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萬華長出最兼容的支持網:從政府的「福利社區化」到民間的「社區照顧」

編按:

特輯系列獲聯合勸募支持,探討社區照顧與社會安全網在「社區」中的落實與佈建。除本篇以萬華作為社區互助的輪廓描繪與導讀,另由此開始,NPOst 將於 2 週內陸續刊出其他 5 篇子題,探討社區中的長者照顧幼兒照顧原住民社區互助身心障礙者在地生活,以及社區中的家庭安全防治系統

 

你心目中的理想社區生活應該是什麼樣?建商的房屋廣告可能會告訴你,鄰近學區、大眾運輸、公園綠地、生活機能完善,就是該選擇的好房子。

但是,這些廣告只說明哪些「硬體」可以使用,卻沒有告訴你「軟體」。在地狹人稠的臺灣生活,除非刻意隱居,不免身邊有鄰居,而一群鄰居若產生社會關係,就叫做「社區」,這個詞彙所代表的不只是地理空間,也是無形的「軟體」。在社工領域,教學上對社區的定義則是:一群人共享共同的地理、心理空間,與長期的互動關係,可以一起發展共同的福祉

圖/Tim Gouw @ Unsplash

良善的社區軟體到底該有什麼?講起來好像總是比建商廣告抽象。走在路上有人打招呼、常去的商店老闆認識你、社區內有多樣的公共空間能跟左鄰右舍分享生活大小事。當關係漸漸密切之後,就開始有許多奠基於「人情」的交換: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自然會藉由各種管道得知有人需要幫忙而伸出援手,有來亦有往,輪到你有困難的時候,也就能就近求助了。

這些守望相助的理想情景,在政府政策上是「福利社區化」的推動,相較於文化單位所主掌的「社區營造」著重社區文史調查與特色產業開發,福利社區化相關業務則由衛政或社政單位主導。

1996 年「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要點」實施,政府引進民間組織和市場競爭進入福利輸送體系,由社區組織就近觀察、回應社區居民的福利需求、提出符合在地脈絡的解決方式並直接提供服務。依照官方定義,福利社區化是為了落實社區照顧,對象則是社區中的老人、婦女、青少年、兒童、身心障礙者及中低收入者等。2005 年衛生署的「六星計畫」,被視為社區工作的擴張與整合,6 大面向中的社福醫療、社區治安成為與社會福利業務最相近的 2 個項目。而隨著社會型態變遷、人口逐漸高齡,「輸送社會福利」在社區組織的工作比例中,也越來越吃重。

圖/Stijn te Strake@ Unsplash

福利社區化的未竟之事

在政策當中,執行社會福利的單位以各地社區發展協會最具代表性,且多由政府輔導成立、與村里行政範圍高度重疊。根據學者賴兩陽的研究(註 1),這類組織因為跟地方政治關係緊密,時常出現領導人更換導致方案中斷、幹部與志工缺乏社區工作專業能力、依賴政府補助,或者參與社會福利動機不高等問題。

而其他執行福利社區化政策的主要行動者,還包括在地性的非營利民間機構、全國性社福組織的外展駐點部門等,這些組織的優勢是目標明確、動員資源的能力較好,但可能出現機構自身的發展目標優先於社區培力,或者服務方案脫離社區文化脈絡等問題。

若社區能量薄弱,又因地處偏遠,公部門與民間的資源難以有效企及,該地的居民就更不易得到各種國家公民理應平等享有的社會福利了。

圖/@ 臺灣房屋

也有學者批評,福利社區化政策制定的主要動機是國家因為財政、人力不足,所以將照顧責任移轉到市場競爭或開放民間組織參與,但追求標準化的政策想像,以及繁瑣的核銷行政程序,往往讓社區工作者耗費大量心力在紙上作業,而無法專心服務對象(註 2)。

不過,也有許多社區組織試圖結合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的資源,跳脫行政的邏輯,回到「社區照顧」的初衷,從下而上發展出多元互助模式的可能性,以回應當下的處境。

從老地方長出的非正式社會福利支持系統

下午時分,幾個阿嬤坐在萬華舊雙園市場外閒話家常,旁邊擺著 50 年老攤子賣刀削冰的高爺爺,正忙著盛冰、找錢。多年前已棄用的舊市場建築一樓,現在租給全聯開超市,但阿嬤們還是習慣聚集在寬敞的騎樓交換八卦,幾把舊椅子就形成一方公共空間,這些都是附近社區居民家中所汰換、但仍堪用的椅子,要是壞掉了,清潔隊也會視情況協助清理。

