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 & 原鄉的協作機制:將科技導入原鄉,讓「微智慧禽舍」成有效的生產之道

圖/Jordan Whitt @ unsplash

本專題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支持

 

近年,在臺灣,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vility,CSR)成為經營顯學,部分企業給予經濟弱勢族群協助,盼能藉此回饋社會,卻往往在過程中「給魚吃而不給釣竿」,讓弱勢族群只能成為被施予的一方,最後依舊面臨難以自力更生的窘境。

聯合國發布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其中第 8 項是「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為的是達到提升勞動生產力,讓全民皆享有優質就業機會的目標。那麼,企業到底該如何陪伴弱勢族群,才能讓他們步上有效的生產之道,進而達成以上願景?

為此,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在 12 月 7 日 主辦一場社會創新體驗活動,來到宜蘭縣大同鄉的泰雅族部落,參訪當地原鄉和「岩生築見」團隊合作的「微智慧禽舍」。所謂的微智慧禽舍,是岩生築見為了提高原鄉經濟產能及競爭力,透過科技導入而成的創新商業模式,同時也是將此一模式作為未來規模複製的實驗場域。

先融入原鄉生活,再陪伴他們經濟成長

在說明上述實驗場域前,得先提到岩生築見的起跑點:南投仁愛鄉的「武界計畫」。當時岩生築見創辦人江宥寬在了解在地的氣候、土地承載力等環境條件後,和雲林縣的「凱馨實業」合作,由對方提供小雞、飼料與技術輔導等支援,接著讓原鄉的 7 名布農族媽媽各司其職,將雞養大,最後凱馨將整批收購並屠宰分切,而岩生築見不只作為雙方的中介溝通橋梁,也投入產品的推廣與銷售。

江宥寬指出,「企業協助原鄉,大部分都是面向農業,因為畜牧業的進入門檻相對而言較高,可是臺灣各地多有土地規模小且零碎、勞動力有限等問題,所以我們必須要著重於單位產值,而畜牧業剛好能滿足以上條件──單位產值大、勞動需求力也相對農業少。」

釐清環境條件,找到提供資源的對象後,江宥寬也強調,要讓原鄉媽媽們並非「被動」而是「主動」的進行合作。他解釋,政府有提供輔助,讓老師來上課並一步步教導她們如種植、包裝到行銷等步驟,直接告訴她們做法,豈料最後她們只學會依樣畫葫蘆,如此一來無法建立產業的持續性,因此岩生築見透過解構生產者的行為,配合其生活習慣來操作,讓生產者懂得掌握自身獲利機會。

南投仁愛鄉的「武界計畫」。圖/岩生築見 ROKSN 粉專

岩生築見創辦人江宥寬。攝影/曾玉婷

岩生築見共同創辦人石博文舉例,飼料寄到家裡跟寄到集貨點領取,兩者價差 2300 元,可是生產者不見得會算得那麼精準,反而可能基於方便選擇運費較昂貴的前者,這時身為中介的岩生築見就會適時現身,提醒生產者哪一個選擇更划算,並建議生產者可以在開車到鎮上時順便領,不用再花費額外的時間做這件事,既方便又能省成本,將協助計畫盡量融入生產者的生活,增加他們主動執行的意願。

導入科技成「微智慧禽舍」,降低成本提升產值

對江宥寬而言,給魚吃不如給釣竿,給釣竿之外更要創造釣魚的環境,因此岩生築見致力於研究經濟發展模式並將其事業化,建構適合弱勢家庭能持續獲利的商業模式。在宜蘭縣大同鄉的實驗計畫中,他們和「阿龜微氣候」展開合作,以科技工具導入傳統產業,監控並記錄禽舍室內溫度、溼度、氨氣及二氧化碳濃度等數值,打造出最適合的雞隻環境,並用最小的力氣養出白嫩肥美的雞,創造最大的產值。

