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女性編輯者在Wiki缺席?紐約 2月舉辦「藝術+女權」編輯馬拉松

2
Source: Jaqueline Mabey
Source: Jaqueline Mabey

文 / 陳妤寧

維基百科在 2010 年的一場調查中,發現志願編輯者之中只有 13% 為女性。女性的缺席,使得維基百科上的知識內容幾乎以男性的視角出發。神奇寶貝在維基上有七百多個角色一覽、AV女優則按年代詳列了一千位以上的女演員,編寫之詳盡,其中每個角色和女優都有自己的條目頁面。不過,如果你想搜尋女作家或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訊息的話,這些條目的內容往往非常簡略空泛,乏人編輯。

暫且不論是什麼原因造成了維基百科上女性的低度參與,為了鼓勵維基百科上可以出現更多的女性志願編輯者和女性人物條目,今年二月時在紐約出現了一場「藝術與女權」編輯馬拉松活動(Art+Feminism Wikipedia Edit-a-thon)。其他超過三十個位於澳洲、加拿大、義大利、荷蘭、英國和美國的城市也陸續響應,分別在各地的非營利組織、藝術學校、博物館等場地舉辦,共計超過六百位的志願者加入了這場活動。

紐約的編輯活動現場。Source: Michael Mandiberg

 

現場的維基「老手」會親自指導參與編輯的各界人士關於維基編輯倫理的知識、以及如何編寫可信賴資訊來源等技巧。「你很瞭解某位女性藝術家嗎?這只要花你十分鐘。」紐約拉瓜迪亞社區學院的性別暨影像學者 Ximena Gallardo C 這麼說。「維基百科是『世界之腦』,這只是個開始。」歷史上許多傑出的女性藝術家,透過這場運動的發端得以名留維基百科。

目前如澳洲現代主義者 Ethel SpowersDorrit Black,西班牙畫家 Josefa Texidor i Torres,當代藝術家 Mary MissXaviera SimmonsAudrey Flack 和 Monika Bravo 等人皆已被編寫入英文維基百科,這系列編輯活動產出了一百多篇關於當代藝術和女權人物的新維基條目,強化了八十多條既有條目。

2014年2月1日的藝術與女權維基編輯活動海報。Source: Jaqueline Mabey

 

女性被寫入歷史是件重要的工作,「history(歷史)」一詞若拆開來看就是「his story(他的故事)」,女性在歷史上往往隱沒其中。維基百科是網路世代認識歷史、吸收知識的重要管道,同時也是主動參與知識編傳的公民運動。透過鼓勵女性親自掌握書寫權,維基百科這本數位史書上可望出現更多的「her story(她的故事)」。也讓維基百科豐富更多以男性和科技之外的內容。

接下來的三月分別在紐約、洛杉磯、華盛頓還有三場編輯活動,不限制任何參與條件和相關經驗,只要一台筆電在手,男女老少都歡迎參加。在台灣的朋友們雖然無緣躬逢其盛,但不妨點進去瞧瞧這些這些剛在維基百科上誕生的新條目,甚至將條目內容翻譯為中文,讓更多人認識這些傑出的女性藝術家。或著,台灣維基可以發起一場華文界的女性編寫運動?

資訊來源:ArtNews

作者介紹

陳 妤寧

在臺大政治系畢業、喜歡同時說正反觀點的優缺,在臺灣網路圈工作兩三年、喜歡網路濃濃的開放和建設個性,現在希望理性的社會工程,能夠更接納人類情感的複雜與多元。    想用採訪認識世界、用人類學開拓視野、用報導寫作讓更多專業知識變得有趣易懂。

Post a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