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問「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社工為隱身家中的障礙者媒合資源,看見彼此生而為「人」的價值

圖/Raychan @ unsplash

 

文/何怡君 心路基金會行銷企劃專員

走進文山區興隆公宅,大樓的大廳寬敞,然而,一進到住家,空間瞬間變得狹小。阿奇與父母、弟弟住在這裡,他患有腦性麻痺,導致四肢萎縮、行動不便,他移動用的輪椅在狹窄的家中不管用,生活自理都須仰賴父母的照顧。

阿奇的父母每天外出工作前,會先將他移至客廳的沙發上,他早上就待在這裡,等父母中午回來協助他如廁、用餐等日常行動。下午他繼續等待家人傍晚下班回家,才能重獲行動的自由。

無法外出,社工依照需求媒合服務進家門

阿奇父母以低收入戶身分申請代賑工,用清掃工作的微薄薪水養活一家 4 口。2015 年心路基金會初次拜訪,爸爸對社工說,阿奇是個乖巧的孩子,「從沒發過脾氣。」他從特教學校畢業後,在家自學英文、電腦,希望未來能在家接案,分擔家計。

阿奇一家外出遊玩。圖/作者提供

社工依照阿奇的需要,協助媒合同儕支持、居家服務等資源,此時,阿奇的身體狀況卻突然惡化,服務被迫暫停。直到 2017 年,這些服務再度重啟,社工為阿奇申請電動輪椅、陪阿奇就醫、協助他外出參加活動,還媒合眼控電腦的技術與教學,讓他往在家就業的夢想更進一步。(參考:用雙眼經營新垣結衣粉絲團,肌肉萎縮患者鍾端育和時間賽跑

2018 年 4 月開始,社工們協助阿奇父母完成特定的工作項目,換來難得的休假,阿奇全家人到深坑老街遊玩,也到北投探視阿奇的外婆,共享久違的天倫之樂。

社工投入社區工作,每人背扛上百案量

阿奇家位於臺北市文山區,是臺北市中低收入戶第 2 多的行政區,心路基金會承辦大安區、文山區的身障資源中心,負責這 2 個區域內的 2 萬多個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依照社會局規定,中心每年至少需服務 225 個案件。

社工黃瓊萱(右)家訪,了解阿奇(左)的生命故事。圖/作者提供

心路基金會陳思堯組長說,中心每年實際服務的數量遠高於此。她粗估 2018 年 1 月到 12 月,中心電話訪問的案件數量為 1400 多件,其中社工若評估有需要,即會再持續追蹤數週到數月不等的時間,提供長期性的服務。

政府規定的「225 案」背後有一套計算公式,電話訪問算為短期性的「低密度支持」,20 個案件抵 1 案;長期但需求單一者稱為「一般性個案」,3 個案件抵 1 案;長期有多重需求者則為「個案管理案」,1 案抵 1 案,阿奇歸為此類型。換算下來,中心的 9 名社工,每人背負的案量皆破百,要兼顧服務的質與量,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身心障礙者個案服務案量計算方式。圖/作者提供

信任關係需要時間建立,才能帶來改變

王薆嵐在身障資源中心擔任社工 7 年,她會走上這一途,源自於單純的初衷:「可以助人,又可以養活自己,不是很好嗎?」投入職場後,王薆嵐不時遇到缺乏改變意願的障礙者、有戒心的家人,以及差一點點、「條件不符」而拿不到資源的窘境。身為社工,她要在有限的時間中了解每個家庭的需求,熟記每個可運用的資源,還要時時盤點現況的阻力/助力、緊急/非緊急,並妥善分配時間,才能做好如此有「人」味的工作。

要讓服務走進社區,跟一個個有需要的「孤島」接上線,每次的通話、見面都格外重要。王薆嵐說,這些家庭散落在社區中,若他們不願意或受限於認知、表達能力無法透漏太多訊息,此時,社工則必須從親友、鄰居、里長、里幹事、其他資源單位旁敲側擊,一步步的了解所要服務的家庭。

