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窮人與富人的界線 ── Kiva.org 創辦人 Jessica Jackley 讓愛與金錢一起發揮效用

1
(取自 TED 影片《 Jessica Jackley:Proverty , Money ― and Love  》)

Kiva 透過微型借款連結群眾、解決貧窮,媒合需要貸款的小型創業者與借款人( Kiva 稱作地方合作夥伴, Field Partner ),借款人能透過網路,持續了解小型創業者的事業運作,建立跟一般捐款不一樣的關係。 Kiva 的願景是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包括偏遠地區的人都有能力給自己和別人機會。去年底出版的《 25 元的奇蹟:連結人與人之間夢想、希望、行動,一起扭轉命運的 Kiva 》,就是介紹 Kiva 的動人案例。

以下是 Jessica Jackley 於 TED 的演講整理( 201o 年 7 月):

我們與彼此分享的故事很重要, 我們說給自己聽的故事也很重要,而我想最重要的是,我們參與彼此的故事 。我六歲時第一次聽到窮人的故事,這些窮人的故事並非出自窮人之口,而是小時候主日學老師所傳達的耶穌訊息。我記得我學到窮人都需要物質面的東西,像是食物、衣服、收容所等,這些他們沒有的東西,然後我又學到,除此之外我們的責任 ── 我與教室裡其他 5、6 歲小朋友的責任,就是幫助他們。耶穌要求我們做,祂說:「你們為這些人做的,就是為我而做。」 當時我很興奮、急著想要幫忙,我們都有過那種感受。還有,我覺得上帝需要幫忙這件事還蠻有趣的,對我來說很新奇,所以急著參與、覺得這事很重要。

這裡能設定成中文字幕。)

但我不久後又得知耶穌也說:「貧窮會永遠伴隨我們。」這句話讓我灰心、迷惘,好像剛被交付的作業,而且是一定要完成、興奮地想做的作業,不管怎麼做都一定會失敗。我有點困惑、挫折、生氣,像自己搞錯了什麼,覺得壓力好大。生平第一次,我開始害怕這群人、對窮人有負面觀感。出現在我腦中的畫面是一群大排長龍的人,永遠擺脫不掉、不離開,會一直要我伸手幫忙、捐東西,那我原本渴望做的事,我卻不知道該從何著手。也擔心如果有天沒東西捐了怎麼辦,尤其是問題可能無論如何都永遠解決不了。之後幾年,我長大後聽到的窮人故事,一個比一個負面,比如我常會看到傷心、災難的照片,也聽說那些窮人的生活挫折與疾病、戰爭的故事,這些故事常常是相關的。整體來講,我對於窮人的看法曾是,他們的世界充滿災難、傷痛、毀壞以及絕望。

不久之後,我開始跟很多人一樣有制式反應,聽到窮人們的故事就心生憐憫,同時對自己相對來說的富裕感到罪惡,因為我沒有努力改善他們的生活,也因此覺得羞愧。自然而然的,我開始建立距離、停止聆聽他們的故事,不像以前這麼近距離接觸,也不再寄望事情會改變,雖然我還是會捐,表面看來好像依然積極參予。我付出時間、金錢,解決辦法出售的時候我就買,像是買杯咖啡就捐幾元拯救孩童,很好,誰會說不呢?當我被逼迫,我捐,當它難以迴避,我捐。一般來說我還是會捐錢,因為這種負面情緒的累積給錢,但老實說,我捐錢不是因為真的抱有希望,慷慨、期待地想幫助別人。對我來說,這開始變成一種交易,以物易物、跟用錢去買東西一樣,我用錢買繼續過自己生活的權利,不用被負面的故事打擾。我想我們都經歷過這種情況,這樣首先會分解世界特定群體的形象,也會將它變成一種商品,這是很可怕的,所以我漸漸的、也許很多人都如此,用金錢買距離、用金錢買繼續生活的權利。我想這種交易會阻撓我們得到最想要的東西,它會阻礙我們參與另一人的生命,讓自己更有意義、更有用處,以及,簡單來說,就是去愛。