社區中的菜市場、老店經常扮演著支持社區照顧的非正式場所。相對於商業氣息較高的超市,菜市場相對而言較不拘束、更能夠容納多元群體,濃濃的「人味」與互惠精神,不但是高齡者熟悉的社會交流場所,也讓許多社福組織能夠帶著兒少、身心障礙者來購物、跟攤販交流,學習生活自理能力和融入社會。

菜市場是支持社區照顧的非正式場域之一。圖/Jens Schott Knudsen @ flickr, CC BY-NC 2.0

以社福組織發展蓬勃的臺北萬華為例,直興市場、雙和市場攤販都會提供剩餘食材,或者賣不掉的「格外品」給鄰近的社福組織,讓在組織據點活動的受服務族群一起共煮、共食;近年經過「臺北設計之都」改造的東三水市場,與萬華「大可居」青年旅社亦同,「夢想城鄉協會」則合作夢想共食計畫(參考:【活動現場】夢想城鄉陳秋欣:「看見差異,不是嘲笑它,而是補充它。」),由街友擔任導覽員,帶國內外觀光客一同逛街買菜,體驗在地生活氛圍,市場、社區組織與弱勢者由此形成互惠系統。

「食」是人類的生活必須,也是社福服務最基本的形式。根據據萬華社區協力聯盟統計,目前有 19 萬人口的萬華,有 1000 多位獨居長輩,正式資源所支持的社區關懷據點、日間照護中心、慈善組織開辦的食堂等共餐點,近年不斷增加,失能者與身障者的送餐需求,也從 10 年前的 60 個,增加到現在 400 多個。在萬華,弱勢互相照顧,是社區中常見的風景,甚至許多新住民婦女成為送餐志工,獲得收入補助、增加自立基礎之外,也扮演關懷獨居長輩的重要角色。

南機拌飯的共餐時間也支持萬華社區照顧。圖/@ 南機拌飯 fb

而社區自發的共食活動也點綴其中,照顧著不一定具備福利申請資格,卻仍有共食需求的族群。社造據點「萬華社區小學」每週三晚上有「冰箱菜時間」,民眾可以自由參加,帶著食材前來交換或者用 50 元銅板就可飽餐一頓;緊鄰南機場夜市的共享空間「南機拌飯」也有固定共餐時間(參考:【活動現場】南機拌飯、玖樓:新創思維注入舊場域,社群共同實作打造永續城市),生活中缺乏支持系統又不便開伙的單親家長、喪偶婦女、外宿學生,每週來此共煮共食,滿足基本需求之外,也交流資訊和情感。吃飽了,社會交往亦逐漸豐富起來。

愛心餐待用券串連社區,打破刻板印象

照顧的縫隙,還可以用創新的形式補起來,例如社福模式豐富的萬華,於 2009 年起,就有萬華社福中心因應金融海嘯,與在地店家合作提供愛心待用餐,近年更由社區自主形成愛心餐待用券發行機制。待用餐點(suspended meal)的概念是,匿名人士預先付款向店家多買一份或多份餐點,之後再由店家提供給需要的貧困弱勢者飽餐一頓,從一杯咖啡到一個便當都可以。

2006 年成立的「萬華社區協力聯盟」,由 30 多個在地公私社福團體組成,多年來在元宵節舉辦「艋舺踩街」活動,跟萬華在地店家合作、建立信任關係。店家會固定在歲末送暖,捐助物資給社福團體。去年的踩街活動,聯盟便嘗試推動待用券服務,在活動中由民眾、店家認購待用券,再發放給有需要的人使用。

萬華協力聯盟踩街遊行。圖/@ 芒草心 fb

以此為開頭,聯盟進一步串連萬華 20 間餐飲業者加入待用券服務,方式是向民眾或企業募資待用券後,向店家購買固定份數餐點,再發放待用券給各社福團體的服務對象至鄰近的協力店家兌換。目前每個月提供的待用餐總份數約在 300 到 400 份。

店家中不乏知名的美食字號,例如康定路上的老店「太和糕餅」,就是積極參與在地社福協作的友善店家,除了加入待用券服務,店面也讓社福團體擺放海報文宣、成為街友導覽點等;萬大路上的「好日子義式餐坊」老闆是萬大國小校友,看到許多國小學童下課後無處去或者飲食不正常,也加入待用券服務,為社區盡一份心力。

萬華社區協力聯盟成員、立心慈善基金會社工黃素鈴指出,從待用餐概念到待用券的過程設計,也有心理因素考量。他們觀察到有些提供待用餐的店家,在店裡畫正字記號以記錄待用餐使用量,然後由需求者主動上門表達需求再畫記。但考慮到需求者口頭表達可能傷害其自尊,因此設計餐券向店家兌換餐點,是比較好的做法。

