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要求學童摘除助聽器,雅文基金會:「聽得到,不代表有聽清楚!」
編按:
根據 5/7 新聞顯示,新北市有一名聽力障礙的國小二年級男童,上課時需要老師配合,使用發送 FM音波的麥克風才能聽清楚,但日前一名謝姓老師卻拒絕使用這套麥克風,甚至當著全班的面,要求男童拔除助聽器。(參考公視新聞:女教師拒戴發射器 逼聽障童拔助聽器)為此,致力幫助聽損兒童學習聽語溝通的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發表聲明,強調聽力的損失並非「靠近大聲說」就能聽清楚,而是牽涉到不同頻率聲音的處理。期望社會大眾對聽覺障礙能有更全面的認識與理解。
聽得到,不代表有聽清楚!聽損學童融合教育必修觀念
日前(5/7)媒體報導新北市一名小學科任教師不願意配戴 FM 無線調頻系統發射器,還要求聽損學生摘除助聽器,引起各界譁然。聽損學生使用助聽器和 FM 無線調頻系統這類聽覺輔具,是為了補足自身不利的聽覺能力,藉由輔具穩定聽取教師講課,獲得與同儕同等的教育。該事件中的教師拒絕使用 FM、命令聽損學生摘除助聽器,實屬缺乏同理心、罔顧學生受教權利的行為。
為何聽覺輔具對聽損者極為重要?
新聞事件中,教師以為站在聽損學童身旁,聽損學童就不必戴助聽器,是錯誤的觀念!聽力損失不只有音量大小的差異,並非只要大聲說或靠近說就好,更不用說大聲喊叫反而會扭曲語音。專業人員在判斷一個人的聽力損失時,會考量不同頻率之下,聽損者可聽到的最小音量。
同一串涵蓋數個頻率語音的句子,不同聽力損失者聽起來,清晰度和完整度都不一樣。因此,即便聽損者聽到了,不見得有聽清楚話語的完整意義。助聽器和人工電子耳這類聽覺輔具,可以幫助聽損者依其聽力損失狀況,將接收到的不同頻率聲音經過處理,使聽損者聽得更清晰。
而幼小的聽損兒童於配戴合適聽覺輔具後,再接受聽語教學,便能透過「聽」來學習語言。只要建立良好的聽語溝通能力,多數的聽損學童都能進入一般幼兒園及小學就讀。
FM 無線調頻系統讓學生聽清晰、教學更靈活
不過,多數聽覺輔具仍有收音距離的限制,且環境中各種聲音都會經過聽覺輔具放大,影響主要語音接收的清晰度。此時 FM 無線調頻系統就能克服距離問題、改善「訊噪比」(主要語音和背景噪音的音量程度比)。
它就像小型無線廣播電臺,老師只需配掛發射器,發射器上的麥克風就能將老師講課的聲音直接傳送到聽損學童助聽器或電子耳上的接受器,教師可在教室內來回走動,而聽損學童即便處在有其他噪音的環境,也能聽清楚教師說的話。只要教師懂得善加運用,FM 無線調頻系統能夠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更加靈活、多元。
聽損學童融合教育的支持夥伴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致力為聽損學童進入一般教育環境提供各項支持服務,每年針對教師舉辦聽損學童融合教育研習,並至各縣市機關學校進行宣導講座,本會聽覺口語師亦會到聽損學童就讀之學校進行個別訪視,與學校教師討論如何改善聽音環境,及如何與聽損學童良好互動,期許成為教師進行聽損學童融合教育的夥伴,避免再有類似新聞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