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創新結合 SDGs 精神:政府建立公平的平臺、企業負責任生產、消費者關注產品價值

圖/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提供

本專題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支持

生產履歷、食品標章、產地證明,在食安問題屢屢爆發引起民眾對食品安全疑慮的現代,消費者選擇透過標章來認識食物的來源和生產過程,尋找讓自己安心的食品。但是,現有的生產履歷真的讓人清楚了解食物的所有生產過程嗎?消費者在超市購買一塊分切包裝的豬五花肉,是否知道豬隻從產地的生長情形、屠宰分切過程,以及送到超市銷售時,經歷了哪些生產作業和環境?

聯合國發布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其中第 12 項就是「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負責推動企業社會創新的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指出,過去要求企業負責任的生產,是政府應做的「課責」(accountability)。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消費者慢慢了解,應該去問手上的東西是怎麼來的、從哪裡來的,做到「問責」;另一方面,生產者和企業不再以利潤為第一優先,而是以使命生產出好的產品,做到「當責」。如此生產循環能做到消費者問責、生產者當責,就是「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近年政府積極推動社會企業,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這個框架下,行政院進一步提出「社會創新行動方案」,希望協助一般企業透過社會創新的手段,協助解決社會問題,同時產生經濟價值,並促成社會進步、環境永續,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特色。(參考:社創好食味,為社會創新帶來一道好菜

以民眾關心的食安和環境問題來說,養豬業有可能做到社會創新,為社會解決環境和食安問題,同時創造經濟價值嗎?

數位政委唐鳳。圖/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提供

祥圃「良作工廠」 ,要讓養豬業質變

6 月 5 日,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主辦的一場社創小旅行,來到全臺養豬頭數居冠的雲林縣,參訪從生產飼料、分切加工到銷售一條龍經營的祥圃實業,不僅參觀其觀光工廠,也實地走訪養豬畜牧場,了解當前養豬業面臨的環境難題,以及祥圃所做的社會創新解決方案。

祥圃長期經營豬飼料和營養品的生產,近 10 年積極改變產業鏈的生產和銷售過程,透過許多創新手段,解決農業生產環境、加工業者瓶頸和消費者選物的問題。

祥圃實業營運長吳季衡說,10 年來自己在第一線現場與農民在一起,發現臺灣農業值得保存的價值。因為想要解決一路上看到的問題,因此試著透過創新要讓養豬業質變,產業價值才能提升。

祥圃實業營運長吳季衡(著襯衫者)。攝影/李育琴

在館內設置的透明玻璃下,可見工作人員正在室內分切豬肉,強調全程低溫環境,且豬隻在屠宰後進入分切場前,必須先預冷一天,以達到生菌數無法繁衍的狀態,這是相當高規格的安全衛生標準。此外,每一塊分切好的豬肉都有生產履歷,並以冷鏈物流運送到餐廳或超市商店販售。

另一方面,祥圃也強調養豬所造成的環境問題需要解決。從豬隻品種、飼養環境到供應的飼料,以及後端污染排放等,都試著為產生的問題找到解決方案。如此強調安全飼養、人道管理和環境保護,祥圃推出的豬肉品牌命名為「究好豬」。

企業發揮當責的精神,生產好產品同時解決社會問題,提升產品價值。吳季衡說,「祥圃要先從自己做起,把營養品的價值做出來,等到肉品在市場上有好成績,再去跟農民說來一起養這樣的豬,希望能藉此與農戶互利共榮,並且讓民眾有好吃的安全食品。」

圖/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提供

跨界結合 ,用區塊鏈建立生產溯源系統

社會創新也需要跨界結合,祥圃就應用了區塊鏈的最新技術,建立其產品溯源系統。

過去區塊鏈被作為虛擬貨幣炒作的工具,協助祥圃建立區塊鏈的奧丁丁市集創辦人王俊凱說,區塊鏈可以為社會創造價值,不只是炒作賺錢而已。

王俊凱指出,區塊鏈的特性是分散式的帳本、避免重複支付、智能合約和共識決,他把祥圃的生產履歷放在區塊鏈上,包括豬隻的配種、吃的飼料、打的疫苗、分切和運輸的過程,以及銷售的端點,所有的東西都完整記錄在區塊鏈上。

區塊鏈是分散式的帳本及共識決,一旦內容做了更動,就會傳遞到每一個節點,讓所有人知道。「未來產品如果發生問題,可以很容易把問題找出來,不會有過去不良業者刻意竄改紀錄的問題。」

圖/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提供

「食品溯源系統是全世界都在尋找的解決辦法。」王俊凱表示,奧丁丁與祥圃的合作打造出非常完整的溯源系統,除了生產端,在銷售端也能讓食物生產者透過後臺知道產品賣到哪裡,當豬肉出問題必須緊急回收時,就知道賣到哪個超市等。

祥圃有盡責的生產履歷,甚至在觀光工廠把肉品分切過程透明公開,但是對消費者來說,無法時時到現場了解生產過程的,而區塊鏈的分散式帳本就是讓消費者更容易問責的工具。

「如果建立一個很好的標準,從源頭開始把關並記錄下來。未來如果出事可以回去究責,這才是真的可以保護消費者的工具。」王俊凱強調。

奧丁丁市集創辦人王俊凱。圖/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提供

政府建立平臺,推動社會創新

當企業能負責任的生產,而消費者願意關注產品的價值勝於價格,那麼就能讓生產永續循環。政府協助企業做到社會創新,唐鳳表示,站在政府的角度,不是把所有課責的壓力都集中在政府上,而是要建立一個公平的平臺,讓所有做問責和當責的人都能看到彼此的好,各自往想要發展的方向邁進,如此一起就可以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吳明機強調,社會創新未來必須要植根在企業發展的 DNA 上,希望把這樣的概念發展起來。目前行政院已擬定社會創新行動方案,將進一步透過跨部會的接軌,讓社會創新有更積極性、指導性的方案和做法,同時結合永續發展目標,引導我們朝向更好的未來邁進。

圖/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提供


延伸閱讀: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業大冒險】「MIX Power 直播未來室,可預想的未來論」

被垃圾撐死的信天翁、被吸管卡住的海龜,我們還能消費環境多久?/SDG-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NPOst 專欄

作者介紹

李育琴

自由文字工作者。現居南方客家聚落。曾在臺北、屏東等地 NGO 工作,關注環境、文化、社區發展、政府資訊公開等公共議題,期望透過網路媒體讓更多南部議題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