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寧願買《The Big Issue》,不願買口香糖?

相信大家對在捷運站出口、各大人潮匯集處的 《The Big Issue》 (大誌)街頭販售員並不陌生,《The Big Issue》 1991 年創始於英國,台灣的《The Big Issue》 則要等到 2010 年才由大智文化取得授權後正式創刊。

你會買 《The Big Issue》 嗎?

《The Big Issue》 幾乎可說是台灣最早被大眾認識的社會企業,早在社會企業一詞盛行前就採用該模式營運,在購買雜誌時,我們可以直接接觸與企業合作並受惠的街友、弱勢朋友,他們通常都很親切,總會熱心介紹這期雜誌的封面人物與專題。

我想,這或許就是我們買《The Big Issue》 的原因吧!它賣的不只是內容,還有實際幫助街友、與街友互動的體驗。買雜誌時,可以看見因我們購買而受惠的對象;買完雜誌後,那種「我的確幫助了他」的感覺,更是驅使很多人一期接著一期買的動力,而且因為是月刊的緣故,所以我們可以心安理得的一個月只買一次。

然而當我們遇到賣衛生紙或口香糖的弱勢朋友時,也許會出於不捨而買,但買一次、兩次後心理壓力可能就會越來越大,特別是與這個街口的婆婆光顧完,轉彎又遇見下一個賣口香糖的弱勢男子的時候。

買衛生紙與口香糖,通常都不是因為我們需要,而是我們想幫助賣口香糖的人。我偶爾會忍不住覺得,與其向他買一樣我不需要的東西,是不是直接捐款會比較好呢?但如果我今天直接將錢放到他手上卻不收口香糖,是不是又踐踏了他想自立生活的努力?雖然我還是會買口香糖與衛生紙,但這過程並不快樂,我不會覺得今天的消費能改善街頭弱勢朋友的生活,我只會煩惱,這些在街頭賣小東西的弱勢朋友,明天是否又要過一樣的日子。

那麼,為什麼買《The Big Issue》 會給人與買口香糖不一樣的感受呢?除了雜誌本身只能透過街頭販售員買得,但大眾通常會在一般通路買衛生紙與口香糖外,應該還有更感情取向的印象差別。吸引你的是雜誌內容嗎?如果今天《The Big Issue》 是在便利商店販售,銷售盈餘全數捐給關心街友的非營利組織,你還會買嗎?這兩個問題的答案也許能說明你看待《The Big Issue》 的方式。

1454896_10151829020863697_1680807000_n

華山藝文中心園區內的小木屋(圖片來源:The Big Issue Taiwan 臉書專頁

 做好事的形象

《The Big Issue》是很成功的台灣例子,其他如喜憨兒基金會等非營利組織,對外形象也很開朗、正面。《The Big Issue》 每月書末都有「販售者群像」專欄,介紹各地的販售員、聊聊他們的人生故事,每期專欄都會提到賣雜誌的工作改善了他們的生活。另外,《The Big Issue》 也招募志工,主要幫忙販售員們在定點補書,與販售員會有很多互動的機會;不只透過紙本雜誌,補書服務也創造了更多讓一般人了解街友的機會。

不管是請知名平面設計師聶永真設計每期封面,還是雜誌內文主題,《The Big Issue》 給人時尚、文藝又知性的印象,這時雜誌內容已不是絕對的重點,因為我們花錢買的是「向販售員買《The Big Issue》 」這個經驗。

(註:《The Big Issue》 常與公眾人物合作、找名人當封面人物,有時也會隨書附贈具巧思的贈品,如 2013 年的 2月號就附贈了歌手林宥嘉的單曲。)

 

延伸閱讀:
1. NPOst <來,動手改造你的臉書專頁吧!向喜憨兒基金會偷學幾招~
2. NPOst < 17 年前曾是街友,Mark 創辦 invisible PEOPLE 讓你聽見無家可歸者心聲
3. NPOst <模糊窮人與富人的界線 ── Kiva.org 創辦人 Jessica Jackley 讓愛與金錢一起發揮效用


按讚,接收更多公益深度資訊!

吳 易珊

傳播菜鳥實習生,身高接近150公分的僞小學生,入學前就開始煩惱就業。想做很多事,想天天去動物園,想過了很多年之後,還能記得當初的為了什麼咧。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