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永續】鄉民也可以幫助海洋?集眾人之力累積12年台灣水下資料的珊瑚礁體檢

圖/正在調查無脊椎動物族群數量的志工(蘇淮攝)

文/珊瑚礁體檢專案經理 曾椲涵

鄉民不只可以湊熱鬧,還可以幫忙守護海洋環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下簡稱環資)近期發佈了2020年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其中指出氣侯變遷成珊瑚生態最大威脅,過漁、海洋廢棄物與泥沙淤積問題也恐成為隱憂,而這正是由173位潛水員志工協助完成的公民科學家(Citizen Scientist)監測計畫。

「公民科學」普遍泛指的是由科學家設計調查方法,透過培訓及操作指引,讓全民都可以參與的科學調查行動。

陸地上的公民科學計畫已發展多年,種類更是非常多元,像是回報路死動物屍體的路殺社、結合賞鳥活動來記錄遷徙候鳥的新年數鳥嘉年華,以及蛙類監測的台灣兩棲類保育志工等等,海裡的公民科學也隨之開始活躍起來,有利用簡易色卡量化珊瑚白化程度的珊瑚觀察(Coral Watch)、蒐集海龜臉部照片進行個體辨識,分析台灣海龜數量與分佈的海龜點點名、蒐集目擊資料建立台灣軟骨魚資料庫的鯊魚魟魚目擊回報,以及歷史最悠久、透過招募休閒潛水員長期監測珊瑚礁底質面貌、魚類與無脊椎動物族群數量,用以評估珊瑚礁生態系健康狀況的珊瑚礁體檢。

全民一起參與 打破時間與地理的限制

台灣海洋議題相關研究調查相比陸地上較少,更別說需要潛到海裡去蒐集數據的相關調查,在執行與成本上就有很大的困難與阻力,當由原先數十位、數百位的研究員來執行主要的調查,轉變為廣佈全台各地的民眾一年四季都可以協助時,研究調查的時間與空間尺度就能更擴大,補足傳統研究所缺乏的資訊來源。

舉珊瑚礁生態研究為例,在已發表關於「活珊瑚覆蓋率」的學術研究中,以墾丁、設有中央研究院海洋研究站的綠島及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等地區的學術資料最多,其他珊瑚礁區域的研究資料則相對稀少,且大多調查時間較短。

而每年固定舉辦的珊瑚礁體檢,透過志工招募能涵蓋到更廣的調查範圍,包含花東、蘭嶼、小琉球或東北角等,補足這方面的資料空缺,也能提供持續性且調查頻率相對穩定的數據。目前台灣珊瑚礁體檢總共累積了24個樣點、12年的長期監測數據,能夠有這樣的龐大資料,都是仰賴來自全台各地所有參與的志工人力一同協助完成。

圖/1985-2017年間以「活珊瑚覆蓋率」相關學術研究與珊瑚礁體檢調查樣點分布比較(資料整理:徐巧玲)

數據到用時方恨少 長期監測的重要性

以往我們在執行開發評估與政策擬定時,時常缺乏環境背景資料或不足以看出環境變遷的趨勢,才發覺長期累積環境資料的重要性,但這正是長期監測的原罪之一,當須要這些數據時,人們才會發現它的珍貴與重要。例如2001年的阿瑪斯貨輪油污事件,或因台灣政府提不出長期的環境生態監測資料以支持其索賠,最後在跨國訴訟中無法獲得關於生態賠償的求償。

珊瑚礁體檢透過每年到各樣點蒐集珍貴的水下資料,這樣定期的「巡田水」,更能即時發現水下環境的變化。例如環資在2011年在台東杉原發現美麗灣度假村開發期間,該區水下新死珊瑚比例增加,成為法院判決美麗灣敗訴的有力證據之一、2016年莫蘭蒂颱風過後小琉球的珊瑚礁受到嚴重的損害、2017年在蘭嶼發現一種會侵蝕珊瑚骨骼的蝕骨海綿覆蓋率大幅增加、以及2020年的全台珊瑚大規模白化事件後對珊瑚礁生態系的影響,這些案例都顯示固定監測與長期資料累積的重要性,正是因為公民的持續參與,使得監測行動能長遠且穩定的進行。

圖/白化珊瑚與正在進行底質調查的志工(蘇淮攝)

如何讓公民科學能夠走得長久,志工的參與、培訓與維繫是重要關鍵

公民科學計畫聽起來很美好,但由一般大眾所蒐集的數據是否真的具有可信度呢?珊瑚礁體檢的操作模式比其他公民科學計畫相較複雜,須由潛水員到現場進行生物辨識,因此除了潛水資格限制外,生物辨識能力也是關鍵。因此招募而來的志工須經過培訓與測驗,依據結果分配不同類別的生物辨識,並在所有調查都安排至少一位具專業背景的科學指導員隨隊,以確保該次調查數據的準確性。此外,環資更進一步推動國際珊瑚礁體檢基金會所認證的「生態潛水員EcoDiver」證照。透過種種資格的設定、課程的安排及程序上的設計,除提升珊瑚礁體檢工作效率,也持續提升監測紀錄的品質與科學價值。

公民科學的運用環資的珊瑚礁體檢而言,還有另一層重要的意義,就是環境教育。

讓一個原先的科學素人,搖身一變成為科學調查的重要推手,進而啟發對自然環境的好奇心,像「開天眼」一樣用更豐富的角度去看待環境,更重要的是讓民眾不再認為環境保護是與他們距離遙遠的事情、不再認為只有專業的科學家們才有辦法發現問題,而是可以透過一己之力來改善環境。其中的成就感,正是吸引大家持續投入參與環境保護行動的重要誘因。

然而以長期監測來說,十年還只能算是一個單位,雖然珊瑚礁體檢至今已積累了十多年的資料,卻也僅是完成第一階段而已,許多參與志工會期待能立即看到數據蒐集以外的成果,但環境研究與政策效果都需要更長遠的觀察,過程中難免會有些志工來來去去,如何鼓勵志工持續回鍋參與,仍是目前需克服的挑戰。

圖/志工參與EcoDiver培訓,學習更深入的生態知識(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提升在地監測能量、盼與學界及公部門攜手共建科學化管理機制

現階段珊瑚礁體檢大多由環資對外招募志工前往當地執行調查,這樣的執行方式除交通成本過高,容易降低志工報名意願,對於天候、海況變化導致數據蒐集被迫中斷的風險承受度也低。

好在近年逐漸有越來越多在地單位自發性加入調查,例如小琉球的海洋志工隊與墾丁的多家潛水業者等。在地潛水員對於自身海域的熟悉也遠優於外來潛水員,不但可以大幅提升調查頻率的穩定及持續性,更能帶起在地社群對周圍海域的關注。未來環資也期望能激勵更多當地社群或潛水教練認養在地監測,藉由海洋調查數據在社區累積,讓社區更能掌握在地海洋生態的變化,進而共同研討應對管理策略。

將公民科學運用於珊瑚礁體檢有許多優勢,然而公民參與的珊瑚礁體檢最終目的並非取代專業學術研究,而是作為環境變化的預警系統,藉由每年監測是否有異常事件發生。倘能與學術單位或政府機關建立溝通平台或橋樑,一旦發現異常事件時,即時通報,由學術單位或政府機關接手投入資源及人力進行深度研究,瞭解事件發生原因,並且基於調查結果建立後續管理措施或政策,才是珊瑚礁體檢的核心價值,也才能使珊瑚保育行動更有效益。


參考資料

Citizen science project fills gap in long term coral reef monitoring in Taiwan, Cherh Kah Leng (徐巧玲),APCRS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