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O 向海外募款的 3 大提醒/認識亞洲 NPO 計畫資助者 Give2Asia 基金會

0
圖/https://goo.gl/np1pgJ

國際非營利組織美國 Give2Asia 基金會成立於西元 2000 年,戮力媒合美國捐款人與亞洲各國非營利機構,捐款資助公益方案,建立亞洲關係。Give2Asia 基金會雖然成立的時間不算長,但其創辦者是迄今已發展超過一甲子的美國亞洲基金會(The Asia Foundation)。亞洲基金會起源於二戰後舊金山地區若干對援助亞洲發展有興趣的學者與民間企業家,如當時的史丹佛大學校長、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校長等,他們對戰後的發展中國家及劇烈變動的亞洲國家投入資源,倡議政治改革及推動民主價值。

與熱中於政治活動的亞洲基金會相較,成立 17 年的 Give2Asia 基金會則轉型為與亞洲草根非營利組織合作更為密切的基金會,希望由下而上發揮影響力。目前,Give2Asia 基金會已在大亞洲地區 25 個國家設立分部,迄今媒合超過 1.5 萬個捐款單位與 2,000 個非營利/非政府組織、4,000 個專案專款。

Give2Asia 基金會臺灣分部成立於 2001 年,是最早成立的亞洲分部之一。現在的東亞區域經理,也是臺灣分部負責人張瀞仁指出:「Give2Asia 針對臺灣的捐款有 8 成來自臺灣的留美企業家或家族,在創業發跡後回饋家鄉,近年針對臺灣的捐款金額,更是亞洲國家中排名第 3 。」從指定的捐款補助項目來看,張瀞仁分析,仍有 65% 落在教育方案,例如各級學校、偏鄉教育或清寒獎助學金等,顯示捐款臺灣者對於教育項目的重視。

Give2Asia 東亞區域經理,臺灣分部負責人張瀞仁

NPO 尋求贊助,受產業 M 型化所苦

作為臺灣 NPO 較少接觸的 Give2Asia ,張瀞仁介紹,其運作模式相較於一般政府標案或非營利組織所熟知的聯合勸募協會有所不同,申請合作案沒有固定的申請時程或預算上限。張瀞仁指出,Give2Asia 的主動性在於由美國捐款人提出想要贊助的項目,再由各區域負責人去尋找適合的非營利單位,檢核基本的組織責信與經營能力,最後回報給美國捐款人同意,便可啟動計畫、促成雙贏。媒合成功的案子通常以 1 年以上的專案為主,張瀞仁強調,若是有長期需求的專案,也會視情況給予 3-5 年的執行預算。

接下臺灣分部負責人至今 2 年,張瀞仁說,Give2Asia 在臺灣迄今已贊助超過 100 個非營利單位與 300 多個專案,但是據她歸納,「這 16 年來提供給美國捐款方的建議捐款對象,往往都還是來自都會地區的那幾個熟面孔,亦即幾個比較具規模的 NPO。」

張瀞仁指出,這便是目前臺灣非營利組織的「 M 型分佈」結果──有規模的組織通常募款與品牌經營能力較好;相對的,草根型的在地組織卻往往受限於政府方案和人力因素,甚至無法經營下去,這正是她下一步想要打破的補助藩籬。

圖/Give2Asia 官方網站。

語言與認知落差,NPO 申請企業贊助的 2 大難關

張瀞仁的所學是社工,畢業後在企業界、公部門與非營利組織都有服務經驗。她指出,作為 Give2Asia 臺灣分部負責人,最大的考驗在於分別將「企業界」與「社福界」2 種職場語言文化準確表達、翻譯,才有辦法完成雙贏任務

對於企業界而言,企業贊助者有想要行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需求,他們需要非營利組織提出故事、方案、成果與效益等,並透過非營利組織的提案了解此組織的基本能力:如財務規劃、團隊專業背景、在臺灣的組織責信等,這些都是美商在決斷是否投入資源時的風險評估項目。

圖/Give2Asia 官方網站

然而,在臺灣第一線社福現場,張瀞仁碰到的第 1 個難關,常常是「語言障礙」。張瀞仁直言,Give2Asia 所有文件都必須以英文書寫,回報予美國總部。但,在臺灣,許多非營利組織人力短缺已經不是新聞,有能力書寫英文企畫提案的社福工作人員更是少數,如此便篩掉一大部分中小型組織。張瀞仁說,雖然她已經向組織爭取到提供臺灣專案的翻譯費用補助,但在提案階段就需要「先墊錢」,對於一些組織而言就是踏不出去的風險門檻。

