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怎樣的 2030 年?「未來,所有企業都該是社會企業」!

攝影/李奕萱

活動名稱:2019 社會企業 & 社會創新論壇 Taiwan 2030 What & Will?社會創新未來式

日期:1/21(一)

時間:13:00-17:00

地點:臺灣金融研訓院菁業堂(100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 3 段 62 號 2F)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安侯建業教育基金會

 

2019 年 1 月 21 日 KPMG 安侯建業主辦「2019 社會企業 & 社會創新論壇 Taiwan 2030 What & Will?社會創新未來式」,邀請政府官員、企業主、社會企業和非營利組織創辦者等相關代表一同開講,討論社會企業與社會創新的未來發展。

KPMG 安侯建業主席于紀隆開場演講表示,世界經濟論壇(WEF)每年整理全球可能遇到的 10 大風險,其風險面向早期以經濟和政治為主,近年環境和社會問題也開始躋身其中。面對環境與社會風險,「社會創新」或許可以成為改善世界的利器。

于紀隆代表主辦單位提出了 4 個希望在論壇中討論的問題:

  1. 在描繪未來的藍圖中,我們有哪些國際經驗可以借鏡?
  2. 未來投資若只關注財務指標,能夠創造我們想要的未來嗎?
  3. 來自不同世代、不同觀點的人,怎麼合作,才能走向一個值得期待的未來?
  4. 面對充滿風險的未來,企業要如何從社會參與創造新商機?

KPMG 安侯建業于紀隆主席。攝影/李奕萱

未來,所有企業都該是社會企業

法國在臺協會政治新聞處處長 Anne Rulliat 表示,互助經濟是法國經濟的重要一環,在法國,有 20 萬企業屬於相關領域,領域中有 230 萬工作機會,占全法國工作機會的 10%。法國的非營利組織也相當蓬勃,全國共有 130 萬個非營利組織。

對於社會創新,法國有一系列的陪伴措施,「French Tech」連結工程技能與企業,「French Impact」則連結資訊、資金、相關領域參與者給社會創新企業。除此之外,法國也設有公共投資銀行,提供社會創新優惠方案,政府也對社會創新的企業、非營利組織提供納稅減免。Anne Rulliat 表示,政府應積極推動資料透明化,以幫助社會創新奠定良好基礎。

英僑商會執行長 Steven Parker 則指出:「未來的企業,全部都是社會企業。」他認為,未來 NGO、社會企業、政府將要攜手解決問題。Steven Parker 說,英國現在有 10 萬個社會企業,工作人口大約有 200 萬人,商業規模高達 600 億英鎊,影響力很大。「他們的產品和服務都是大家需要的,而且是合理的價錢。」Steven Parker 表示。

除了民間動起來,英國政府在採購上,也通過《Public Service Act》,規定要以「社會」、「環境」、「經濟」3 面向來評估社會影響力,不能單憑價格做決定。

法國在臺協會政治新聞處處長 Anne Rulliat。攝影/李奕萱

英僑商會執行長 Steven Parker。攝影/李奕萱

社會企業的責信與影響力,首重資訊揭露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指出,社會企業未來將要注意責信(accountability),也就是「給個交代」,社會企業必須向投資人說明,放進去的錢可以產生多少社會與環境影響力,且保證組織能持續運作。

其中,相當重要的就是資訊揭露,在政府推動的「社會創新實驗圓夢網」中,可以看到完整的資料庫:章程、公益報告、SROI 等,資訊揭露程度將會決定排序的先後,越透明化的公司越有機會被看到。這樣的平臺不但幫助創業者給不同對象一個「交代」,也讓社會創新有所交流,不再「閉門造車」。

活水社企投資開發總經理陳一強表示,現在投資人的考量已不只聚焦在財務上(Financial only),而是逐漸開始將「影響力」列入考量。目前影響力的評估方法很多,然而重要的還是資訊公開。他指出,如果能累積大量的資料,就能讓大眾評論優劣,學界也可以進來做完整的分析。

數位政委唐鳳。攝影/李奕萱

活水社企投資開發總經理陳一強。攝影/李奕萱

陳一強也提到,社會創新不只能發生在新創公司,也能在上市、上櫃公司中創造良好的影響力。活水對此進行了實驗,挑選 6、7 家預防、處理環境汙染的公司,協助做出資產配置。他注意到,有影響力的公司即便在市場低迷的時候,也可以獲得正報酬率。

