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給「為臺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的幾點建議

12

(原始圖片取自Teach for Taiwan網站。)

一開始會對 Teach for Taiwan(以下以TFT稱之)有興趣,是因為從發起人的演講與其官網中,我感受到滿滿的熱情,我認為這份熱情源自於他們想達成一個目標、追求一種成就感或榮譽的渴望,令人熱血沸騰。然而,這份激情也勾起我埋藏在心中已久的疑惑:如 Teach for Taiwan 這類協助偏遠地區兒童的教育服務,究竟是滿足被協助方的需求,或者是滿足自己追求成就的虛榮?服務提供者是否充分了解被協助方的需求、評估自身能提供什麼樣的協助,提出最合適的協助計畫,而非強加本身的優越意識於被協助者身上?我想這是值得深思且必須謹慎看待的問題。

1. 當TFT投入偏鄉教育時,是否同時結合其他社福資源進駐呢?

    我在官方網站或說明會(友人轉述)中沒看到有結合這類的資源的描述。

我認為,根據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生理是最低的需求,相對之下,偏鄉更常有經濟弱勢、三餐不繼等現象(43.9%的偏鄉學童曾無法準時繳交學校各項費用,17.9%偏鄉學童曾打包營養午餐回家,甚至有8%的偏鄉學童家中曾有人來討債,參考自2012台灣偏鄉學童學習處境調查報告)。學校所教的知識對於山區小孩來說或許並非他們當下最需要的(雖然長期而言未必如此),因此如何讓這些知識成為協助偏鄉兒童成長的助力,而非成為增加其負擔或占據其時間的任務,這得仰賴規劃者的知識及長期目標而定。

舉例而言,如果偏遠地區的孩子終其一生的舞台都在山區或田野,那麼蘇東坡在哪一年、為了什麼而寫赤壁賦、斜向拋射的物體經過怎樣的軌跡、需要多少時間會落地等知識,對於他們而言的必要性便十分微弱;然而,學習知識可能提升生活品質、改善生活條件、或者有助於孩子進入城市工作或者高等教育之機會,於此層面上那些國文、物理等學校教的知識就會是有意義且必要的。因此我認為,教育需有長遠規劃並須與孩子的需求連結,而非教育者自我感覺良好、盲目給予一些對孩子沒有意義的資訊;再者,要求一個孩子挨餓學習,而不去為生計而掙扎,那學習效果豈不大打折扣呢?

我想或許可試著和兒童福利聯盟接洽,藉由其千萬計畫-愛兒便當的計畫讓偏鄉的孩子三餐有個溫飽,另谷若思全人關懷恊會也有提供類似的服務。而派駐當地的老師除了教學之外,如能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家庭訪視,一方面可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建立信任感,也可讓教育者更了解孩童個別需求,提供個別化適性的協助。

1

2.TFT的老師訓練模式為何?

    網站上的說明為:『為台灣而教』計畫通過暑期密集培訓,幫助老師完成從大學生到優秀教育者的轉變。培訓將集合企業界、政府、學術界及教育界等各方專家,包含領導管理能力、教學技巧策略工具、實務試教等三大面向。

由於本身自己過去曾是教育大學的學生,從大二到大四畢業需修習過三年的教育學程,但仍深深感到這樣的訓練不夠紮實、專業,主要原因為因為教育學程除了理解知識,很大的一部分是需要透過教學應用來累積經驗、檢討分析教學成效,才能將所學的知識綜合實踐的經驗轉化為自己的技能 (參考Benjamin Bloom對教學目標的分類學,參照附錄)。

先從一個教師所需具備的能力來看(建立互信且雙向溝通的師生關係、提供班級良好互動模式及安全的學習環境、依據課綱安排課程進度與教學時間、提供符合學生需求且容易吸收的教學…等),TFT培訓的三大面向的確囊括了教師的專業需求,但TFT密集訓練的型式讓我擔心會缺乏讓學員缺乏反思與吸收的時間(記誦教學知識到整合、內化出一套自我的教學方法,尚需長期的學習與實踐),且缺乏充分實務經驗;而此類短期訓練,也難免令人擔心,受訓者可能難以真正獨當一面,進入教育現場面對多變的環境、解決孩子的問題,此外受訓者亦容易遭受挫折且缺乏解決方案而無能為力。

