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a Taiwan 創辦人方克舟:「原住民文化可以像日、韓流一樣流行。」

0
(製圖:林梳雲;攝影:MISC | Charlie Chang;素材:Wulai Atayal Museum, New Taipei City)

本系列社會企業講座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

提到原住民,你想到的除了九族文化村、豐年祭……還有什麼?

以前的作業簿封底經常寫著「做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當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對吧?事實上,我們在過去(或直到現在?)的學校教育中,接觸到的多元文化和史觀都太有限。

「之前反黑箱課綱,原住民朋友統計,高中歷史課共128個小時,原住民內容只佔了其中1.5小時。」要認識原住民文化,對於現代大眾而言難道是門辛苦的功課嗎?

Mata Taiwan 的創辦人方克舟希望過網路媒體的方式,找到每個人對原住民感興趣的地方,打造一個跨文化、跨族群的平台,希望全世界的人透過這個平台喜歡上台灣原住民的文化。

5ef08a61c4cd4902ba51c36d7c16c290

為什麼網站取名為 Mata Taiwan?方克舟說,全球的南島語族有四億人口,從臺灣的阿美語、達悟語、鄒語,到菲律賓語、馬來語、毛利語、夏威夷語,甚至復活島語,對於眼睛的共同語言就是「Mata」。

用大眾喜愛的事物,讓原住民文化走進「漢人圈」

方克舟大學時讀資訊管理、寫程式,畢業後做業務員,出國休息一段時間(#Gap year)。「回國遇到舒米恩,他的歌曲都是用創新方式推廣自己的阿美族語,粉絲很多都是非原住民。我在想,如果曲風是年輕人願意接受的,即使聽不懂也會有許多人喜歡。就像台灣人聽不懂韓語、日語,一樣會喜歡日韓文化一樣。」

「我不斷思考,原住民文化要如何讓讀者買單?大眾有什麼理由要來到我的網站?」方克舟說,「目前我們網站有 75~80% 的網路讀者不是原住民,還不包含平埔族群,這和原住民族電視台的觀眾族群分佈完全相反。」

為了要讓原住民議題拓展到「漢人圈」,方克舟從標題到文章內容都費了很多心思。生硬的原民權利議題特別容易遭受的外界質疑,例如:「土地還你們,那我們住哪裡?」、「你們不是有拿補助,為什麼還要求那麼多?」,此時 Mata Taiwan 盡可能的嘗試不同的解釋角度,有時動之以情、有時曉之以理、甚至有時候要動用想像力來激發讀者同理心。

「像是『你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天外星人攻打地球,人類全都被趕到山上……』」方克舟笑著舉例,凡此種種,都是在討論原民自治、還我土地這類議題時,需要特別用心設計的地方。

動態的原住民文化脈絡,擊破刻板印象

在台灣,司馬庫斯是個相對符合大眾對於『部落』想像和期待的地方-它很偏遠,也保留了很多文化。但是,其他部落可能和我們一樣也住在水泥屋,在經歷過主動或被動的遷村後,原住民部落隨著空間和時間的變化,也會隨之演變。

(Smangus, Hsinchu, Taiwan 台灣新竹尖石鄉司馬庫斯部落,來源:Peellden)

(Smangus, Hsinchu, Taiwan 台灣新竹尖石鄉司馬庫斯部落,來源:Peellden

而這種文化上的變遷,不一定屬於「現代化」帶來的影響。台東的南興部落屬於排灣族,部落中的年輕人卻面臨了文化認同上的困惑:「為什麼我們是排灣族,服飾卻像卑南族,但祭典又跟卑南族不一樣?」他們花費不少時間尋找脈絡,才知道原來卑南族曾經到此建立王國,影響了部落的文化。

