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人口持續升高的 「食物安全年」 ,終結飢餓 5 指標,Can Taiwan Help? /SDGs 2020(SDG 2,終結飢餓篇)

Behance by Jan Schmidt-Whitley

編按:你知道 SDGs 嗎?你知道每一項 SDGs ,都有屬於各自的指標嗎?你認為,SDGs 是政府、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或是企業才需要了解的概念、才能著力的事情嗎?做為一個普通小民,SDGs 與你我有什麼關係?

事實上,SDGs 不僅關心如何協助所有國家與所有年齡人士,更是全球發展議題主軸的重大方向;這同時也意味著,身為地球村民的一份子,對 SDGs 的了解與實踐,既是我們所能付出的社會關懷,也是值得擁護的公民價值。

NPOst SDGs 2020 專題,將與你逐一了解 17 項永續目標下共 169 項發展指標的有趣故事。SDGs 一點不難,你將發現,它早已經與我們生活在一起。

文/簡育柔( NPOst 特約記者)

糧食問題從未遠離我們,飢餓與營養不良,以各種形式存在於不同世代中。

過去,戰亂與抗爭導致糧食不足,我們飽受飢餓之苦;接著工業化時代來臨,糧食雖得以大量生產,卻衍生農藥使用過量或基改疑慮等食品安全問題;直至現在的科技化社會,人們活在高速又高壓的生活氛圍中,營養偏廢且有害健康的速食竟成了多數選擇。

2019 年,聯合國宣布每年 6 月 7 日為食品安全日,且定調 2020 年為「食物安全年」。但同年 7 月 15 日,由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U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與其他機構聯合發表的糧食報告卻顯示,2018 年全球共有 20 億人無法獲得健康糧食、8.21 億人飽受飢餓與營養不良之苦,全球飢餓人口數 3 年來持續升高當中。

圖/終結飢餓指標之一,聚焦在降低五歲以下兒童發育遲緩、過瘦及過重的狀況。取自Freepick by Zurijeta

我們與安全糧食的距離,似乎比想像中來得更遠

聯合國在 2015 年 9 月正式發佈了「 2030 年全球永續發展議程」,訂定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終結飢餓(Zero Hunger)排在第 2 位,核心宗旨在於「消除飢餓、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及促進永續農業」,其中更設立 5 個指標,錨定共同發展方向。

第一項指標「普遍獲得安全和營養的糧食」,看似直觀且易達的一句話,實際執行卻是困難重重,光是首個指標就難以達成,遑論後續所有。

SDGs 2.1 普遍獲得安全和營養的糧食:在西元 2030 年前,消除飢餓,確保所有的人,尤其是貧窮與弱勢族群(包括嬰兒),都能夠終年取得安全、營養且足夠的糧食。

2020 年 2 月,全球爆發武漢肺炎之際,東非正面臨一場毀滅性更甚肺炎的蝗災。

圖/一平方公里的蝗蟲大軍,每日可奪走足以溫飽 3 萬 500 人的糧食。來源:FAO

這次災情比前一波蝗災嚴重 20 倍,是 70 年來最大規模。施灑農藥的飛行員 Andrew Van Zyl 表示,在南非執行任務非常危險,蝗蟲密度太高而且到處飛,牠們幾乎遮蓋掉大部分擋風玻璃的視野,結束噴藥時機身更是充滿蝗蟲黏液。

而蝗蟲的野心不會止步,目前足跡已從東非外溢至阿拉伯半島,這些地區皆可見蠢蠢欲動的蝗蟲幼體,葉門、伊朗等地區恐接力面臨「禍從天降」的蝗災。FAO 害蟲防控專家 Bayeh Mulatu 形容:「這是蝗蟲大軍的天時、地利、人和。人類唯一能做的就是趕盡殺絕。」如果災況持續惡化,估計全球將會再有 2,000 萬人陷入缺糧風險。

諷刺的是,2020 年更像是屬於蝗蟲大軍的食物安全年。

糧食風險:臺灣躲過蝗蟲肆虐,卻遭秋行軍蟲橫行

2016 年於美洲現形的秋行軍蟲,隨著全球化的腳步,去年開始攻擊臺灣的糧食作物,受災項目包含水稻、玉米、小米等。根據行政院農委會公布,目前苗栗、嘉義、臺東、花蓮等地都有成蟲蹤跡。

雖然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臺灣國內糧食有一定庫存量,足以穩定供應國人 6 個月。不過,據農委會 2018 年統計,臺灣的糧食自給率只有 34%,若是秋行軍蟲災害常態化、再加上疫情影響,國內糧食自給仍恐面臨挑戰。

圖/秋行軍蟲,可由蟲體頭部 Y 字符號來辨別。來源:FAO

除了糧食自給疑慮,用藥方面也是另一個糧食安全難關。

目前臺灣已進入「秋行軍蟲防治第二階段」,不論蟲卵、幼蟲或成蟲,只要接獲通報,便即刻劃定管制區、進行強制噴藥。不過,此期間若是有務農業者並未接受專家輔導用藥,也恐造成食安漏洞的風險。

營養不良的可能性,超乎你的想像

SDGs 2.2 結束一切形式的營養不良:在西元 2030 年前,消除所有形式的營養不良,包括在西元 2025 年前,達成國際合意的五歲以下兒童,並且解決青少女、孕婦、哺乳婦女以及老年人的營養需求。

大眾對於「營養不良」的普遍印象,可能是缺糧導致無法滿足個體成長所需養分的狀態,並且大多發生在第三世界國家。其實,營養不良正以各種姿態持續發生於世界各地,且衍生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

不快樂的快樂兒童餐:健康問題的兇手是企業、還是消費者?