就目前看來,時間方面的問題是比較難解決的,畢竟師資來源是以大學畢業生為主,利用暑假來密集訓練無可厚非,所以如果能在其進入現場時,TFT能作為其後盾(TFT的網頁提出支持團隊會幫助老師設定目標和追蹤教學成果,並了解其學生的學業成果、思考能力、學習動力等重要標竿。同時通過每月召開的職業發展會議,共同探討解決老師們提出的挑戰,分享實踐經驗),我想這樣的方式可以協助新手老師不斷成長,不過仍得視其支持團隊的組成成員、實行方式而定。且是否有一套流程,可評估此運作模式之成效,進而提出修改策略?此成效評估與品質管理亦是組織介入不可或缺的一塊。

另一方面,可以使用國家教育研究院康軒教師網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香港教育城……等線上教學資源,藉由模仿、學習前人的教學方式會是新手老師進步的一種方法。

附錄: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Benjamin Bloom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意(態度)、技能三類。在認知方面,從低到高可分為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等六層次

知識 記憶、認識,能回憶關鍵詞、方法、規則、原理等,例如:能說出Bloom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意(態度)、技能三類。
理解 對重要名詞、概念之意義有所掌握,能提供描述,並闡明的主要觀點,例如:能說出Bloom提出的認知範疇中有六種層次,並敘述六種層次個別的內容與之間的差異。
應用 將所學的概念、方法、原理…等運用到新的情境、事件中,例如:將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用於初估班上孩子發展階段。
分析 檢查知識並分析動機或原因,後分解信息分成幾部分,重新組合,釐清之間的關聯,例如:將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與維高斯基的近側發展區間理論分析之間的異同。
綜合 將知識訊息的部分要素重新安排、整理或合併為有組織的整體,或呈現之間的關係,例如:分析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與維高斯基的近側發展區間理論之後,將其整理成一套自己運用於現場的方案。
評價 使用標準、理論或過程來評價知識訊息,例如:利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與維高斯基的近側發展區間理論,來評估一份教案的教學安排是否符合孩子的成長階段。

    我認為一名教師的訓練是辛苦的,從記誦教學知識到能整合、內化出一套自我的教學方法與評估的方式,是需要經歷如上述附表的漫長過程,因此短期的密集訓練是否能確實且有效的培養出一名專業的老師,需要更多的規劃與即時調整、回饋。

 

 3. 為什麼TFT覺得偏鄉缺乏教育呢?那TFT希望帶給偏鄉的孩子什麼內容呢?

    我想從TFT成立的原因來看:讓每一個台灣的孩子,不論出身背景,都有最好的教育品質,都有願意關心鼓勵他們的人,都有機會、能力與信心去努力圓自己的夢想。簡而言之,應該是提供給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平等的教育機會。

我想提供一個平等教育的立意良善,但若未考慮受教者的需求,結果可能是佔據孩子的時間、造成文化衝擊和隔閡,或者反而變成利用其無法比較的無知進行文化上的侵略。我想提出這個想法,是因為在不同的偏鄉、不同的家庭會有不同的需求,而TFT提供的訓練中是否有考慮這狀況呢?而當你熱情的教他這些東西對他們有什麼幫助呢?而這些內容是否真的符合當地的需求、是否能協助他解決問題呢?

