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南機拌飯、玖樓:新創思維注入舊場域,社群共同實作打造永續城市

0
圖/玖樓 FB 專頁

名稱:社企永續發展城市 106 年度臺北市社會企業推廣服務計畫

時間:2017 年 5 月 25 日(四)18:00~21:00

地點:臺北社企大樓 3 樓(臺北市中山區八德路 2 段 174 巷 28 號)

主題:永續城市|人地協作,在舊場域看見新風貌

主講:李仲庭(地下勞動合作社共同發起人/南機拌飯計畫主持人)、余仲珩(玖樓執行總監)

 

2015 年,聯合國正式啟動「永續發展目標議程」(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 SDGs),這項為期 15 年的計畫將藉其包含的 17 項目標(Goals)及 169 項細項目標(Targets),期許全球在貧窮、飢餓、健康、教育、性別、環境等議題中,都能獲得更深且廣的成果,並且找到永續前進的模式。

永續發展目標。圖/https://goo.gl/3JCjhr

臺灣雖然不是聯合國成員,但作為高度受全球趨勢牽動的國家,仍有必要深入探究這項指標的內容與重點。為此,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規劃了 7 場講座,要與市民共同思考如何將 SDGs 的概念與近年興起的社會企業融合、應用,共創更美好的環境。

首場活動便以「永續城市」為題,邀來地下勞動合作社共同發起人/南機拌飯計畫主持人李仲庭及玖樓執行總監余仲珩,分享近年這些新創團隊眼中看見了什麼社會問題?透過什麼策略一起合作?進而攜手推動城市找到永續發展的新路?

南機拌飯:立基悠久社區,實驗新創模式

「過往經濟發展的方向,真的正確嗎?」地下勞動合作社共同發起人暨南機拌飯計畫主持人李仲庭開宗明義的提出質疑。他表示,近年全球吹起對資本主義的反思潮,讓關懷總體環境發展的社會經濟成為顯學,進而帶出一系列有關「『社會經濟』與『綠色經濟』如何可能」、「如何讓經濟發展回應地方的實際需求」等命題,顯示「社會經濟」作為一個可行且永續的經濟發展型態已是全球共識

李仲庭進一步觀察,這類追求共好、以人為本為宗旨的經濟模式,其實臺灣早年就已出現過,諸如各種型態的合作社社區營造等,成為近年臺灣發展社會經濟的重要基礎,並逐步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模式,使其從「一元」走向「多元」,而「地下勞動合作社」也正是基於這樣的社會基礎來萌芽。

「地下社造勞動合作社」(以下簡稱:勞動合作社)於今年 5 月正式成立,是個以「經營社群基地」、「協力社區發展」、「實驗共享經濟」為願景的組織,「南機拌飯」就是其中一項計畫。顧名思義,「南機拌飯」位於歷史悠久的南機場社區中,勞動合作社透過建立、經營社區型的共享經濟實驗基地,邀集有志耕耘社區發展的新創組織進駐,一起實驗出各種社會創新的模式,為在地社區找到符合經濟效益又能永續發展的出路。

開拌!圖/南機拌飯 FB 專頁

從「客體」成為「主體」,才能讓勞動變得有意義

這個看似美好的計畫,執行過程卻一點也不浪漫。由於南機場社區非常老舊,不論硬體或軟體面臨的問題都相對複雜,小從社區居民的文化背景與經濟問題,大至總體社區發展、社區產業所處困境的釐清等,每一項工作都不輕鬆,加上實際踏查後發現,實際情況與官方公布的內容有落差,更增添了整體計畫運作的困難;但相反的,社區營造的基礎就是社區居民,正是透過大量的田野訪談、直接與社區互動,才有機會更貼近社區的完整面貌、找到有力的切入點

過去一年多來,「南機拌飯」已與「芒草心」、「綠點點點點」、「人生百味」、「夢想城鄉」等新創組織合作,一起策畫了各種相當受歡迎的常態性活動,諸如社區廚房(剩食共享、共煮送餐、料理交流課)、互助修理站(小家電檢修)、在地市集(社群聯合籌辦),並藉由展售書籍、舉辦交流會、發展舊物共享平臺等,不僅創造了話題,也創造了連接。

雖然找到了與在地的連接的方式,但如何讓它永續才是關鍵。李仲庭不諱言,目前「南機拌飯」雖然吸引許多新創團隊進駐,但未來若沒有居民親身參與、推廣,這些組織終究也只會成為過客,如何「讓居民成為社區的主體,自主規畫、推動社區永續發展,讓勞動變得更有意義」,也將會是「南機拌飯」未來的挑戰。

小家電維修工作坊。圖/南機拌飯 FB 專頁

玖樓:從「共居」到「共生」,在城市中體驗社區生活

有別於「南機拌飯」從在地社區著手,同樣關心居住問題的「玖樓」,則試著從「異鄉人」的角度出發,為在外打拚的遊子營造有溫度的生活體驗。玖樓團隊的平均年齡約 26 歲,成立近 2 年來,現在已有 13 間合作中的公寓、最高同時有近 70 位室友居住,每次釋出招租訊息,短短幾天便會收到幾百件的申請,一位難求。

能如此受歡迎,歸因於玖樓正中當代青年租屋困境的下懷。玖樓發現,對臺北市的租屋青年來說,每月得支付高昂的房租、生活在狹窄的空間,甚至大多時候下班回家也只能一個人獨處。玖樓看見這個潛在的社會需求後,2015 年便試圖以打造「共生公寓」的方式,解決各種「一個人住在臺北」可能遇到的問題。

房子是租來的,生活不是。圖/玖樓 FB 專頁

最初,團隊先尋找臺北的閒置公寓,並與房東討論理念與方向,達成共識後便開始為老公寓進行空間改造,最後將整理好的房間分租其他房客。營運至今,原本必須主動尋找空屋的玖樓,現在屋主反而會直接上門尋求合作,成績不俗。

不過,對玖樓而言,城市中的居住問題並不僅限於上班族。因此,玖樓目前除了透過分租來降低房租開銷、改造空間讓生活更有品質、藉由舉辦各種共享活動讓上班族不再感到孤單等,解決「青年蝸居」及「空間閒置」問題;另外,玖樓也將持續關注城市中「退休長輩」的居住困境,進而從「青年空間共居」發展成「青銀社區共生」,使市民找到在城市裡經營社區生活的可能。

玖樓端午青銀共食包粽活動。圖/玖樓 FB 專頁

打造適居的永續城市,臺灣還有一段距離

不論社區營造或是住宅正義的議題,一直以來,臺灣已有許多組織陸續提出方針並投入解決,諸如:主婦聯盟合作社崔媽媽基金會、各領域專業者,或是改革組織等,這些努力雖然是近年社會企業與社會創新組織的重要發展基礎,卻也代表著「這些問題始終沒有被解決」,顯示臺灣距離所謂永續城市,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未來,政府推廣與舉辦活動之餘,如何將市民的期待化為成果,將會是臺北市或其他城市邁向永續城市進程中的最重要關鍵。


延伸閱讀:

胡哲生專欄【社創火炬】/尊重社區獨特性,社區創業永續經營

人類為什麼有必要談永續發展?

SDGs 專欄/臺灣如何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作者介紹

陳怡臻

NPOst 特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