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公益」,陪伴災戶重生/八八風災 10 週年紀錄片報導

圖/陽光伏特加提供

編按:2009 年,莫拉克颱風重創臺灣,當時災情訊息缺乏有效整理,長期推廣資訊科技的臺灣數位文化協會(ADCT),自發性地架設災情網路中心,跳脫官方回報系統,採用社群回報機制,迅速、有效地由下而上直接匯集訊息,協助政府與民間快速掌握風災狀況

10 年過後,各界仍持續以不同方式陪伴災民重生,結合部落、企業、地方政府、民間公益團體與學校的綠能公益計畫「陽光永久屋」亦為其一。且讓我們透過紀錄片溫柔回顧這段傷痛,重新凝視人與自然的共生關係。

你有想過,你的家可能在一夕之間消失不見嗎?如果未曾近身看見的經驗,或許你我都未曾思考過,我們與氣候變遷、極端氣災難的距離其實並不遙遠。

從國道 3 號南下,穿過潮州鎮,過了大片的平地森林往左拐,一幢幢整齊排列的灰色建築映入眼簾,這裡是新來義聚落,距離原鄉約 15 到 20分鐘的車程。

2009 年莫拉克風災肆虐,驚人的雨量重創南台灣,屏東縣 7 個山區原住民部落受到劇烈衝擊,經歷莫拉克颱風與次年凡那比颱風連續摧殘,義林及大後部落、來義東西部落、喜樂發發吾等部落的部分族人遷居至平地永久屋,「新來義」成為新的居住場所。即使已經過了 10 年,災難帶來的恐懼依舊揮之不去,成為族人記憶中隱隱作痛的傷。

臺灣的原住民聚落往往是災害的第一線受害者,失去的家園或許可以重建,但卻找不回離開的親人,而部落的文化也因一次次的天災打擊,逐漸流逝。

在莫拉克風災的 10 週年,陽光伏特家希望透過新來義「八八風災 10 周年 —— 陽光永久屋紀錄片」的故事,喚起大家對氣候變遷的關注。

綠色公益,讓偏鄉、弱勢也能享有綠能的美好

陽光伏特家是綠能出資平台,陽光伏特家蒐集民間小型而分散的屋頂,打造一座座家庭式太陽能電廠,承攬維運與行政流程,並將電廠拆解為最小單位,讓支持綠能行動的民眾,可以自由選擇出資一塊或數塊太陽能板。透過降低參與門檻的形式,邀請大家一起為地球減碳付出一份心力,共享綠能帶來的價值。

「陽光永久屋」由陽光伏特家結合泰金控社會企業責任(CSR)的資源,在新來義的的活動中心屋頂攜手打造 99.6kWp 的太陽光電系統。這也是國內首例結合公有屋頂的綠能公益專案,未來的 20 年,售電收益將回饋於長者的健康照護,閒置的屋頂空間也能被活化,創造溫暖而永續的社會效益。

莫拉克風災已經 10 周年,面對日益嚴重的極端氣候,原鄉往往站在最受衝擊的第一線。 10 年前的暴雨狂洪,一夕傾瀉沖毀屏東縣原鄉部落。家園或許可以異地重建,但失去的土地、親人與部落文化,卻是難以彌補的遺憾。

陽光伏特家的共同創辦人陳惠萍表示:「一度電,放在用電有脆弱度需求的偏鄉部落,更有意義。」陳惠萍指出,民眾透過平台所購買的每一片太陽能板,除了創造綠色收益,減碳量更等同 25 棵樹木。綠能公益的模式強調了讓弱勢、偏鄉族群也能共享陽光的溫暖與美好。


完整深度報導:八八風災十週年系列報導 —— 你有想過,你的家可能一夕之間不見嗎?


陽光伏特家

陽光伏特家是國內地第一座公民電廠平台,透過共同出資、捐款及提供屋頂等方式,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支持綠電生產,並為台灣社會及能源發展帶來正向改變。


延伸閱讀:

評論:災難捐款的該與不該──災難發生的時候,我們該怎麼捐

尼伯特災後一個月:舊香蘭聚落的現場觀察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