我猜測對於每一位投入熱情的TFT成員而言,最大的回饋與報酬來自於孩子的笑容。然而,要看到孩子的笑容其實不難,有時候給他一塊餅乾、陪他玩一玩就可見到他對著你微笑;但我認為二者是不同層次且不同意義的事情。施捨者與教育者的不同在於,前者直接給予器物滿足其需求,後者則藉由教導孩子使用工具,協助孩子達成其需求。

2

因此要如何確切了解孩子的需求,會成為教師的首要任務,如果能聽懂、理解孩子的問題、需求,並且提供他的思考邏輯中的缺陷並且補足,我相信他的表現可以更好,同時當教師示範一個比他目前想法更好的策略時,他也是能感覺到並且學習的。

可先從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推測孩子的需求,接著觀察他的日常生活及所需扮演的角色,有哪些是他無法有效扮演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角色有社會期望以及個人價值。

這邊至少可從三個面向著手:

(1)對方想做的事情(他希望可以達成,但是現在沒有做的)

舉例而言,一個面對升學壓力的考生,他可能想要去旅遊以舒緩壓力,但因滿滿的課程及讀不完的書而作罷。

(2)他必須要做的事情(現在他認為要負責,必須實際從事的事情)

舉例而言,一個有一對子女的媽媽,她每天均須照料子女的三餐、打理家務或者採買家庭用品。

(3)別人希望他要做的事情(他人對他目前的表現以及尚未實現的其它希望)

舉例而言,作為一個考試分數不理想的學生,父母會希望他多一個時段補習,老師希望他多一點時間讀書。

推測需求並與孩子確認,這是提出有效建議的根本,了解其需求後,嘗試說出其心裡話,這有提升信賴的效果;藉由提出觀察、經營關係,使用有用的方法讓孩子願意相信,這樣才能更有效的協助、影響孩子。

「了解需求→擬定教學策略→檢驗成效(或修正策略)」為教學的循環,培養孩子自信,讓孩子有能力、勇氣解決問題、面對自我,「先能參與活動,而後樂在其中,終究欲罷不能」我想是快樂學習的三部曲。

4. 偏鄉的教育方式一定要跟都市一樣嗎?

當我們在偏鄉教學時,教導的科目跟都市的學校一樣,可能是希望將來他們長大之後,有能力可以到外面社會競爭;但如果沒有充分目標設定及基礎建設,強制孩子往這條路走其實行不通,因為這不是他要的,這是教學者想要的。何況,他們一定需要到外面競爭嗎?當地是否還有其他的發展方式?(例:有機農業、高經濟型作物、農產品加工,提供個例子。)

我認為解決之道在於回歸受教者的需求上,而非拘泥於科目。孩子是為了適應環境而學習,故與其主要生活環境相關(這並非單一時間點的環境,尚包含未來的規劃),今天教學者以鼓勵、建議的立場,提供他機會在生活中看到更多的選擇,讓他知道還有更多事情可以做、可以玩,而他願意買單,接受建議並且執行,這樣他就會產生這方面的需求,若孩子不接受這樣的建議,那代表這可能是我們的誤解,這並非他的需求;也可能是他沒有意識到這個方法的好;或者是溝通不良,他就是不要。

教育永遠是在提供更多資訊與機會,讓孩子有機會做更多元的決定,教學者就是陪伴著孩子成長,在需要的時候,提供不同角度的看法、建議,但是最後仍是由他們自己決定要怎麼做,而藉由充分資訊的給予,也可避免因為知識經驗不足而無法選擇更有效完成任務的方法。重點是,對他有意義、有興趣的活動、方向,因為他需要,所以他才會快速學習成長。

為了擬定一套適合當地的教學方式,我想TFT如果能先到當地考察而後擬定教學方針再提供教育服務會是一個不錯的方案。前測診斷、後測評量(先列出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練習→能力評量,進度方面則視情況調整,須提醒,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仍需視孩子需求、能力而調整),而進入現場之後,服務的老師可以藉由師生的雙向溝通、學生的回饋來修正自己的教學方法,或者藉由與其他當地老師互相交叉分析的方式來作調整。