再者,張瀞仁碰到的第 2 個挑戰則是雙方「認知與溝通的落差」。對於美國捐款者而言,財報、年報等「基本」文件,是跨海贊助時,一個確認合作對象擁有正當性、合法性、自我管理能力等的必須證據。但是臺灣組織在製作財報時「往往習慣呈現赤字,以為這樣代表組織很需要錢」。然而,站在企業捐助者的角度思考,當組織的財報顯現「赤字」,常代表這個組織的經營能力也許出了問題,或組織不是真的有能量來執行方案,「企業就必須更審慎的評估是否贊助,到最後往往還是比較有組織力的單位拿到贊助。」

圖/https://goo.gl/2E7s0o

NPO 的服務特性:成果重於產出

張瀞仁歸納,Give2Asia 在看 NPO 或是其執行專案時有 3 個重要的指標,包括:領導能力(Leadership)、經營管理能力(Operation)以及影響力(Impact)。領導能力指的是管理階層是否具備管理與專業能力、經驗和道德操守;經營管理能力指的通常是管理效率與長期的財務穩定度;影響力看的則是組織所做的事,即使在提案當下只是一個小案子,但往後會不會創造更多後續價值,如是否可永續經營、規模化、成果是否可評估、是否具創新能力、對在地社區有什麼價值等。

綜觀這 3 項指標,「Give2Asia 的合作對象常常是已經發展一段時間的 NPO,在責信上有一定的基礎。」

外商企業常用「改變理論」(Theory of Change)來評估專案成效。所謂的改變理論分為 3 個階段:投入(input)、產出(output)、成果(outcome)。張瀞仁發現,改變理論對臺灣許多非營利組織來說是陌生的方法,也常因此無法提供企業清楚、有吸引力的企畫與結案報告。舉例來說,比起產出(output),企業往往更重視成果(outcome),但許多非營利組織不熟悉這兩者的區別,要清楚表達也就更具挑戰

以偏鄉教育舉例來說:當企業「投入」一筆資金,「產出」可能便是增加多少間教室、書籍、多少課後輔導老師、多少學生接受多少小時的服務。有些 NPO 夥伴可能會在報告內容中停留在「產出」的數值量化上,認為這就是專案執行的「成果」。但企業更希望看到的其實是達到這些「產出」目標後,發揮了哪些「成果」

張瀞仁進一步解釋:「在這個例子中,學生的中輟率降低、升學率提高等,都可能是『成果』,教室、書籍和教師的數量只是資源投入後的『產出』。但因為每一個專案執行發揮的影響力沒有標準的衡量指標,更需要專案執行者細膩的觀察力,才能找出有說服力的執行『成果』」。也因此,跟捐款企業對接所需掌握的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績效指標)語言,是臺灣非營利組織經營者需要理解的另一種文化。

此外,不論在企業界或是非營利組織執行任何專案,一個方案要有成果,都需要長期的資源投入與執行力。不過,對張瀞仁而言,判斷是否有「成果」的依據,不只是非營利組織在拿到經費後,其方案是否可因此得以執行。她更看重的是非營利組織(特別是小組織)拿到補助後,其組織內部是否能產生間接效益,例如相信自己的動能、提昇團隊組織力等。即使這些效益不在企業用以量化的成果 KPI 之內,卻是方案成功的關鍵,也能幫助組織走得更遠。

圖/https://goo.gl/QxFQTW

NPO 能助企業紮根在地、通曉議題

另一方面,NPO 與企業的關係未必總是 NPO 被動接受贊助、企業單方面的給予。對企業而言,與可信任的 NPO 夥伴合作,除了可盡到企業社會責任,還有不少好處。

例如,外商公司經常在世界各地都設有分公司,聘請許多當地人為員工。不管這份工作的本質是不是直接面對第一線的消費者,做 CSR 對外商來說,最重要的益處之一,便是因此讓身處同一個生活圈的員工們都能對當地社福議題付出心力。例如將企業與在地 NPO 結合,資助其所屬社區、創造工作機會給當地人,或要求自家員工投入公益服務等。透過長期深耕當地的 NPO,企業得以紮根在地、更緊密的連結在地網絡、掌握相關人脈,企業員工也因此能有機會參與公共服務,以此拉近階級交流、傳達企業所提倡的價值,「這也是風險管理的一種」。