「討論文化、文創時,要注意是否在無意間去掉脈絡,傳達了片面的文化資訊?」

以「豐年祭」一詞的使用為例,每個原住民族的祭典名稱都不同,泰雅族稱為祖靈祭、台灣北部的阿美族稱為 ILISIN、南部又是另一番眾說紛紜的局面。方克舟也解釋,Mata Taiwan 已經以「平埔原住民族群」取代「平埔族」這個詞彙的使用。因為「平埔族」會讓人認為這是一個特定的少數族群,而忽略了這其實是一個廣泛的群體。

這些名詞的使用,其實都反映了背後蘊藏的文化意涵,像大家慣用的「漢化」一詞,也有斷章取義的風險。以「牽手」為例,在父系的台語社會被借用為「妻子」的代稱,但在源初的「平埔原住民族群」文化中,其實「牽手」不分男女均指「另一半」。如果我們習慣把文化劃為單向的「漢化」、「西化」、「原住民化」,其實很容易加深刻板印象和誤會。

Mata Taiwan的自我定位:撒奇萊雅族的祝禱司

花蓮的奇萊雅族人在成為祭司前,要先擔任祝禱司(也就是助理),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和鬼神、祖靈溝通的職位。方克舟認為,「媒體就像撒奇萊雅族的祝禱司,扮演不同文化、語言的橋樑。

為了要扮演好這個角色,運用商業行銷的思考模式,是擴大讀者群和永續經營的必要支柱。Mata Taiwan 目前以自媒體的形式經營。手上掌握著部落族人的信任,Mata Taiwan 在選擇合作對象時也格外謹慎,在獲取回饋和維護原則之間拿捏尺度。

方克舟希望以資本主義取代補助思維,讓網站負責的對象,可以從單一的業主走向廣泛的大眾。無論哪一條路,其實經營之路都是篳路藍縷。「如果我們拿了政府補助,其實在網站談論政策時會有所制肘。但我們並不輕易標舉自己是『社會企業』,一來這詞在台灣還沒有明確的法律定義,二來這在部落族人心目中會有所疑慮。不論我們是企業還是社會企業,其實背後的目的光明磊落就好了。」

部落文化體驗:讓族人取得話語權,詮釋自己的部落與生活

去年八月底,Mata Taiwan 開始和部落合作進行「部落文化體驗」。目前全台灣有為數不少的「獵人學校」,帶領參加者認識部落文化和原住民生活,但在經營手法上仍有許多討論空間。

首當其衝的是部落文化被平板化的萬年難題:「來參加活動的人,好像覺得一定要看到茅草屋、豐年祭才是來到部落。」另一些部落體驗活動肩負的重要任務,則是要打破大眾對於平埔族群的刻板印象:「平埔族群並不是已經完全漢化、在課本以外的世界消失的族群;在某些偏遠的部落,他們仍然保有自己的文化與祭典。」

方克舟坦言,目前 Mata Taiwan 和部落的合作方式,仍以部落主動洽談、以及和社區發展協會合作為兩大原則。前者容易避去部落對於外來者企圖的疑心,而後者的考量,則是要盡量讓社區組織取代個人合作對象,讓活動更貼近部落的永續發展。

方克舟認為廣義上而言,文化是指人生活的總和,如果想推廣原住民文化,就必須把產業面也一起考量進來。「台灣只有2%的原住民,如果部落的孩子必須到城市念書、工作,就無法發展屬於部落的工作機會,也會隨之失去和族人傳承文化的機會。」

活動大合照!(攝影:MISC | Charlie Chang)

活動大合照!(攝影:MISC | Charlie Chang)

 

延伸閱讀:

  1. 從《貢丸湯》認識新竹-見域創辦人謝爾庭經驗談
  2. 公益爆米花#28|你的服務,我的文化-部落志工和部落族人之間的衝擊對話
  3. 光原社企共同創辦人李志強:「實地找人、抽離思考、回到現場,幫助部落青年發展有機農業
  4. 《社會企業知識交流系列活動》
  5. 至善基金會與原住民媽媽合開「快樂一煮」便當店 看見都市裡部落照顧的價值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