35. 關於TFT的服務的優勢與展望

其形式並非是短期服務,而至少是持續兩年的教育投入(符合小學2年一個年級的學制,低、中、高年級),所以這的確是一種長期的情感依靠與資源投入,配合學生的生心理發展,除了知識的傳授,更有機會陪伴孩子們將這些前人經驗內化。

至於教師培訓制度,若是考慮國小教師必須涵蓋許多不同科目的教授與輔導,加上草創時期的培訓人員可能會有經驗不足、人手短缺的問題,因此建議培訓出來的師資進入現場後須保持密切的聯絡、觀察(不知這是否便是官網提到的—支持團隊會幫助老師設定目標和追蹤教學成果),而藉由評估教師的教學成效來判斷其是否適合當地孩子的學習需求(前提是教學目標符合當地孩子需求),可調整教學目標與方案,也可藉此評估該教師的適任性。若發現有不適任的情形,可以藉由再教育且密切追蹤的方式來改善情況,如果真的改善情況不佳,可能得建立教師退場機制,達到一個更完善的監督、支持體系。

偏鄉急需教育服務,但服務中可能面臨到各種狀況(隔代教養、大孩子照顧小孩子、衛生問題…之類的狀況),若沒有一段時間的觀察、參與,很多情況是較難預料到的。假若第一線師資因為經驗、心理建設不足,面臨這些狀況時,很容易遭受衝擊而產生挫折感、喪失動力、情緒不穩定…等情況,而這時TFT支持團隊若有建立完善的支持系統(雖然網站上有提及支持團隊,但並未詳述其組成與支持方式),將可以協助現場教師度過難關,建議支持團隊中能包含社工、職能治療、心理諮商等相關科系人員。除了可以給予第一線教師在面臨特殊狀況時的心理諮商與支持,也可以給予孩子發展階段上的建議與諮詢並可以協助第一線教師建立班級的團體動力機制,從而建立更好的教學環境與教師的支持系統。

4

 

後記:

為什麼一個人需要受教育?這跟他自己摸索、探究,或者原本文化經驗傳承的東西有什麼差別?老師交給他的東西,如何跟他正面對或者即將面臨的環境、任務做一個整合呢?

我想教育是為了讓受教者更有效率的完成事情以及更有系統的完成其任務,教與者藉由「傳授前人的經驗累積」與「陪伴」其熟練轉化這些前人經驗成為自己的技能,這也是前面有提到TFT兩年服務的亮點,除了傳授知識以外,「長期服務」更能做到陪伴的功能。

從人的角度來看,人在環境中藉由調整自己適應環境,或者調整環境適應自己,而基礎的方法之一便是學習,促成行為或者概念上的永久改變。然學習也有層次之分,最基礎如試誤學習,透過嘗試建立因果關係而學習。

更進一步則是收集大量資料之後,透過歸納的方式,了解事情的原因及現象,或者更進一步則可利用這些既定的資訊,演繹、預測可能的狀況。

教的重點在「系統性」的學習,也就是免去大量重複測驗得到的結果,使個體可以更快速的掌握重要技巧及知識。

然而技能及知識的學習仍須回歸到個體的需求,也就是這些東西需要與他面對的環境及互動有關,我想我們可以說,「協助」他發展一些技能、學習一些概念或者知識,他可以更快取得一些新的技能。但這個技能是好、是壞,是否適用於孩子要處理的任務,我們未必完全清楚;我們認為比較好的方法,但是孩子不一定覺得如此,這些可以透過教學中的雙向溝通與反饋來加以修正與調整。

因此,教學者「陪伴」孩子成長,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提供不同角度的看法、建議,但是最後仍是交由他們自己決定做法。

 

致謝: 感謝好友士捷給予內容上的諸多建議與幫助

作者介紹

邱 文凱

相信著 「以人化物」。器物再美,缺乏人的溫度,終將不完美;而若多一分人性的溫暖,便能包容原先器物的小缺陷。這是設計科學小物的初衷,希望這些東西能充滿著溫暖,無論是手心或是內心。