幸運的是,幾年後事情轉變了,因為我聽了穆罕默德・尤努斯博士的演講。相信在座各位都知道他是誰,但我還是為沒聽過他演講的人簡單介紹一下。尤努斯博士幾年前因為首創小額貸款獲頒諾貝爾和平獎,而我是在他得到諾貝爾的三年前聽他演講。基本上,小額貸款、如果你第一次聽到,是一種給窮人的財務服務,想像為這些每天只靠幾塊錢過活的人,量身打造你到銀行接受的所有產品、服務。尤努斯博士分享了他的故事、解釋這個概念以及他創立的鄉村銀行( Grameen Bank ),他也特別提到小額借款就是種微型借款,可以助人創業。我聽到他的演講時很興奮,有很多原因,首先就是學到改變世界的新方法。這次,我認為也許這個和他人互動、給予和分享資源的方法並不奇怪,不會讓我覺得他們可憐,這想法令人興奮。但更重要的是,他講的窮人故事與我以前聽的截然不同,說這些人很窮好像只是備註一樣,他講的是關於堅強、聰明、努力的企業家,每天一醒來就做改變他與家人生活的事,為了把事情做好一點、做快一點,他們需要一點資本,這對我來說是很棒的領悟。

事實上,我真的深受感動,很難用言語表達。我感動到幾週後就辭去工作、搬到非洲東部,去看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很久以來的第一次,我想與這些人見面,想見見這些企業家、親眼見識他們的生活。我在肯亞、烏干達、坦尚尼亞待了三個月,與那些借一百美元創業的企業家面談。事實上,透過與他們的互動,生平第一次,我開始與這些人交朋友,這些毫無組織的廣大群體照理說應該離我們很遠,我開始和他們做朋友、了解他們的故事。而一次又一次,在與他們對談、相處時,我聽到生命改變的故事和迷人的轉變細節。

我聽借錢添購羊隻的牧人說故事,聽他們如何轉換事業軌道、變得可以賺點錢。他們的生活水準開始提升,他們的生活開始轉變,像是有錢送孩子到學校上課、有能力買蚊帳,或許還可以加個門鎖讓自己安心,甚至是在我登門拜訪時替我的茶加顆糖,這讓他們感到驕傲。這些都是很美妙的瑣事,就算我連續和 20 位牧人聊天―有時候我真的這樣做,這些生活轉變的枝節對他們極具意義。感動我的另一件事就是,第一次,我非常謙遜地體會到,就算我有魔法,揮一揮魔杖就可以讓一切變好,也可能做不到這樣的程度,因為讓人們改變生活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掌握自己的人生、做他們深信對自己有益的事,看到那樣的景像,我感到很渺小。

總之,那裡發生的另一件趣事就是,我從來沒有被要求捐款。我本來是想,哪裡有窮人,錢就丟哪裡,但並沒有人要我捐錢,事實上沒有人想要我的憐憫,他們只想要做他們已經會的事情,並建立他們的能力。偶爾有人希望借款,我覺得這真是非常合理且令人興奮。對了,我大學主修哲學和詩選,所以到非洲東部之前,我根本不曉得利益和收入有什麼不同,我的概念只是錢可以解決事情。開始接觸商業是從這些百元鈔開始的,利益、收入、籌碼之類的,是從農夫、裁縫師、牧羊人身上學到。所以這想法,這些關於事業、希望的故事,可能會被我的親朋好友分享,透過分享,我們就能夠籌出資金,以貸款方式幫助他們發展事業,就是這想法創造了 Kiva

kiva19

Kiva 網站首頁,截於 2014 年 8 月 21 日)