再者,一個想要做 CSR 的企業,未必具備在地社福議題的相關知識,透過成立專案小組與 NPO 夥伴產生連結與合作,能讓企業更有效率的執行並分配預算,從中還可以做企業教育訓練、團隊管理(team building)等。張瀞仁表示,對大部分的美商而言,他們重視的是與在地的「夥伴關係」(partnership),平等結合彼此的專業解決合作議題、又能讓自己的員工踏出熟悉的舒適圈,提高同仁向心力,增加工作上的意義感,這些都是企業願意投入 CSR 的好處。而這些好處與考量,也是 NPO 在尋求企業贊助時,能夠拿出來說服對方的。

圖/https://goo.gl/9QxaGN

贊助者給 NPO 的 3 個提醒

最後,張瀞仁希望從媒合贊助企業與 NPO 夥伴的經驗中,提供幾個讓 NPO 夥伴思考如何與友善企業合作的關鍵──

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自身的能力建置( capacity building) 才是長久之道。從捐贈者的角度來看,重點不只是在於服務專案的數字量越大越好,審核過程其實會很嚴謹的評估人力、財報與服務量之間的合理性,也希望看到資源投入後能對 NPO 的人才培力與能力建置更有幫助,甚至可以帶動其他 NPO 或社區整體發展,這樣對企業而言,捐款才花得更有效益與品質。

第二,對企業員工到 NPO 提供服務的「志工日」保持開放的態度。就張瀞仁的經驗而言,很多長期捐贈都是從半天、一天的志工日體驗開始。出身社工背景的她很能理解,在人力與時間都有限的情況下,很多 NPO 會對企業所提出的「志工日」感到 CP 值低落而卻步,「覺得來了一群不懂的烏合之眾,還要大費周章去陪伴與教育」。雖然對 NPO 來說是很花人力和精神的活動,但對企業而言卻是相對簡單操作教育訓練的機會。因兩者對「志工日」的感受不同,自然需要花更多力氣彼此溝通以增加了解。張瀞仁建議,NPO 夥伴對志工日大可不必反射性的以避之惟恐不及的態度應對,相反的,NPO 夥伴大可建立合理的篩選機制,培養可以長期合作、價值理念相近的企業夥伴,爭取合作和後續的贊助

最後,因應最近臺灣一例一休的議題,張瀞仁提醒各公益組織:「避免公關危機,做善事從善待同事開始。」「勞資議題」一向是 NPO 較常碰到的公關危機,特別在一例一休後,臺灣許多提供直接服務的 NPO 都受到衝擊。然而,外國捐贈者相對更重視管理能力建置合作的 NPO 是否能提供自家工作人員合理、合法的工作環境,也會是企業衡量是否符合基本合作條件的重要門檻。 張瀞仁直白的說,她理解許多 NPO 創辦者都是從省吃儉用、投入所有熱情開始這份人生志業,「但當 NPO 夥伴想要走向規模化,並與有制度的企業共同合作時,這些都是企業在意的風險管理。」

圖/Give2Asia 官方 Twitter

為了增加臺灣非營利組織的主動性,增加 Give2Asia 與更多臺灣非營利組織的認識與交流,今年 10 月 19 日在臺北醫學大學,Give2Asia 將舉辦 16 年來第一次的工作坊,主題放在討論如何申請海外企業募款。張瀞仁說明,在臺灣執行 2 年媒合業務的經驗,讓她發現社福的步調一向比捐贈者(尤其是企業)走得慢一些,但,現代社會中,「捐贈者有資源、非營利組織有專業,兩邊如果想要一起解決某些社會問題,交流是必須且要緊的。」她不斷嘗試連結 2 邊組織文化對話的頻道,讓 Give2Asia 成為臺灣非營利組織聯結海外贊助的一扇窗,也讓非營利組織的向外視野,因此有了更多可能性。


延伸閱讀:

Jill 專欄【臺灣女孩的 INGO 想像】/向企業募款,提案怎麼寫才吸引人?

【活動現場】NPO 如何邁向永續經營?會計師教你自主財務管理

除了捐款,慈善組織還能如何與頂尖企業合作?

作者介紹

白宜君

曾任《四方報》、日報記者,關懷異鄉人、非營利組織與地方情感認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