12 comments

  1. Chen 7 6 月, 2014 at 01:32 回覆

    你好,我本身是學金融相關的,你的文章沒有漏洞,有問有答、有質疑有解決方案、也有證明跟相關數據,文辭通暢,在學術界會是一篇outstanding 的文章。1998年發生一件金融危機,其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雇用精英無數,其中麥倫休斯、羅伯特麥頓1997年更因為選擇權定價模式而獲得諾貝爾獎,但在隔年公司就巨額虧損而倒閉。我想表達的是,很多數據、理論都證明自己的論點極為合理,旁人也找不出破綻,但是這只不過是紙上談兵,沒有真的下海去做,很難讓人信服。此外,沒有計劃是完美的,都是在過程中不斷修飾的,假如作者研究這麼多,是否考慮加入此計劃,幫忙改革??

    • Chen** 9 6 月, 2014 at 10:25 回覆

      1. 您的話可以簡化為一句:有理論,沒實踐,沒屁用

      2. 首先因為「沒下去做」而不可令人信服,建立在本身該人沒有理論,而且遠離實務經驗的雙重條件。原作者有去過偏鄉服務,也與其他持有教師證的同窗討論教育問題相當多次。雖然不是第一現場的處理者,但多少也有接觸過教育議題,相信教育這部份議題是有一些說服力的。

      3. 「沒下海去做」導致信服力不足,解決方法會是「參加此計畫,參與改革」嗎?

      一定不是,因為這是強人所難。加入一個團體除了本身的專業度外,還要能夠符合這個團體的文化價值。例如:Teach For Tiawan團體在招選正取師資時,即有「符不符合TFT價值」的評分標準。故加入一個團體,能不能融入這個團隊標準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弄得好,加分,進行改革;弄得不好,大大扣分,破壞後難以復原。

      在不認同這個價值的情況下,除非是那種「忍心靜氣不起衝突,又能獨善其身保持初衷」的個性進行漸進式的改革,否則你要叫一個人去批評前需要加入該團體是不合理的。

      例如:你站在支持同性戀多元成家的立場,因為你不是基督教,所以不能瞭解基督教為何反對,因此你不可以講這些沒有說服力的話,你必須加入我們教會。

      請問以上這例子,覺得正確的請回應。

      充其量,我們只能請其他人以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帶待被評論者立場,但要評論者要參與被評論方才可批評,這種邏輯是可笑的

      • Lee 9 6 月, 2014 at 13:39 回覆

          我認為原po本為善意提醒作者理論與實務間的落差,並建議作者可深入了解TFT團隊實際狀況後,提供更深入且有價值的評論與建議。
          加入團隊確為一個深入了解現況的方法,與 TFT 合作而使計畫更為周全的可能性不是零。 相較之下,間接透過與其它擁有「教師證」資格的同儕討論多次,充其量只能說明作者的論述通過同儕審查,但無法說明作者充分了解TFT團隊的實際考量與作為,並且得以影響團隊運作(或教師證神通廣大,持有者可克服資訊失真的問題?)。舉例來說:我不會生蛋,但是我知道如何選蛋。
          專家的意見並非只有專家可以評論,通過同儕審查的論述可提升其可信度,但不代表他人不得對此有異議。 反觀,如專家的意見無法充分說明、闡述,讓非專業的人士聽懂並認同, 這有二種可能:
        一、他人知識與經驗不足,無法看到專家所看到的高度。
        二、專家們孤芳自賞,難以同理他人。而我認為,如果專家難以接納不同聲音,達到互通有無、兼容並蓄的良好溝通,那麼容易陷入封閉的圈圈,真正陷入紙上談兵而沒有實踐能力之狀況。

