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警世 林火熊熊!巴西、俄羅斯、臺灣如何因應

亞馬遜森林大火受到熱議,林火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 145% ,眾多名人、世界各地民眾在社群媒體,以 hashtag 為亞馬遜祈禱(#prayforamazonia)。近日於法國舉行的 G7 高峰會, 7 國領導人將森林危機拉升為國際危機,捐助 2 千 2 百萬元投入森林救火。

當亞馬遜森林正在南半球燃燒,北半球的西伯利亞針葉林也遭受大火襲擊。俄羅斯官方表示,從 6 月初至 8 月,位於西伯利亞的針葉林有超過 90 個起火點,已燒毀超過 430 萬公頃,相當於臺灣面積 1.2 倍。

可能許多人不知道,臺灣 8 月在綠島發生林火,燒毀 28 公頃森林,這場大火,即達到臺灣每年平均遭毀面積的近 7 成。面對森林大火,全球擁林大國俄羅斯、亞馬遜森林最大腹地巴西、 5 分之 3 被森林覆蓋的臺灣,如何因應呢?

巴西:為經濟發展賭上一座森林

自從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 1 月上任後,亞馬遜森林的黑暗期即來到。博爾索納羅推崇經濟自由主義,致力推動農牧業發展,要讓巴西持續穩座農牧業大國的寶座,因此放寬伐林監管,為開發雨林大開「綠燈」。

也因此,巴西亞馬遜森林的林火災難,走向歷史新高峰。根據巴西國家太空研究所統計(National Insitute for Space Research, INPE), 2019 年在巴西亞馬遜的火災次數,是近年來最多的一次,從今年 1 月至 8 月底,火災數量比 2018 年同期增加 145%。

巴西綠色和平研究團隊也指出, 8 月的前 20 天,亞馬遜火災的 23,006 個起火點中,有將近 7 成的前身,是既有森林或是近期遭砍伐的地區,其中,現為畜牧區的佔 5,445 個,農業地區則有 602 個。

巴西亞馬遜森林大火燒毀區域的樣貌/Greenpeace提供。

針對今年的大火,博爾索納羅原先說是 NGO 縱火導致成災,後來又改口說他只是合理懷疑。面對 G7 大國欲捐助、派軍投入救災,博爾索納羅拒絕,他表示,法國總理馬克宏與其「同盟」的計劃,如同把巴西視為殖民地,「或是無主之地。」

此強硬的回應一出,國際輿論更將矛頭指向巴西,連原本支持博爾索納羅的農民,也出現反彈聲浪,擔心他若沒有處理好,將會對巴西農產品外銷不利,出口受抵制。最終到了 8 月 23 日,巴西當局派出軍隊協助滅火,國防部聲稱已派出 44,000 個軍隊、前往 7 個州救災,預期能控制住火勢。

亞馬遜森林被視為全球最大、生物多樣性最廣的熱帶雨林,其森林、土壤具有儲存二氧化碳的功能,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這次大火過後,其是否能獲得喘息空間,要視博爾索納羅是否改變經濟政策的走向而定。

俄羅斯:健康與經濟效益放上天平,誰會贏?

位於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森林與亞馬遜同病相憐,今年 7 月遇上全球破紀錄的高溫,多處發生森林大火,統計有超過 90 個起火點,高溫與乾燥,是助長森林大火的天然因素。此外,俄羅斯近年對森林的開發漸增,是否有人為因素的影響,目前尚待釐清。

 俄羅斯西伯利亞森林大火引起黑煙密佈/Greenpeace提供。

大火加上強風吹拂,將攜帶懸浮微粒(PM2.5)的毒煙帶至數百公里遠,黑幕遮蔽了城市,對居民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俄羅斯境內有 45%為森林,是全球第一,其中有許多難以抵達之境, 2015 年俄羅斯訂立「控制區」(control zone)政策,圈出森林棄守範圍,在這區域內的火災,只要不直接威脅市民,就交由地方政府評估經濟效益,決定滅火與否。

濃煙雖遮蓋眼前視線,卻意外打開政策的視野。面對這次的大火,西伯利亞地區的居民要求政府不計成本,消滅火勢,俄羅斯綠色和平也發起連署,截至目前有超過 38 萬人簽署,提出派遣滅火部隊、保護受毒煙侵擾的人民、提高森林保護預算等訴求。

當「萬年」政權對上古老森林

俄羅斯「萬年」總統普丁不太看重環境議題,曾開玩笑說:「全球暖化也許對寒冷的俄羅斯氣候很有幫助。」面對這次的森林大火,當局原本打算靠降雨滅火,並宣稱這方法是「國際標準措施」。但當危機加劇,帶來龐大的輿論壓力,終於在 8 月下旬派出軍隊、直升機前往滅火,目前宣稱已消滅 40 多個起火點。