幾個月後我帶著數位相機回到烏干達,與我的另一半 Matthew 合作架設一個簡單網站,並與七個新朋友合照、將他們的創業故事放到網站上,瘋狂寄信給親友,跟他們說「這應該是合法的」、「證交會( SEC )沒說不行」、「你們覺得呢?要不要一起參與」、「提供他們借款」,資金一夕之間湧入,我們把它全寄到烏干達。半年後,美妙的事情發生了,收到借款後這些企業家們事業的開始成長,有辦法自立自強、改變生活型態。 2005 年 10 月時,七個第一批貸款都還清後,我和 Matt 將網站的「試用版」字樣移除、告訴自己「實驗是成功的」、「該開始玩真的了」。後來第一年, 2005 年 10 月到 2006 年同月, Kiva 共借出 50 萬美元貸款。第二年,增加到 1500 萬美元,第三年,總數約到 4000 萬美元,第四年則將近 1 億美元。今天,成立未滿五年的 Kiva 借出一億五千多萬美元,都是 25 美元的小筆貸款累積而成,從債主、企業家身上放款,有超過一百萬個債主,來自兩百多個國家。

這就是 Kiva 目前的狀況,先向各位報告。雖然這些數字、數據,報告起來很有趣,但對我而言, Kiva 其實是關於故事的、關於重述窮人的故事,是給自己一個機會去驗證他們的尊嚴、驗證一種合夥關係,而不是基於傳統捐、受款人的關係;那很不同,這些關係可以促進彼此尊重、希望以及樂觀的態度,只要彼此合作就能向前邁進的態度。所以我希望在 Kiva 流動的不只是金錢,還有更正向、更有意義的故事,我希望 Kiva 能模糊那些界線,如我從那些傳統上學到,關於世上窮人、富人的界線。這種我們、他們,有錢、沒錢的二分法,我希望 Kiva 能模糊那些界線。因為我想如此一來,我們便能自在地互動,以更開放、更公平、更有創意的方式,來參與彼此的生活,並互相幫助。

想像你看見路上行乞的乞丐、你正走向他,想像你的感受。再你看見一個不一樣的人,他有創業、努力的故事,想要向你介紹他的事業,也許他正微笑著,想告訴你他的成就。想像你正在和一個種農作物的人交談、用他們的天份去創造生產力的人、白手起家的人、是富足而非不足的人,甚至是創造富足的人、雙手拿著東西與你分享,而非空手向你要東西的人。想像一個令你意外的故事,由一個每天醒來就很努力改善生活的人說出來,這些故事能真的改變我們對彼此的看法。如果我們能催生出一個能夠支持他們的社群,然後藉由一點貸款參與他們的故事,我想這就能改變我們相信彼此和相信彼此潛力的方式。

對我來說, Kiva 只是剛起步,而我期待接下來的發展、期待應用目前所學。第一,之前提到創業精神對我來說是新的概念,向 Kiva 貸款的人在對談、相處時教會了我。其實,我覺得精神核心在於決定要做些什麼讓生活更好,你看到了機會,然後決定做出什麼去把握它,簡單說就是決定明天一定比要今天更好,並以此為目標。我學到的第二件事是,貸款是強化彼此連結的有趣工具,這非關捐款,也許聽起來沒什麼不同,但事實上你給別人某樣東西,然後他們道謝、讓你知道後續,是一回事;而當你借他們錢、他們慢慢還款,你和他們會有持續對話的理由,這種持續性的注意力,在建立雙方不一樣的關係時非常重要。第三,我從這些企業家身上得知,當一切都條件相同,在純粹有足夠資金創業,以及有足夠資金外還多了全世界的支持,我們當然選後者,這是更有意義、更有力量的組合。

因為這個想法,我偶然開始了現在的計畫,像命中注定一樣,我到處都遇得到企業家。我還看到很多能提供支持的社群,有了社群網路,身邊能提供支持的人數就能快速成長。所以我開始思考,如何讓這些樂於支持的社群催生更多企業點子、催生出更好的明天。我在研究美國的情形時發現一些很有趣的事,第一點就是雖然我們都認為很多美國及其他國家的小企業仍需要資金才能成長、或是難關時都需要一點幫助,但他們還是常常缺乏手頭資源。另一點就是,我發現這些資源通常都不是來自你認為的地方銀行、風險資本家或是其他類似機構,而是來自親朋好友;數據顯示,小企業的資金有 85 %以上是來自朋友、家庭,這是一年將近 1300 億的數目,非常可觀。第三,向親友募款很尷尬,人們不知道如何開口、如何借錢、如何承諾還錢,就算他們是真心感謝這些支持他們的人。