「做社區工作,我們與服務對象的生活是分開的。」王薆嵐說,這考驗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而信任關係的養成需要投入真切的關懷充足的時間,像是阿奇家,經過長期的服務介入有了改變。然而,不是每個家庭的需求,都能獲得適切的回應。

基金會社工王薆嵐帶著物資家訪。圖/作者提供

本位主義的專業服務,反而看不見真實的「人」

有些弱勢家庭的身處困境長達好幾年,他們多年來接觸許多不同的服務單位,每當有新單位來時,就必須再次交代家庭背景與心路歷程,相當耗費心神。

王薆嵐說,臺灣現行的社會服務以專業分工,每項需求都對應到不同的專業服務。一個家庭若有障礙者、長者、待業者,可能同時要面對「王老師」、「陳老師」、「林老師」等各項服務的專業人員,重複訴說家庭背景令人費神,此外,當案家想要弄懂服務時,又常困在各專業的本位主義之下,資訊既艱深又碎片化,讓人聽得一頭霧水,搞不清要如何進行。

王薆嵐表示,專業分工的問題反映在政府線上登錄系統,只要跨專業、跨單位、跨區域,個案紀錄就得從頭來過。社工的工作量倍增還事小,但弱勢家庭也在反覆的「被做紀錄」,久而久之,對服務自然產生許多挫折與不信任

身障資源中心服務的對象是跨障礙類別的身心障礙者,社工們努力整合區域內的資源,與政府單位、民間團體互相搭配、維持聯繫,希望每次的服務都能從「人」出發,依照每個家庭個別的需求,引進量身打造的資源。

王薆嵐在辦公室做個案紀錄。圖/作者提供

切身同理,自問「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根據衛福部統計,全臺破百萬的身心障礙者超過 9 成都住在社區中。臺灣的社區服務持續推進之時,政策制定者、社區工作者共同面對的考驗,在於對服務對象是否有充足的理解與認識,以及服務能否切合需要。

心路基金會經營文山區的服務工作近 30 年,機構服務處處長邱淑絹認為,不論面對的是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障礙者,都應先看重其個別的需求,而非以障別做服務的分類。在吃重的助人工作中,不可忘記服務的目標是讓他們盡可能享有如一般人的生活,邱淑絹補充:「要看到他們生而為人的價值。」

圖/ahmet arslan @ unsplash

1990 年,心路基金會在文山區買下 4 層樓的公寓,成立社區家園。當時,有別於動輒上百人的主流大型機構,這裡的「住民」僅有 18 人,是臺灣第一間小型身心障礙機構,也促成小型機構的規範立法

當年,社區家園的住民多半約 20 到 30 歲,一般人正處於投入工作的人生階段。當時,在臺灣的就業支持服務未成形前,社工、教保員自行摸索,讓這群重度、極重度的障礙者白天能外出做清掃工作,晚上回到家園居住,生活作息盡可能「正常化」。這些成為心路日後在文山區開辦就業支持、社區生活支持等各式服務的基礎。

邱淑絹從事助人工作 10 多年,她認為服務其實並不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她舉例說明「換作她自己,也不想天天跟 100 個人住在一起」,小型化、去機構化是很自然的走向,服務不是單看「量」,「」更是關鍵;服務需從「人」出發,貼近需求,希望人人能在自己所處的社區裡,自在安適的生活。


作者

何怡君

深信人生而為人的價值,每個人都是這世界的美好禮物。與心路基金會的夥伴們一起努力,支持身心障礙者擁有想要的工作、養自己喜歡的寵物、週末選擇想去的地方,過著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延伸閱讀:

仙人要能遊庄,需要整個社區的努力

在社區裡變老,別在醫院裡終了:打造預防重於治療的在地互助網

「我替你記住就好。」屏東三地門學童用創意和陪伴,破除失智的藩籬、消除畏懼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