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縣天主教愛德婦女協會 運用雲端應用,服務大台東的婦女同胞

0

位於台東市區的總會辦公室地方不大,卻時常充滿歡笑聲,在我們與愛德婦女協會的合作過程中,協會的主要推手暨靈魂人物唐菊英修女,面對工作與挑戰時樂觀爽朗的態度也令人印象深刻。

前身是「天主教愛德婦女團」的愛德婦女協會,在投入社會服務工作有著悠久歷史的仁愛修女會支持下,已經在台東偏鄉從事老人關懷工作十餘年,現在也為貧困、有著特殊境遇的家庭服務。

愛德除了關懷訪視照護工作之外,還定期舉辦部落聚會、開設電腦教室與課輔班、經營社區廚房等,給人的感覺更像是社區的好厝邊、好夥伴。

走進台東偏鄉 愛德服務從紮根社區做起

愛德在台東起步之初,修會就遇上了語言與文化隔閡的問題。當時在台南老人養護機構服務的唐修女,便因為自己是在地人的關係,被調回返鄉主持成立工作。「我的優勢就是可以跟他們溝通,我跟婦女們之間是沒有隔閡的。」唐修女笑說,與當地社區婦女朋友的無間合作,就是愛德在地紮根的主要基礎。

儘管有著在地人背景,但要推動服務工作,其實也得從頭做起。從找志工一事開始,唐修女每天都往社區裡跑,跟社區的婦女聊天、拜訪她們的家庭,並慢慢地建構起服務網絡,在海端鄉展開了第一步。「那時候我們的據點只有一個地下室,我每天開車到處跑,車子等於是我的行動辦公室。」唐修女回憶。

至於為什麼選擇前往這些地方,唐修女說:「我覺得偏遠的地方比起城市更需要服務,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服務範圍這麼地廣(笑)。說實在的,成本很高,但是我們願意。沒有人去,那我們就去,就是保持著這樣的心態在做服務工作。」

在台東推動服務的過程中,愛德當然也曾經遇過不少困難,但比起資源有限、人力不足、甚或跨族群服務等挑戰,唐修女認為宗教因素還是比較大的阻礙,不過,「我們的宗旨就是為窮人服務、為弱勢服務。」唐修女說,不論是什麼宗教信仰,愛德都會包容、接納,只要是需要幫忙的家庭,她們都會盡力去做。

隨著愛德在台東服務的腳步愈加穩固,唐修女與愛德同仁們也對於這份工作能夠長遠走下去,抱持著熱忱與信心,便於2005年正式申請立案,「讓我們這群『地下工作者』浮上檯面」,唐修女幽默地說。

不只「電腦教室」 長輩、孩子的數位好厝邊

在愛德所有的服務工作中,令我們特別印象深刻的一項,是在許多關懷據點都有建置的電腦教室。「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想學電腦。」唐修女說,前幾年在輔仁大學宗輔系與中華電信「點.台灣」計畫的支援之下,海端、長濱等據點都陸續有了簡單的電腦教室,讓許多經濟狀況無法負擔的家庭,能有機會接觸使用電腦。

這些關懷據點的電腦教室,逐漸成為社區的資訊中心,雖然設備算不上新穎,也有很多是汰舊的機型,卻是東部偏鄉落實縮短城鄉數位差距的起點。

至於愛德為什麼會選擇「電腦教室」這樣的嘗試,其實初衷很簡單,唐修女說,她們希望社區裡的老人家能夠學會用電腦,用來看點資料或照片,甚至是自行上網預約掛號,看醫生就方便多了,所以電腦教室最初都是選擇設在以老人服務為主的據點。

雖然在電腦教室建置之後,一度遇上「沒有真正會用電腦的人」的問題,後續的維護與管理也讓愛德傷透腦筋,一旦電腦故障,往往得花兩三個禮拜的時間送修,但她們還是一直有新的構想,像是幫助老人家學會用羅馬拼音打字,以自己的母語寫下生命故事,希望更加善用這些得來不易的資源。

唐修女也提到,台東地區青壯人口大多選擇外出謀生,部落偏鄉中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家與小孩,隔代教養的情形普遍存在,但她們也發現其實有許多老人家管不動孩子,代溝問題嚴重。因此,建置電腦教室的另一個目的,也是希望能夠讓老人孩子有「共同的話題」。

唐修女細數著自己做過的許多「大膽」嘗試:在社區教唱英文歌還只算是蛋糕一片,她們也曾帶老人家去吃麥當勞,讓他們了解為什麼孩子喜歡,有時更會帶領長青團到外地旅遊等,就是希望能豐富長輩們的生活經驗。

唐修女認為,只有生活上的照顧還不夠,「一定要帶社區的老人家走出去」,多多挑戰體驗新事物,愛德積極地讓老人家接觸電腦也是如此。「我還想帶老人家去網咖包場,叫老闆教我們怎麼玩。只有這個現在還沒有突破!我不怕麻煩,只要可行性高,我就會做!」唐修女自信地說。