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局長蔡豐清表示,臺灣目前推動「臺灣永續指數」,在指數裡面的成份股都有做好 ESG 投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原則)。去年市場因為美中貿易議題相當動盪,大部分股價都下跌,然而在近半年的股價裡,永續指數裡的公司卻反而做到「抗跌」,代表能受到市場認同。

蔡豐清也表示,目前 ESG 的判斷雖然尚眾說紛紜,不過他認為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公司治理」,好的公司治理對股東、員工都有長期益處,如果只看短期的股價,可能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局長蔡豐清。攝影/李奕萱

活絡的社會創新團體

臺灣社會創新領域逐漸活躍,論壇中亦邀請 One Forty 創辦人陳凱翔、綠藤生機共同創辦人廖怡雯、奇力愛執行長王品喬一同分享理念與經驗。

One Forty 為非營利組織,針對臺灣高達 68 萬的東南亞移工族群,設計多樣化的課程,舉凡中文、儲蓄、理財、電腦、理髮、化妝等,應有盡有,除了在臺北車站附近的實體課程,也有線上頻道,目前有 21000 人在上面學習。One Forty 也定期追蹤學生回家後的近況,確定課程是否真正帶來影響。

綠藤生機則是希望透過化妝、保養等產品來與社會溝通,希望成為「越了解就越會想推薦給別人」的好公司,創造對人、對環境都更友善的未來。綠藤生機希望從源頭減少不需要的東西,他們曾推出一款潤髮乳,想溝通的卻是「誰需要或其實不需要潤髮乳」。綠藤生機也透過使用良好的原料,倡議公平貿易與水土保持。

奇力愛是送餐給癌症病患的社會企業,提供高度客製化的服務,解決癌症病患營養不良的問題,也減輕病患家屬的負擔。此外,他們也推動校園小農飯盒,並且跟禾乃川國產豆製所好食機整合,支持在地小農的產品,推銷給消費者,希望帶來更大的影響力。

One-Forty 創辦人陳凱翔。攝影/李奕萱

綠藤生機共同創辦人廖怡雯。攝影/李奕萱

迎接「打群架」的時代,共創多贏

社會創新不只是非營利組織、新創企業的課題,也是大企業未來需要注重的領域。展碁國際總經理林佳璋指出,臺灣中小企業現在有相當多的問題,例如缺乏品牌概念、缺乏 IT 人才、經營流程只來自創業家的經營知識⋯⋯未來,全球製造業板塊移動,品牌將成為創造價值的關鍵。因此,所有企業都必須拓展創新思維,考慮夥伴經濟,聯合相關的夥伴「打群架」。展碁國際目前正在推動夥伴經濟平臺,希望讓中小企業藉由平臺國際化,與不同單位合作,共創雙贏。

臺灣美體小舖(The Body Shop)總經理張祖蕙則表示,美體小舖一向注重社區公平交易,有高達 95% 的成分都來自社區公平交易,目前有 20 多個夥伴,並將在 2020 年提升到 40 個。美體小舖也強力反對動物實驗,為動物福利盡一份心力。透過不同領域議題的接觸與串連,企業品牌將可以主動帶來對社會的改變。

臺灣美體小舖(The Body Shop)總經理張祖蕙。攝影/李奕萱

家樂福企業社會責任暨溝通總監蘇小真也表示,家樂福口號從以前的「天天都便宜」到現在「每個人都值得最好的」,逐漸開始重視「團結」,希望能讓相同理念的人合作,擴大不同領域的創新。家樂福透過支持鮮乳坊、非籠飼雞蛋,希望將更好、更永續的產品推廣到國內外市場。

蘇小真進一步表示,開始推動「食品轉型計畫」時,需要在公司內做文化改造,要花很多心思訓練員工、置入理念,最後再產生行動。

社會創新不只是創業者的事,而是上至政府、大企業,下至消費者,每個人都需要關心的議題。唯有透過更多人的投入,才有可能創造一個對社會、環境都更友善的 2030 年。

家樂福企業社會責任暨溝通總監蘇小真。攝影/李奕萱


延伸閱讀:

2018 KPMG 社創高峰論壇:社會創新綜效進行曲

影響力投資必須有耐心、敢於承擔風險,並且允許失敗/社會企業金融論壇報導(上)

社會企業的價值展現:「獲利、福祉、永續」/2015 KPMG 社會企業高峰論壇

作者介紹

李奕萱

獨立記者/文字工作者。擔任過各種人和動物的志工,最後還是決定回到書寫,試著創造一點點點點點(無限循環小數)的影響力。喜歡有故事的東西(e.g. 小說、動畫、電影、口述歷史⋯⋯),也喜歡看著海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