俄羅斯西伯利亞森林大影響範圍大/Greenpeace提供。

綠色和平推估,俄羅斯有 90%的林火發生在控制區內,氣候變遷造成氣溫持續攀升,森林大火的情勢逐年加重,綠色和平呼籲,政府應大幅縮小控制區範圍,正視林火問題。

面對市民健康受到威脅,總理梅德韋傑夫下令修改國家的森林保護政策,在接下來的國會會期中,檢視「控制區」火災發生的頻率。除了控制區的政策調整,俄羅斯作為擁林大國,早在 16 、 17 世紀即有系統性的森林巡管員,多由家族後代繼承,透過近距離、小範圍監測,遇火災能快速因應。

直至 2006 年新法頒布,此世代傳承的森林護衛系統終結,改由巡守範圍近 10 倍之大,幾乎沒有實權與資源的人員取代。當面臨更嚴峻的大自然考驗,俄羅斯跨出了改變的第一步,重新檢視政策,未來將如何,要看其是否仍存有那顆古老而堅定的護林決心。

臺灣:林火一來,救火人員疲於奔命

回到臺灣,臺灣雖不若巴西、俄羅斯的森林無邊無際,但有 5 分之 3 國土面積都被森林覆蓋,如何維護森林的生息,也與我們息息相關。

臺灣每年林火「旺季」是 10 月到 4 月,秋冬適逢乾季,以中南部的山區降雨趨少,最受影響;春天則是清明節掃墓習俗,民眾進出林地,稍一不慎易釀成災,根據林務局統計,林火發生的原因近 4 成是人為因素。

臺灣林火發生的頻率、面積每年並無明顯上升,然而一旦遇到,總會浮現人力配給不足的窘況。 8 月綠島發生森林大火,島上並無森林救火隊編制,當地風大、乾燥,林火易滅了又復燃,從臺灣本島派出國家森林救火隊、台東警消、空中勤務總隊合力,陸空合作,費時 3 至 4 日才完全滅盡,工作人員累癱,燃燒面積約 28 公頃,包含森林損害 2 公頃、林投樹及芒雜草 26 公頃。

空中勤務總隊出動綠島救火/林務局提供。

臺灣森林救火隊屬於任務編組,成員為隸屬於林務局的森林護管員,俗稱「巡山員」。全臺 1,087 名護管員中,有 742 人被挑選肩負救火任務,每當民眾、消防隊通報,或巡視時發現林火,即要出動救災。

林政管理組簡任技正范家翔從事林務工作 20 多年,回想剛入行在屏東縣恆春鄉任職,他雖不是護管員,僅是一般的基層人員,當遇上林火,林務工作站仍全體動員。范家翔受過每年防火考核的簡單訓練,那時年輕又輕,就充滿熱忱的去了,「現場很熱,有風吹火就延燒,感覺火勢很大,第一次有點嚇到。」

森林隱憂之解,智慧與決心並行

范家翔在恆春的兩年出動救火數次,跟著森林救火隊員,到了火災現場,學習先觀察溫度、濕度、風向,把附近的草割除避免延燒,再針對起火點滅火。他說,自從 2005 年隸屬於內政部的空中勤務總隊成立後,遇到無法拉水源過去,或火勢過大的林火,救火隊與空中總隊有很好的搭配。

儘管如此,地上的護林、救火人員仍是不足。范家翔說,護管員每人巡守範圍擴及將近 1,400 公頃林地,相當於 50 座大安森林公園,工作項目涵蓋森林巡視、育苗造林、研究調查、查緝盜伐等等,更還有搶救林火、深山特勤這類的「特別任務」在身。

國家森林救火隊投入火場救災/林務局提供。

護管員工作勤務繁雜、身心備受考驗,2012 年招考改採約僱人員雇用,非穩定的勞雇關係,每月薪資只有 2 萬 6 千元至 3 萬 3 千元,儘管今年調整薪資,最高加薪到 7,000 元,但在多數人眼裡仍是個苦差事。新招聘的護管員流動率偏高,經驗不易傳承,也對森林保育形成隱憂。

如何護林,是森林之國必然要面對的問題。資本主義之下,若是讓經濟考量作首,所換來的,可能會是一場醒不過來的惡夢。如何妥善因應,考驗的不僅是各國的經驗與智慧,更是一份決心。


延伸閱讀: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環團沒有鼓勵種樹愛地球,說得過去嗎?

10 年災變社工的心酸:高風險、高壓力、低支持的災害救助工作

何怡君

NPOst 前執行主編。不相信絕對的惡,也不相信絕對的善,只相信蹲得夠低,就能看見人的百百種性情,以及神的慈愛和真理。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