2002 年,美國兩位青少女控告麥當勞。當時,J 少女 19 歲、身高 167 公分、體重 136 公斤;A 少女 14 歲、身高 147 公分、體重 77 公斤。他們認為,麥當勞沒有明確告知消費者,他們的速食餐點隱藏健康風險,導致少女們無限上綱食用,是肥胖問題的肇事者。不過最終法官 Robert W. Sweet 判定,麥當勞並沒有強迫消費,選擇營養風險高的速食餐點出自青少女的自由意志,健康問題必須自己負責,因此判定少女敗訴

此後麥當勞也經歷幾樁類似訴訟,且大多以勝訴為果。雖然麥當勞並沒有因為青少年健康問題而受罰,不過這些訴訟倒是讓食品產業圈開始了「自主標示營養成分」的風氣,特別是有害健康的反式脂肪含量與添加色素種類,協助消費者購買商品前對自己的健康風險多加三思。

圖/速食文化間接導致青少年偏食問題。來源:Behance by Trisha Ward

2018 年,中國一位 17 歲青少女(小錢),三餐長期攝取高油高糖等食物,導致嚴重腹瀉、嘔吐甚至差點喪命。小錢身高 162、體重僅 42 公斤,因嚴重頭暈、嘔吐送醫,當時血糖、尿酮體皆嚴重超標,血尿澱粉酶是常人的 5 倍,而且腹腔積液,確診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並患上急性胰臟炎,生命一度垂危。

醫生抽取的血液樣本呈現粉紅色,且瞬間凝固導致檢驗儀器無法識別。搶救期間,醫生為她換血 3 次,過濾出 8,000 毫升黃白色「脂肪液」,輸入的血漿量相當於全身換血 2 次。搶救 3 天身體狀況終於穩定。脫離險境後的小錢驚恐地表示「我再也不碰任何垃圾食物了!」

想要吃得健康又營養,其實是一種選擇,而且關鍵主導權在於消費者自己。

國內外都推健康販賣機,盼能間接影響青少年的飲食選擇

為了打擊兒童肥胖及營養不良等問題,美國科羅拉多州於 2011 年起於校園設立「健康零食販賣機」,希望藉此改善兒童飲食健康。這台販賣機決不販售添加色素、過多糖分、反式脂肪以及賀爾蒙添加的零食,且用餐時間一到販賣機便會自動上鎖 1 小時,鼓勵學生進入餐廳用餐。

美國的加州洛杉磯分校也在 2014 加入了健康販賣機的行列,採行 4 年後,一群研究者在 2018 年發表了綜合報告,指出此類形式的販賣機將獲得健康與經濟的雙贏。在國人盼望健康飲食的風氣下,從州的層級向上影響中央政策,讓全美各地大學都能跟進,讓健康販賣機普及化,大學生們也能吃得更健康。

圖/台北市教育局試辦智慧販賣機。來源:台北市教育局

不只美國,臺灣自 2019 年 10 月起,也開始嘗試校園內設置「健康零食販賣機」。由臺北市政府與教育局發起「校園智慧支付商店」,食品內容經過董氏基金會把關,且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規範。雖然目前在智慧支付及學生隱私方面尚有爭議,但的確也讓大眾逐漸意識到青少年與食品安全之間的重要性。

SDGs 2.3 使小規模食品生產商的生產率和收入增加一倍:在西元 2030 年前,使農村的生產力與小規模糧食生產者的收入增加一倍,尤其是婦女、原住民、家族式農夫、牧民與漁夫,包括讓他們有安全及公平的土地、生產資源、知識、財務服務、市場、增值機會以及非農業就業機會的管道。

FAO 報告指出,2050 年世界人口數將達 96 億,糧食需求量會比現在多出 70%。不過,目前全球僅有 10% 的土地用於農業耕作,若維持現狀,全球糧食的供應狀況將會亮起紅燈。全球各地的務農者們,當今都在尋找有效提升農業產量的永續解方,臺灣也不遺餘力。

過去,科技歸科技、農業歸農業。不過,現今乃至未來,科技與農業的關係將會更緊密。

圖/源鮮智慧農場創辦人蔡文清。來源:源鮮智慧農場

源鮮農業創辦人暨董事長蔡文清,打造一座小面積大產量的「臺灣科技農場」。他出生自蘆竹農村家庭,在科技業成績斐然。一次病痛的體悟之下讓他回歸「良食」與健康生活,回到家鄉翻轉傳統農業。