          一流的人才懂得欣賞人才,二流的人才容不得其它人才,三流的人才只會糟蹋人才。願我等均能抱持開闊的胸襟,容得下不同意見而成長,共勉之。

        • Chen** 9 6 月, 2014 at 13:57 回覆

          我並非是想說教師證就多偉大云云
          也認同Lee回應的「專家可能孤芳自賞」
          這個問題也可能出現在TFT或者本篇文作者的情況中

          我不是想要講求一個「閉嘴」的對立狀況
          而是講求一個「不可叫別人不說話」的”反對對立”立場

          我回應時只是想討論「邏輯正確」的問題
          並不能因為「評論者不是被評論者的成員,而評論沒有作用」

          任何一個評論,我想不管專業或者非專業,都有其參考性
          以持有教師證的朋友討論,有貢獻的地方在於「對於教學方面」的一種把關而已。能不能看到偏鄉學校的特殊情況,可能也要打個問號。

          多聽取各方意見,包含”不專業”,也是自省的方法之一。不以”不專業”而廢言,不以”專業”而自恃,重點在於解決問題,創造更好的發展

          • Lee 10 6 月, 2014 at 14:18

            我回顧原po的原始論述,發現原po的主要重點有二:一、紙上談兵而沒有實踐難以令人信服。二、如作者行有餘力,可加入團隊協助改革。
            我認為關於紙上談兵的描述無明顯邏輯問題,因空有計畫而未能實踐終究只是空想,未能真實創造價值。原po建議作者加入團隊促成改革,這是具體且有建設性的建議,意圖使作者得以實踐其理論,真正學以致用的造福人群,本也無明顯的邏輯問題。故我好奇, Chen 如何解讀原po的論述,認為原po意圖叫別人不可發表言論,或者必須要為團體成員方能評論呢?
            我認為專家與非專家的差別,僅在接觸時間與深入的層次差異。專家可更快聚焦於特定問題,釐清狀況並嘗試解決,但也容易受限於特定領域及常規,而無法跳脫框架。任何價值與理念,如能讓無論專業背景者均了解並認同其價值,可使我們更有信心,相信這個論述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 邱 文凱 9 6 月, 2014 at 12:11 回覆

      感謝您對本文作出的回應
      正如你說,紙上談兵的確缺乏實踐性且過於空泛,價值不高。然而,我認為紙上談兵與依理論及實證基礎擬定計畫有所不同。

      紙上談兵為理論上的討論,屬於概念性的整理,並未充分將現實因素納入考量,可能產生空泛且價值有限之弊病;而依理論及實證基礎建立之計畫,則是依據前人的知識經驗,以建立可行且具效能的計畫,屬於理論的應用層面。因此,我建議須將紙上談兵與依據理論假設之計畫分開來看。

      依理論及實證基礎建立之規劃優點至少有三:
      一、依據理論及實證基礎而規畫之方案,可有效防範可預期之問題與瓶頸,並及早準備應對方針。
      二、可免去前人所犯之錯誤,或者無效之策略,以提升實際可行性及成功率。
      三、可協助規劃者釐清可能影響執行之要素,及其相互關係,以便有效率的擬定對應策略。
      根據上述原因,我認為依據理論及實證基礎進行之規劃,仍有價值且須在計畫執行前充分投入、討論的過程。

  2. GeMi 13 7 月, 2014 at 19:28 回覆

    我只是路人,一般民眾,非教育專業人士,看了你們這些討論邏輯正不正確的問題,老實說我只覺得是美麗的謊言。但像我一像大部分一般民眾的想法,都覺得台灣的教育是失敗的。難道教導台灣的國小/中/高中的老師,不也都有”教師證”,或是受過教育的專業訓練嗎? 我念了兩次大學,第一次是為了父母念,第二次才是為了我自己。台灣的教育只教會我們,如何去應付考試,去拿到學歷,去找工作。從小到大,家長老師只灌輸我們第一志願是建中跟北一女,第一類組要填法律系,第二類組要填電機系,但三類組要填醫學系。 只教會我們去成為父母或這個社會希望我們成為怎樣的人,卻沒有教會我們,自己去發現找到”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台灣教育誤我一生,

