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尋求 NPO 高階主管的「社創 7 龍珠」── NPO 如何結合社會資源,打造永續的社會創新?

名稱:106 年第 2 屆桃園市 NPO 知識學院(高階研習班)

日期:2017 年 8 月 1 日(星期二)

時間:8:30 – 16:10

地點:桃園市非營利組織發展中心(桃園市中壢區環北路 390 號 1 樓)

主辦:桃園市政府社會局(桃園市非營利組織發展中心)

承辦:社團法人台灣數位文化協會

主題:非營利組織的經營模式

主講:Ray

 

第 2 屆 NPO 高階課程從課程一開始,便從漫畫《七龍珠》的角度切入正題── NPO 管理階層的總幹事、執行秘書等該如何找到心中的「神龍」,帶領組織達成任務?而 NPO 與外部企業、政府、社會,及組織員工當維繫怎麼樣的互動,才有助於達成社會創新?

NPO、NGO 拓展與企業合作的可能性

首先,組織管理者每年都要制定隔年的工作計畫、並排定工作時程,假若每年做的事都差不多,「那麼使命可以抽象,但做法可以稍微有點變化。」簡言之,社會創新不是全然推翻過去,也不是墨守成規、一如既往。

再者,「換位思考」也為重要的管理秘訣,多了解 8、9 年級生的想法,並界定工作的「優先順序」都有助於事情的運作:「休息不是好吃懶做,而是讓我們有機會多和家人相處;假如你自己的工作與生活都不平衡了,員工也沒休息夠:週末募款、辦活動、週一到週五仍照常上班,這樣肯定沒法長久。」

對於許多 NPO 工作者仍對政府、企業抱持保留態度,講師則依據傳統的 3 分法解釋道:「我們的社會分為政府、企業與 NPO & NGO,3 者缺一不可。當今蔚為趨勢的『社會企業』是中間紅色的那一點。當人們對大企業有越來越多期待,許多公司也日益重視 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 CSR,即責信、企業社會責任),並意識到一味追求獲利對社會將有損害。因此 NPO 尋找資源時,不妨納入商業組織,思考彼此合作的可能。」

傳統的 3 分法將社會分成 3 個部分,分別為政府組織、商業組織,以及公部門與私部門之外的第三部門。

高階主管社創 7 龍珠:突破限制,尋求新夥伴

循著講師的「NPO 高階主管社創 7 龍珠」,我們或有機會突破命運的限制,與來自各組織的夥伴交上朋友。

龍珠 1:機會/命運──NPO + 募款

「首先,請大家打開聯合勸募官網,點擊右上角的『社會團體專區』。這裡每年 9 月都有提案機會,不熟悉的夥伴可先參加 8 月 24 日臺北場的說明會,先與聯勸的夥伴互相了解;上半年,衛生福利部的『公益彩券回饋金』也隱含許多資源,若提案通過,可獲得 5 萬到 300 萬元不等的補助。」

於聯合勸募官網頁面,可將右上角的「社會團體專區」(紅框處)加入我的最愛。

至於大家較陌生的「企業型基金會」,講師以目前活動如火如荼進行中的「台新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為例,提到:「他們會幫 NPO 媒合企業,提案成功者可獲 10 萬到 15 萬元不等的補助。這個過程一定很辛苦,因為你必須練習大量曝光自己,並把好的故事說出來;過去我還在聯勸時就有社工跟我提過,他覺得提案申請很像政治人物在拉票,但某些時刻,你就是得展現你的影響力。」

台新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的活動頁面。

另外,明碁友達文教基金會、國泰集團之下的國泰世華、國泰慈善國泰文化,以及專注於長者與新住民的信義公益基金會都值得大家多認識。講師也建議,組織申請補助時可先製一份「公版」,而每次嘗試都是一個新的可能。

龍珠 2:單打獨鬥 vs. 合作聯盟──NPO + 中小企業/社企

為增加能見度與影響力,許多 NPO 組成合作聯盟:「聯勸前輩促成的『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在『資訊公開』上做了很好的示範,公開透明的財務報表提昇捐款者對組織的了解與信任,並能提高聲譽,這點在網路時代尤為重要。」

另外,像是 101 董事長宋文琪發起的「社會福祉及社會企業公益信託循環基金」,或「青年創業及圓夢網」上的提案機會也值得參考,雖然組織的初衷不一定吻合這些機會,但仔細思量,或仍有一些可能。

龍珠 3:學習放下你自己,試著轉換身分做事情──NPO + 上市企業

本案雖有此規劃,但與企業不排除任何合作的可能性。」說到這裡,講師提醒學員,務必在企業提案申請書的最後寫下這句話,並謹記──募款不是「錢拿來」,而是要結合志工,並先建立信任、再提案

「放下你自己,適時站在公司經理人的角度思考:如果你是公司老闆,希望你的公司和員工如何參與公益?你們組織可以如何提升企業的 EGS(環境績效、公司治理績效、社會關懷績效),如何連結企業支持的理念,甚至企業承辦窗口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績效指標)?也就是說,當我們越能體察對方與其基層的需求,未來就越有可能合作。