臺灣可耕作土地狹小、產況因天災蟲害而不穩。對此,蔡文清以科技業頭腦解決農業問題。他把自己歸零,重新學習農業技術,再搭配科技業專長來轉型傳統農業。科技農場的耕作方式有別於一般農業,採用無需土壤的水耕技術,並利用 LED 照明技術克服日照限制。

不僅如此,蔡文清更蓋起「農業大廈」,充分利用單位面積來提高生產量。蔡清文的農業大廈一共有 14 個樓層、建物高 10 公尺,這座農業大廈的單位面積產量目前為世界之冠,每日可產高達 1,600 公斤的農產。採用智慧監控生產系統,依照訂單來穩定產量。

SDGs 2.4 永續糧食生產和彈性農業作法在西元 2030 年前,確保可永續發展的糧食生產系統,並實施可災後復原的農村作法,提高產能及生產力,協助維護生態系統,強化適應氣候變遷、極端氣候、乾旱、 洪水與其他災害的能力,並漸進改善土地與土壤的品質。

圖/台灣有「大廈農場」,英國則有「防空洞農場」。來源:Growing Underground

Growing Underground 創辦人 Richard Ballard,將二戰後廢棄的防空洞改造成為地下農場,採用水耕及 LED 技術培植作物,跟源鮮農場有異曲同工之妙。且地下耕種的特性,作物能夠順勢防蟲,也不用施灑農藥。

目前 Growing Underground 販售水芥菜、芝麻葉、泰式羅勒等 12 種小型蔬菜。不僅如此,米其林二星主廚 Michel Roux Jr 也與農場密切合作,協助把關農產品質。

不論是臺灣的源鮮農業,還是英國的 Growing Underground ,都提供了全球「未來農業」更具體的想像。

SDGs 2.5 保持糧食生產中的基因多樣性在西元 2020 年前,維持種子、栽種植物、家畜以及與他們有關的野生品種之基因多樣性,包括善用國家、國際與區域妥善管理及多樣化的種籽與植物銀行,並確保運用基因資源與有關傳統知識所產生的好處得以依照國際協議而公平的分享。

孤兒變寵兒,未來糧食潛力股:原住民傳統作物 —— 油芒

雖然全球農糧作物正遭受肺炎疫情影響,臺灣油芒可望成為作物基因多樣性的定心丸。

油芒為臺灣特有種,早期由原住民經過近 2000 年馴化成農糧作物。不過近年來由於稻米、玉米等工業化快速生產的糧食作物掛帥,油芒逐漸沒落。直到 2007 年,油芒的價值才又被中研院研究員邢禹依、研究助理徐子富重新發揚。

2012 年,中研院開始進行計畫性復育並重新馴化油芒,未來可望成為臺灣特有糧食作物,抵擋疫情帶來的衝擊,在糧食自給方面超前部署。目前主要由高雄農業改良場、臺東延平鄉布農族農夫邱貴春、江玉蘭共同致力復育工作當中。

不只助土地復育,油芒更有望成世界遺產

跟其他糧食作物相比,油芒天性更抗旱、抗寒而耐鹽,蛋白質與脂肪含量高於稻米與玉米,更能補足其他穀類相對缺乏的穀胺酸、絲胺酸等胺基酸。此外,油芒可生存於因為高度施肥而鹽化、沙漠化的環境,這將有助於土地復育。

不僅如此,根據中研院報告,油芒中含有人體所需油類鯊烯 (Squalene) ,早期多於鯊魚肝油中提煉。若是油芒成功復育,也可望減少鯊魚捕獵數量。

研究員徐子富表示,希望能將油芒提報為原住民的世界文化遺產,目前初步已向文化部提案,接下來會再與英、日學者合作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案,爭取資格。

協防肺炎之外,全球糧食議題,Taiwan can also help!

雖然我們與安全糧食的距離看似遙遠,營養與健康問題也以多種樣態存在於世界各地中。幸好,人們從不曾放棄努力。

從東非蝗蟲到美洲秋行軍蟲,可以顯見,所有地區性問題最終都將影響全球;從速食問題到智慧販賣機,各國政府們正在努力找回屬於兒童與青少年們的快樂健康餐;從大廈農場到防空洞農場,我們知道解決問題可以有超過一百種解方,並且顛覆以往想像。臺灣發跡的油茫,則可望成為助攻基因多樣性的未來作物。

「Taiwan Can Help」不僅止於肺炎疫情的支援。在全球糧食議題當中,臺灣未來也不會缺席。


延伸閱讀

全球 1/3 人口營養不良、8.2 億人長期處於飢餓狀態:消除飢餓不只要吃得溫飽,也要吃得對

永續環境從吃做起,一起「食」力救地球!/2020 地球日特刊

 

責任編輯:傅觀

核稿編輯:高翠敏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