微智慧禽舍的負責人王進財則是本次計畫的在地協助者,同時是實驗場域的環境提供者,他每天早中晚秤雞隻重量確認狀態,也細心地寫上雞隻的生長狀況,以及實施防疫計畫時的用藥記錄等。石博文指著滿是數字的紀錄卡說:「透過控制參數,能得到最適合、最佳的生產方式,之前我們沒有做這件事,而且一般農戶要寫這個也有困難,不過王大哥寫得非常漂亮整齊。」

攝影/曾玉婷

進一步分析紀錄數值,也可以得知在一隻雞身上花費幾公斤的飼料能換得幾公斤的肉、溫度變化如何影響雞隻食欲等細節,將產業鏈磨得更精細,提升操作準度,達到「管理規模化」,進而真正改善生產者的經濟狀況。針對科技工具的運用,蜂巢數據(阿龜微氣候)共同創辦人林泰佑也表示,在養雞這方面,他們應用數據和資料科學,盼能提高育成率並降低管理成本,協助農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目前岩生築見仍以生鮮肉品作為主要產品主線,但石博文期待,「未來這套模組不只是能用來養雞,而是讓各級產業都能用這個模式,因為我們不是在賣雞,而是賣整個模式,連這個建築(禽舍)都要能用模組化的形式提供給需求者。」

最重要的一步:以人為本

擁有充足的資材、技術支援等輔導後,整個產業鏈最終還是要回歸於「」。江宥寬指出:「在社會工作中,只要人不願意改變,基本上什麼工作都推動不了。」改善經濟雖然是企業和弱勢族群的共識,可是基於背景差異,在目標設定和做法上容易產生落差,如果沒有對彼此的包容,很難推動後續工作。

社創體驗活動中,主廚史達魯端出美味的雞料理。攝影/曾玉婷

「不是單以愛心去想這些人只要得到幫助,而是視彼此為共存、合作的關係;不是要照顧他們,而是彼此關照,讓我們在前端打造系統,他們在後端保住環境。」他強調,岩生築見要建構的是「協作機制」,不只是個人生產,連家庭有沒有一起參與、整個社區有無互動、和企業的關係如何、在地資源有沒有辦法進一步協助,都應該是計畫進行時考量的重點,而他也希望岩生築見作為「潤滑劑」,在生產者及企業之間達到良好的潤滑效果。

除了理念,產品的本質才是吸引消費的長久之計

至於,好不容易產出「好產品」後,要如何讓消費者願意掏錢買單?

茶籽堂(捷順企業)創辦人趙文豪認為:「我們可以有理念的做好事,吸引認同的支持者前來購買產品。不過若以長遠的角度來看,想在往後提高產品價格,進而讓生產者獲利,仍舊得從產品的本質出發。」他解釋,從產品包裝、形象設計及通路布局,每一道面向加總起來,才是消費者心中的綜合價值,很難單靠理念達成目標。

隨著愈來愈多青年社創及企業投入社會永續事業,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主任祕書陳國樑指出,透過科技運用,提升產品生產效率及價值,再放入經營者的理念和觀念加以點綴,如果最後順利得到消費者青睞並實際花錢購買,這整道流程就會成為「很好的模型」。他也期待未來有更多年輕人和多元的社創及企業加入這項行動,讓臺灣這塊土地變得更好。


延伸閱讀:

「永續」是種選擇,與經濟發展從不互斥/SDGs-8、9、11(經濟、創新基礎建設與永續城鄉)

社會創新結合 SDGs 精神:政府建立公平的平臺、企業負責任生產、消費者關注產品價值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業大冒險】「MIX Power 直播未來室,可預想的未來論」

被垃圾撐死的信天翁、被吸管卡住的海龜,我們還能消費環境多久?/SDG-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NPOst 專欄

作者介紹

曾玉婷

文字工作者。喜歡書寫和音樂。志向是真誠對待生活中的每個枝微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