勵第一線照服員,把它當作功德臺灣的社會理念、做善事的行為。真有碰到困難,希望衛福部也有機制解決,不要讓照服員在第一線獨自面對、獨自承擔,他只有 2 種選擇:繼續忍耐或離開工作,這樣不好,這要隨時檢討、隨時調整,讓整個制度更加周延。」(參考:要照服員做功德,卻邀壽險財團賺大錢?/民間團體聯合聲明與抗議)
對此,我們該如何看待?
社會工作到社會福利,一直想告訴我們的事情之一是「社會正義」,這也是我們寫下這份連署的初衷:本次修法將會讓更多勞工成為「工作貧窮者」,更甚至是剝奪了勞工群體的「社會參與權」(social participation)。
《勞基法》作為勞動條件的最低限度要求的門檻,不僅是勞工階級的生活標準,也應促進勞工群體全面達到社會參與的生活標準,除了工作之外還包含了教育、健康、休閒生活等面向。但是目前的修法方向讓我們看不見社會參與權的落實,更讓我們看不見社會正義的展現。
當上述的助人者過勞事件頻傳,社會工作做為社會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也被如此的血汗對待時,勞動基準法作為保護個別勞動者的健康與安全、維繫整體社會安全的最低法律規範,更被如此錯誤決策的修改,臺灣這座島嶼上方將繼續盤旋著過勞夢靨。
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等助人者長期希望能減少貧窮,協助受助者擁有一個好的生活水平與生存環境,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應該站出來的理由:我們不能只是進行永遠補不完的殘補式社會安全網,而是該讓這個歪斜、即將崩毀的社會制度被改變,將貧窮問題擴大到社會不平等的視角上,讓我們的國家成為一個真正公平正義、站上以人權立國的位置。
而毫無節制的壓榨勞動力,不會使經濟發展更好,只會使得整體社會受到傷害;當 2017 年的新生兒人數已跌破 17 萬,這些現象都象徵著,臺灣的勞動環境與生活條件,嚴苛到使人無力生產與看不見未來!
最後在此,我們嚴正呼籲:我們反對勞動基準法的修惡,並且要求執政黨停止持續地向資本家傾斜,以不食人間煙火的姿態壓榨勞動者們;正如去(2017)年 12 月 23 日反勞基法修惡遊行的訴求「撤回勞基法修正草案」,我們呼籲「經濟發展與社會保障從來就不是選擇題。」並讓勞基法回歸立法精神,成為勞工群體的後盾,而非壓榨的幫兇。
共同發起人:
蔡承宏(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蘇育萱(東吳大學社會學系雙主修社會工作學系/畢、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
陳乃宣(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畢、資深餐飲業人力資源經理)
耿瑋鍾(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