  3. GeMi 13 7 月, 2014 at 19:59 回覆

    我是7年級前段班的人,在我那個時代,學非所用的情況已經很嚴重,這幾年來每次碰到一些8-9年級的年輕人,我都喜歡問他們喜歡現在念的科系?或是將來想從事現在學的科系嗎? 還是超過一半以上,都回答,不喜歡或不回從事相關工作,不然就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喜不喜歡。超過一半的人還是只為了學歷文憑才念書,不是為了自己真正想要學的目標。 從我國高中時代到現在,都過了20多年,為什麼還是這樣??! 你們這些”教育專業人士”能回答我這個問題嗎? Why? 如果回答不出來,那麼你們以上這些看似華麗專業文謅謅….只有你們自己才懂的教育理論,在我看來都是空談。

  4. River Chi 12 9 月, 2014 at 21:44 回覆

    我本身幾年來皆在偏鄉擔任教育工作,對於學生繳不出學校費用有深深的感觸,導師班的學生到學期末仍有學生沒繳註冊費,這些學生每天上福利社,拿的手機和平板比老師的還大、還新(我當時還沒有平板),不是他們的家長繳不出來,是不願意把錢繳給學校,當有校外教學或烤肉活動時,不繳錢就不能參加,你就發現,該繳的人,全部都繳了錢…

    社會福利給了他們很多的優待,是很多人沒遇過就想像不到的,一個高中生一整個學期的學雜註冊費只要不到五千元,光他們的一隻手機就超過那個金額,爸媽是這邊多數家庭都沒有的雙薪,但就是不繳註冊費…

    而這些(不是少數),都會成為那個統計數字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大的一部分…

    我相信,台灣社會中有些底層的家庭對於繳交學校的費用是有真正困難的,畢竟蹲在田裡等農作長大的小孩,還是有…

    但,真的不是統計數字那麼高!

  5. Wen Kai Chiu 19 10 月, 2014 at 23:18 回覆

    @GeMi
    嗨~您好,感謝您分享了個人的經驗
           我是8年級前段班的學生。如您所言,即使到了我這一代,真正能在學習中尋找到自己人生目標的人仍是不多。到底為何我們的教育難以讓孩子學會選擇,學會探索自己人生的目標呢?我認為,主要原因乃是制度面的影響。
           自古以來從科舉考試到現今的聯考、學測、指考、會考、普考、高考。其實在我們的人生中充滿著大大小小的考試。考試作為評比的標準,可以讓大家在一個。分數高低寫在白紙上清清楚楚,且大家遵守此一規則來選填學校/工作。換言之,考試分數的高低是影響升學、就業的重要指標。
           為了能有更好的選擇(無論是學校或工作),提升考試的成績就成了首要任務。因應而起的補救措施如升學補習班、模考班…,這些利用大量的練習來獲取精通考試的技巧,進而提升測驗表現的方法。此外,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也容易造成家長要求孩子花費更多時間投入上述的補救措施當中。  更甚者,孩子會被要求放棄其它的目標,或者延遲享受並且將考取高分視為唯一目標。其實這些過程中並沒有機會讓孩子有太多機會選擇與自我探索:他們走在已經被決定好的路線上,不允許有犯錯的機會。即使部分孩子有自己的目標,但許多目標仍需通過成績的考核才能如願(如志願懸壺濟世,唯分數不到),也造成許多志願與實際投入的學系差異甚大的原因。
           既然在學習歷程中缺乏學習如何選擇、探索的機會,那要求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要發展出選擇與探索的能力,豈非強人所難!

  6. edahung33 30 8 月, 2015 at 22:36 回覆

    這年頭大家對政府沒有高標準,對自願投入的年輕人卻是要求一堆,巴不得每個人都是神。當你像一個奧客在那邊挑三撿四的同時,怎不想想偏遠地方連個像樣的教育品質都沒有?這些人願意出來做事,比那些流浪教師要強多了,當然更是比躲在家裡上網嘴炮的你要強上百倍

Post a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