培根市集景況。圖/@ 萬華社區協力聯盟 fb

更重要的是,待用券除了是服務輸送的方式之一,也是社區工作、凝聚社區意識的一環。社區協力聯盟的所有組織與店家,會定期開會討論待用券的運作狀況,店家也因此更熟悉服務對象如街友、長輩、身心障礙者、甚至是性工作者的故事,打破了對弱勢者的刻板印象。過去萬華店家驅趕無家者的情況時有所聞,而在待用券溝通過程裡,卻拉近了店家和社福組織、服務對象的關係,無形中也提升了社區彼此的信任感。

過去對於待用餐的質疑之一,就是誠信操之於店家,捐款者無法確認店家是否確實將餐點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上,忙於生意的店家,也不一定具備辨識真正需要協助者的能力。但透過社福組織中介、串連、固定討論,以社區協力方式形成一套穩定的運作機制,便可避免誠信爭議。

比較麻煩的是,有意支持的民眾必須向協力聯盟的統一窗口捐款,而不是直接捐給店家。不過,在社區信任關係與內部監督機制建立之後,未來也許還會有更便利民眾捐款的方式。

萬華協力聯盟踩街遊行。圖/@ 芒草心 fb

社區經濟與關係建立,是最好的照顧

除了待用券,萬華另一個社區照顧社區的例子,是去年底開始舉辦的「培根市集」(取「培力」與「草根」之意),19 個萬華的社區、社福組織,定期擺攤販售產品。販售基礎如服務精障者的向陽會所販售二手生活物品、臺灣社區實踐協會販售服務兒少製作的編織網袋、越南外配婦女製作的小吃,夢想城鄉營造協會輔導的街友所製作的木工作品等。

培根市集的精神是「社區培力」「弱勢經濟」,主張弱勢者也有能力藉由販售商品獲取報酬,而社區對他們的支持,可以形成小規模互惠經濟。當然,對於重視社群關係的在地組織而言,市集的意義遠大於獲取金錢,連結關係、促進更多民眾對萬華議題和社福系統的認識,更是舉辦市集的重要目的。

培根市集。圖/作者提供

培根市集的發起者之一、社區規劃師陳德君在萬華蹲點做社區營造 19 年,2016 年成立規畫公司「萬華社區小學」,藉著舉辦課程、營隊和策展,「讓萬華日常的價值被看見」。她觀察,萬華非傳統、非行政資源體系的組織越來越多,創造的形式越趨多元。過去的社區營造慣常的模式是「空間改造」,例如將廢棄古蹟活化為文化景點,但現在更重視「關係的連結」。

以社福理念出發的社區營造和社區經濟,帶來的是社區共同的福祉。如芒草心慈善協會、夢想城鄉協會所發展出的萬華街區小旅行,訓練街友成為導覽員,以底層的視角介紹在地文化與歷史,而非憑空創造迎合觀光品味的東西。一方面帶給街友收入、建立自主經濟模式,一方面也是讓他們藉由講述自身故事,重建跟社會接觸的信心。

芒草心自立支援中心與志工每月都會出遊交流情感。圖/@ 芒草心 fb

現今談「創新」,是吸引眼球的起手式,但創新的合宜與否,來自於長期深耕、與社區培養出的默契。在萬華這樣具有互助傳統、層次多元的地方,因為累積了許多照顧資源,加上有創新能力的中介組織不斷進入社區、發展出新的關係和文化活動,使能促進社區內外對於弱勢者的理解與包容。

由萬華的例子可見,只有硬體或津貼補助的「福利輸送」,只是基礎,卻不算是真正的「照顧」。看見日常生活的價值、堅持讓巷弄中閒話家常的風景成為尋常且重要的存在,也是照顧的一環。


註 1:賴兩陽(2009),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社區化,洪葉文化。

註 2:黃錦賓、陳麗雲(2001),社區照顧。收錄於《社區工作: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


特輯文章:

在社區裡變老,別在醫院裡終了:打造預防重於治療的在地互助網

吃不到公托資源又付不起市場價格?不如讓社區成為育兒的後盾

在生活裡,做部落的人:拒絕單一指標,拒絕競爭思維的原鄉社區互助

仙人要能遊庄,需要整個社區的努力

家暴防治不是家務事,社區力量介入家庭有技巧

延伸閱讀:

林立青專欄/當他們窮到只剩下自由,在萬華街頭遇見匯聚百年的包容力

如果我是他──當貧窮體驗作為一種倡議的手段

起家工作室:修繕房子,也修繕生活/【文化建構實驗室】專欄

王舜薇

自由文字工作者,曾任職非營利組織與平面媒體。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