唐修女也說,電腦方面她們其實懂的不多,但她並不反對孩子去網咖,前提是要有人教孩子怎麼善用電腦,讓他們了解電腦不只能當「遊戲機」,有人教,就不容易學壞。

電腦課教學人力的缺乏,其實也是愛德比較苦惱的問題,不過,「在沒有經費的情況下,有沒有經費的作法。」唐修女說,要成為社區真正的「數位好厝邊」,她們很清楚只有硬體設備還不夠,所以也不斷在思考要如何設計一些課程或活動,讓電腦教室做到比網咖更好、更有吸引力,來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

加速據點間的資訊傳遞!從行動辦公室到雲端辦公室

早上七點從台東市區出發,大約八點半左右到達南邊的大武鄉,九點離開再度驅車前往北邊的海端鄉,接著再走上蜿蜒的山路,在一個下午內接連趕至長濱、成功、東河各地……,晚上七點收工南下回到市區,整整繞了台東地區一大圈。

這個「一日台東生活圈」的行程,可不是大冒險的賭注,更不是行腳節目的單元企劃,而是唐修女每周一次到各地關懷據點的巡訪路線。雖然有些據點的社工也會定期回到協會匯報,但還是有些地方常需要多跑幾趟,針對個案進行面對面評估與溝通。基本上,修女大多時間都不在辦公室。

外頭那台上山下海跑遍台東、也不時要幫忙接送老人家的九人座車,才是修女的「行動辦公室」。這樣東奔西跑的日子,聽起來有點瘋狂,不過,開車據說很有氣勢的唐修女說,長年下來其實也很習慣了(!)。

愛德的服務腹地是廣大的台東地區,目前有六個關懷據點,但各據點之間的距離都相當分散,很多事情做起來都不方便,尤其是資訊的互通有無,唐修女說,所以只能盡可能地多跑據點,將資訊與資源帶去,再將各地的需求帶回來,這是相對較快的作法。

雖然奔波勞苦,大多時候唐修女還是堅持親力親為,但就是得在交通往返上花不少時間,「而且油錢很貴捏!不過也沒辦法,就只能再去多多募款啊!」說到這,唐修女再度開懷地大笑起來。「所以後來聯勸就問我們要不要用『雲端』啊!他們覺得我這樣跑來跑去太辛苦了。」

唐修女生動地重現與聯勸同仁的對話情景,她抬頭望了望天花板笑說:「我那時就很疑惑,什麼是『雲端』?雲端、雲端,根本聽不懂!」在與其他同事討論之後,也還是毫無頭緒,唐修女說,她們一開始本來覺得要學新東西實在花時間又麻煩,意願不大,但在聯勸同仁殷切建議之下,才決定一試,促成胖卡與愛德的合作。

畢竟是從頭開始學新工具,唐修女說,起先大家其實都學得很辛苦,「那時候我真是一點信心也沒有!不過還是覺得,不行,我一定要勉強我自己。為了工作而學習新工具,我覺得是一定要的,上戰場沒有好的槍會被打死捏!」

在逐漸了解雲端應用的概念與操作方式、並釐清資料保密與權限設定等疑慮之後,唐修女說雲端幫了她不少忙,電腦和手機現在就是她的辦公室。

一方面因為大部分社工在工作上已經上手成熟,可以放心讓他們處理,另一方面,透過雲端存取,個案資料等文件往返也變得更有效率,必要時再輔以電話聯繫,節省了很多行程,工作的時間安排運用也變得比較有彈性一些,「但是我現在就變得很懶得出去捏!」修女笑說這是用了雲端之後的最大缺點。

雲端應用學習反映在工作流程改善上的成果,唐修女認為交通與時間成本的減少是最為顯著的部分,她也打趣地說,各據點的社工慢慢上手熟悉之後,「最大的好處就是修女現在都不常來了!太好了!逃過一劫!我們的修女也跟我說:『真好!可以提早下班!』」

總結愛德在數位化方面的經驗,唐修女笑稱自己對電腦不熟悉,對於有什麼樣的方式可以做的更好,並不清楚,「但目前的狀況我很滿意,對我來講真的變得很輕鬆。很多人也很羨慕我,問為什麼我會上雲端!我就回說,這個很簡單啊!」修女開心地說著,神情難掩驕傲。

從社區老人照護、支援貧困或有特殊境遇的家庭,再到近年來積極推動的孩童關懷服務與課輔班,不斷找到新的需求,也不斷設法處理改善,愛德在台東偏鄉社區服務的耕耘,一直努力走在最前線。

雖然現在已經不必再天天往據點和社區跑,可以直接在電腦和雲端上辦公,處理愛德服務範圍內的大小事,但從唐修女對於社區服務的滿滿想法,還是可以感覺到她的行動力與充沛的熱情,想必修女絕對不會因此變「宅」了。或許下次見面時,修女又有說不完的新點子和故事跟我們分享啦!

作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