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吸睛社群貼文?靠數據指引找出關鍵密碼 強化捐款人對議題的參與

台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透過爬梳過往社群數據,找到支持者最有感的議題。圖/主辦單位提供

編按:本系列報導為NPOst特約記者於2024/2/2數位發展部「數據賦能 公益創新」的側記,內容皆取自組織當日發表內容。

文/簡永昌

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由一群在乎野生動物的工作者發起,他們對於保育之路的決心與耕耘,在社群網路發達的今日,無論是保護臺灣黑熊的發文、改善白鼻心現況的呼籲,還有獨眼鳳頭蒼鷹的旅程紀錄,藉由專業知識的分享,都在社群網路上獲得很大的迴響,讓更多人看見、凝聚資源持續推動議題前行。

然而在社群演算法快速變化的此刻,野灣公益勸募課課長王時瑋苦笑表示,不同社群貼文互動的起伏非常大,面對不停改變的演算法,如果缺乏處理資料數據及相關技術知識不足,夥伴們就難以在這個舞台上向更多人發聲。

意識到眼前挑戰後,野灣團隊決定重新檢視自己的需求,並透過數據教練的從旁協助、聚焦問題核心,並嘗試找出解決之道。

借數據剖析社群內容、重組重要元素,帶動更多讀者支持

王時瑋說,他們花了些時間反覆梳理出關鍵變因。首先,從「社群貼文」、「單筆捐款數」與「平均捐款額」三者的關聯性來看,短期資料顯示出互動良好的貼文,都有動物故事的內容鋪陳,創造出讀者的共鳴與支持行動。

在原先想像中,可能是與野生動物直接相關的貼文,有較豐富的互動率,然而在實際分析後,若是將時間軸拉長到至少一年以上,觀察流量紀錄的表現卻十分意外,王時瑋表示,除了動物故事相關的貼文,其實幾篇開誠佈公為商業合作的貼文,竟也取得了不錯的流量、帶動捐款支持;而平時的教育宣導類型的貼文方面,則通常回應較平淡。

從貼文性質中觀察到,壞消息、有急迫感的貼文容易受到讀者注意,而論及狩獵相關的議題時.也會在社群上產生共鳴;野灣的社群,也對本土特有種有高度的關懷,舉例而言,野灣團隊以往發布有關臺灣黑熊的貼文,流量都集中在很前面的排序。

從過往社群內容 摸索支持者核心關懷

瞭解整體貼文表現的輪廓之後,實際進到改進方案的概念驗證(POC)討論時,王時瑋指出,考量社群媒體需要有固定頻率的發文,團隊與教練一致決定,要以平時最拿手的動物故事題材著手,並以回收結果的數據,進行下一層的探究及標籤排序。

為了驗證數據分析的新視角,團隊安排以「壞消息」、「狩獵」與「臺灣黑熊」這三個要素,進行新年度的募款呼籲。

概念驗證的測試,最核心的目的,是檢驗團隊從數據中發現的趨勢,與實際支持者傾向的吻合度。

透過璞倍科技總經理鄭振中的建議,台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爬梳過往社群數據,並設定概念驗證,找到支持者最在意的核心議題。圖/主辦單位提供

實際測試貼文發出當天,效果出乎預期,王時瑋指出,藉由支持者過往最在乎的題目進行策題的貼文,跟過往貼文促成的捐款筆數相比,捐款筆數成長達到約一倍水準,與前一年度相比,即便是貼文發出3天後,都還能有非常長尾的捐款筆數成長。

透過這次的概念驗證,顯示從數據提供的洞見,更能讓團隊更掌握支持者有共鳴的議題,得以有資源持續進行保育任務。

王時瑋表示,也說在這回參與數據發展部「數據賦能 公益創新」計畫的過程中,有不少的檢討與收穫,對於未來無論是資料的編排與收集,或更有效的社群發文策略,都有更近一步的認識,相信未來當團隊面臨到社群內容的操作時,會更有經驗,也能謹記這次教練給予的建議與方法,為將來的社群觸及率,做到最好的因應策略。

(核稿編輯:程士華)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