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展望會的「飢餓三十」,限制了我們對第三世界的想像?

文/讀者投書 Naitang (社會工作者)

相信臺灣人對以國際援助為名的 World Vision 世界展望會每年舉辦的「飢餓三十」活動並不陌生。這個帶有善意的活動每年吸引數以萬計的中學生及青年熱烈響應,以連續 30 個小時不吃東西,來「體驗」飢餓。與此同時,世界展望會也藉此活動達到募款的目的。

善用社群媒體的臺灣世界展望會,成功創造出一種風潮,讓響應飢餓三十的青年學子紛紛拍照上傳分享。在 Instagram 上搜尋「#飢餓 30」,可以找到高達 6,060 多張照片,而最引起我注意的,是那一張張被貼在衣服上,又或是短暫紋在臉上、身上的貼紙,上面寫著「飢餓中」。

圖片來源/https://goo.gl/KkihI1

旁觀他人的苦痛,加深刻板印象

先不管連續 30 小時不吃東西之後我們對於「飢餓」是否能有很深層的體會,就針對「飢餓中」貼紙這個標語來說,我總有一種說不上來的不適感。在社群媒體上一張張貼著「飢餓中」的參加者照片,彷彿在高聲強調那屬於「第三世界的苦難」,也創造出一種「我們」及「他們」的差別──我們的飢餓是響應活動而做的「選擇」,而他們的飢餓,是因為他們是屬於「第三世界」的人

那世界展望會所展示的「第三世界」是什麼樣子呢?在飢餓三十的網頁中,放上了一段「柏圖坎的晚餐」的影片,希望觀看者可以「瞭解」正在經歷飢餓的小女孩柏圖坎的生活。

[youtube_embed src=”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iqu1l68nro&feature=youtu.be”/]

影片中,柏圖坎因為所處的環境正在經歷旱災,食物價格上漲,讓本來可以一天吃 2 餐的她,現在一天只能夠吃一餐。影片中柏圖坎的媽媽,眼神絕望的用一點點的食物煮出全家人的晚餐。影片最後描述「非洲之角有數百萬人吃不飽」、「飢餓絕不是一個遊戲」,似乎是道盡了這一家人或是整個村子的處境,但是這樣子的描述手法,真的沒問題嗎?世界展望會用已開發國家的角度,去描繪他國的的苦難,雖然有可能成功勾起大眾的憐憫心進而捐款,但是也加深了我們對「第三世界」的刻板印象

危險的刻板印象,扁平的世界觀

透過一件又一件渲染他者困苦處境的貧窮 A 片(Poverty Porn,請參考「可憐又苦難的「貧窮 A 片」募資廣告又要捲土重來了嗎?」),不僅限制我們對於世界的想像,也塑造出一個又一個的框架。我長大的過程中,只要看到「非洲」兩字,就自動聯想到貧窮及飢荒,腦袋裡閃過的永遠是非洲小孩骨瘦如柴的畫面。這些刻板印象除了來自於報章雜誌及媒體,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像世界展望會這樣子的援助組織。貧窮、饑荒、童工、疾病、物資缺乏等現象都是事實,但這只是所謂「第三世界」的一部分。媒體或是貧窮 A 片中的「第三世界」有更多我們看不到的一面: 豐富的藝術文化、高等教育、都市叢林、高科技等,這些在貧窮 A 片中都不會被提到。只從單方面的角度去看所謂的「第三世界」,會讓我們失去更全面認識及接觸這些跟臺灣不一樣的世界。

有關刻板印象帶來的影響,可以參考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於 Ted Talk 分享的──「 單一故事的危險性」(The Danger of a Single Story)

培養多向思考社會問題的基本能力

此外,刻板印象也簡化了很多社會議題,限制了我們思考的空間。世界展望會在飢餓三十網站中提供了數據,這些數據描述全世界有多少人正在飢餓,有多少人營養不良等。但是,他們沒有提供的,是一個解釋。例如,非洲大陸某些地區的貧窮飢荒糧食短缺等問題,背後都有複雜的成因,甚至可以追溯到歐洲殖民時期。然而,參加飢餓三十過後,我可以想像青年學子可能只接收到「非洲很窮,我們要募款幫助他們」的訊息,無法培養出邏輯思考及反思的能力。如果要擴展國際觀,我們可以就社會、政治、環境、歷史等多面向角度去思考社會問題,而不是單純的用刻板印象解答。在教育這一點上,同是 World Vision 的香港世界宣明會就有在其網站簡單的描述飢餓的多種成因

飢餓的多種成因。圖片來源/香港世界宣明會,NPOst 自行截圖

最後,國際援助的慈善活動往往創造出一種「我們」及「他們」的不同(Othering),我們用一種「憐憫」的角度看他們,於是我們很自然的在內心將自我與那些正在受苦的人分開,從高處眺望他們的苦難,而不是真正的同理,亦無法傾聽其自身的故事(listen to their own stories)。這樣子的高度,讓參與者體驗到了當英雄的感覺,也輕易的將「飢餓中」的貼紙貼在身上,彷彿我們 30 小時的飢餓,真的可以「創造奇蹟」


延伸閱讀:

可憐又苦難的「貧窮 A 片」募資廣告又要捲土重來了嗎?

公益廣告打悲情牌、走聳動路線,已經過時了嗎?


作者

Naitang

高雄長大,最喜歡甜甜的麵線和菜市場的叫賣聲。18 歲出國唸社工系,腦袋因此有機會開花。目前在研究所繼續深造,期許以知識為力量,在各個管道上,成就一些些積沙成塔的正義。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