從「105 台積 i 公益平臺」(參考:台積公司民國 105 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的例子,我們便能看見企業做公益的力量。民國 105 年,台積電有 6,826 位員工參與捐款,總金額高達 1,200 萬;而從獲得贊助的「均一教育平臺」與「TFT 為臺灣而教」的相似性質可見,台積電十分關注教育的課題,而這 2 個組織也與企業磨合、合作好一陣子了。

「台積 i 公益平臺」為專屬台積電員工的行善互養機制。圖/@ 台積公司民國 105 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p.122)

如果是聯電(聯華電子),翻閱他們的 CSR 報告書(參考:聯華電子 2016 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則會發現,他們長期支持能源、環境保護的理念,因而贊助對象也多為耕耘相關議題已久的組織。

再者,群創光電則是首家雇用大批聽障者為工廠作業員的光電業者,雖然聽障者在工作上的確有所不便,但因為受到的干擾少,在工作時反而更專注。

龍珠 4: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要找到其他人一起努力──NPO + 群眾募資平臺

度度客Give2AsiaGlobal Giving 這幾個群眾募資平臺都很願意支持公益,並不收取很高的行政費用,因此請大家先動動手指按讚。度度客是中文的平臺,提案金額介於 5 萬到 60 或 80 萬之間。Give2Asia、Global Giving 需要英文的提案能力,前者在臺灣有能以中文溝通的專案經理人,而陽光基金會則拿過後者的許多提案⋯⋯若組織有實習的年輕人,這對他們來說都是很好的磨練機會,若提案成功,對年輕人將是莫大的鼓勵。」

度度客為一在地的群眾募資平臺。圖/@ 度度客

Give2Asia 官網頁面。圖/@ Give2Asia

Global Giving 等國外募資平臺是磨練英語及計畫撰寫能力的好機會。圖/@ Global Giving

龍珠 5:做好事,有方法,有層次──NPO + 個人/社區/全球

「品牌從個人做起、也從大學生根。大學生雖然年輕,但別忽視他們的力量。

社區方面,『書屋花甲』的方荷生里長為鼓勵大家不要浪費食物,創立了『食享冰箱』(參考:南機場社區首間的續食餐廳,『書屋花甲』服務弱勢一餐只收 20 元),新竹的『科園社區』也跟進這個社會創新的理念(參考:分享 3,038 公斤食物、1 萬 1,064 人次民眾受惠,竹市『一區一愛享冰箱』達標)。另外,方里長為了鼓勵年輕的孩子,還聘請咖啡師訓練中輟的學生煮咖啡,這就是社區的力量。

在全球的力量方面,去年剛在圓山設立辦公室的『樂施會』有支持臺灣的項目,他們的專案申請隨到隨審;若有合作可能,香港的主管會來臺灣開會。」

龍珠 6:政府每一個部會,都可以是合作對象──NPO + 地方/中央政府

「許多時候,NPO 工作者仍會把政府看成是自己的對立面,但他們其實是潛在的合作夥伴。以飢餓三十為例,世界展望會因為和高雄市府合作而省下大筆場地費。往後,大家也可以想想:如何與桃園市政府展開合作?外交部的『NGO 國際事務委員會』有補助參與國際交流、國際會議的項目,雖然金額不多,但對組織來說其實不無小補。」

外交部國際事務會也補助 NGO 出國交流的行政費用。圖/@ 外交部 NGO 國際事務委員會

龍珠 7:NPO + 聯合國永續發展

撰寫提案時,適時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的 17 項目標(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或能增加印象分數。「多數社福團體的目標多落在第 1 行的──消除貧窮、消除飢餓、增進健康與福祉、教育品質、性別平等、淨水與衛生。第 2 行的就業與經濟成長、永續城市等目標多與企業相關,而環保意識及大範圍的願景則在最後 1 行。」

聯合國 17 項永續發展指標(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圖/@ Wikimedia Commons

講師提醒大家,雖然傳統的 3 分法把社會分成 3 個部們,但不是要大家活在圈圈裡,而是要走出社福圈,多交做公益的朋友、多和政府部門、企業組織有所交流,「不放棄保持獨立性,但仍保有交情。」當我們知道逐漸摸索出對方的思路時,或許就能共同達成一些目標。

最後,當我們打開心胸、學習切換人生的不同角色,並保有工作的彈性、找到生命的熱情,生命,自己便會走出一個適合的方向。


延伸閱讀:

余孟勳專欄/最簡單也最困難的一步!「聰明公益資訊平臺」正式啟用!

SDGs 專欄/世界正在翻轉!認識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NPO 向海外募款的 3 大提醒/認識亞洲 NPO 計畫資助者 Give2Asia 基金會

【活動現場】「度度客」李美宜帶你體驗助人這種風格

除了捐款,慈善組織還能如何與頂尖企業合作?

作者介紹

施靜沂

NPOst 特約記者。大學念會計,剛取臺灣文學碩士學位。喜愛離島、偏鄉、擁抱多元文化、研究原住民議題,希望能藉由一隻健筆,為臺灣這塊土地做些什麼。認為公益本非一種激情,而是永續長存於當代的議題。尤其在這個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今天,每天都有人類、動植物生存權被漠視、也有許多為翻轉弱勢而努力工作的人們。在理性與感性的天秤兩端,期許自己能客觀報導,莫忘初衷,讓身邊的人及地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