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時報App如何改變組織使用Facebook的方式
一月十八日,Facebook 推出動態時報(Timeline)App,並列出一張清單,舉出目前已通過許可、準備好和使用者碰面的六十個 App。(使用者的頁面就是他/她的活動動態時間軸。)動態時報 App 就像是 Facebook Open Graph 的翻版,透過網路上的即時行動將使用者和 Facebook 緊密連結。
一月十八日,Facebook 推出動態時報(Timeline)App,並列出一張清單,舉出目前已通過許可、準備好和使用者碰面的六十個 App。(使用者的頁面就是他/她的活動動態時間軸。)動態時報 App 就像是 Facebook Open Graph 的翻版,透過網路上的即時行動將使用者和 Facebook 緊密連結。
有任何非營利組織利用 Facebook 募款嗎?不一定,這要看你對於「募款」的定義何在。
之前發起簡訊捐款活動的組織,多數都是較具規模的組織或公司,例如紅十字會。其中,為 2010 年 1 月海地大地震所辦的募款活動,讓行動捐款受到大眾矚目。但如今,行動捐款已不再只是知名大型組織的專利。
在每個人心中,都或多或少有著關懷社會的慈善之心。在武裝的外表下,我們都有著一顆行善的心。善因行銷(Cause Marketing),指的是公司企業和公益團體合作,例如乳癌研究協會、慈善基金會或救災團隊等,讓一般民眾在平日購買主流產品時,也能夠為公益盡一份心力。
在 2005 年以前,我們可能會透過步行募款、抽獎和家庭紡織品義賣等方式向朋友募款。如果你要為喜愛的善因募款,你可能會先轉向朋友、家人和同事尋求協助。如今,社交媒體改變了募款方式。
一個成功的臉書頁面背後的秘密,就是高參與度的成員。你可以對著幾千幾百個粉絲推銷宣傳,可是如果他們都沒有反應也不參與,那人數也就不具任何意義了。
如果你像在非營利組織工作的大多數人一樣,在 2010 年 1 月發生生海地地震時看到那蜂躍而來的捐款,那你可能也體驗了「神聖手機」時刻。
使用不同的平台來接觸各路支持者,對非營利組織來說,相當重要,但社交媒體並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因此,當你發現群眾參與較多Facebook上的組織活動,而Twitter上較少,那麼就該將精力用在繼續拉抬組織於Facebook上的表現,而不是試著要做到面面俱到、兩邊兼顧。
非營利慈善組織可能會有興趣知道,HelpAttack! 為社交資金籌募帶來了甚麼樣的新主意。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非營利組織 mPowering 正在開發一種客製化的行動應用程式,不過大概會和你聽到 App 一詞腦中浮現的第一印象不大一樣:他們嘗試接近每天只有兩塊美金過活的赤貧者,並設法幫助他們與已開發國家中的資助機會及計畫搭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