為了重新定位這些支持性的社群、讓企業家自行決定他們的財務往來模式(allow entrepreneurs to decide for themselves exactly what that financial exchange should look like及怎麼做最適合他們與身邊的人,其實這禮拜我們的 PROfounders 將悄悄上線。 PROfounders 是讓小企業藉親友投資募資的群體資金平台,這是種投資,不是捐款、貸款,而是有多元回饋的投資。參與故事的定位其實會變動(So the mapping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story, it actually flows with the up and down. ),簡單說,就是種 DIY 工具、給小企業募款的工具,你要做的就只是到網站建立個人資料、設立投資條件,就這麼簡單。我們將網站設計得很簡單,我和其他人用起來都覺得方便。我們讓企業家分享自己收入的一部份,他們可以湊到數百萬計的資金,募款額度不限,可以跟匿名、平凡的投資人 ── 甚至一般大眾借錢。他們可以慢慢還款,條件自己設定,投資者藉由設定的條件選擇介入的程度,可以回饋現金或將這筆錢捐給慈善機構。我希望這種工具能給有想法的人一條實現夢想的道路,並把身邊的人聚在一起,這些了解他們的人,以及愛他們、想支持他們的人,聚在一起將讓一切變得可能。

這就是我現在努力做的事,我想說這些都只是工具。目前, Profounder 才剛起步,對我來說,很清楚地它只是工具,我們需要人們的關心,運用那關心、就像他們在乎到會想用 Kiva 與他人連結。好消息是,我不需要站在台上呼籲你們關心、連試都不用試。就算我們常聽到那些倫理、道德、宗教理由,「幫助別人會更快樂」之類的理由,我想我們已經明白,事實上,正因為懂很多才能夠這麼在乎,通常我們停止努力是因為我們害怕失敗,我們如此在乎能否幫助彼此以及在對方生活扮演有意義的角色。

我今天所能做的、所能給你們的,就是分享我的故事,這至少是我能做的。我想提醒各位,我們都在乎、都知道愛的韌性,能讓我們重新再嘗試,不好意思……。

( Jessica Jackley 落淚,觀眾掌聲鼓勵。)

謝謝。對我來說,得到啟發最好的方法就是停下來聽其他人的故事,我很感激有這個機會站上 TED 舞台,我很珍惜這種機會,因為保證能受到啟發、受我聆聽的人啟發,聽越多人們能為世界做的貢獻,以及自己所能做的事,我就越相信,忘記工具、忘記資源,因為這些都很簡單,相信彼此吧!孤注一擲時更要深信,我們都能做非凡的事,這讓我們的故事變成愛的故事、共有的故事,能夠延續希望以及身邊美好的事。所以相信彼此、深信不疑,每天不論做什麼都抱這個信念,這就是我所相信能改變世界,讓世界更美好的方法。

謝謝大家。

(掌聲)

 

延伸閱讀:
1. NPOst<國際:Acumen.org用「耐心資本」細心灌溉,印度小農在沙漠種出可以送小朋友去上學的向日葵囉!
2. NPOst<本月選書:《25元的奇蹟》—你的25元,他的奇蹟

 


按讚,發布更多好消息!

作者介紹

吳 易珊

傳播菜鳥實習生,身高接近150公分的僞小學生,入學前就開始煩惱就業。想做很多事,想天天去動物園,想過了很多年之後,還能記得當初的為了什麼咧。

Trackbacks

  1. […] (參考:模糊窮人與富人的界線 ── KIVA.ORG 創辦人 JESSICA JACKLEY 讓愛與金錢一起發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