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垃圾撐死的信天翁、被吸管卡住的海龜,我們還能消費環境多久?/SDG-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圖/Jeremy Bishop @ unsplash

編按:

從去年開始許多團體逐漸在倡議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究竟是什麼?它跟臺灣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我們必須把它放在心上?

NPOst 與臺灣海外援助發展聯盟(Taiwan Aid)合力開啟了這個專欄,期望以 Taiwan Aid 紮實的研究基礎及其成員組織豐富的國際服務經驗,讓每個人都能理解 SDGs 為何與我們大有關係。本專欄將陸續將針對 SDGs 裡的各項目標議題,深入討論臺灣自身狀況,以及每個人身在其中所能呼應與著力的方向。

2009 年,知名攝影師克里斯.喬登(Chris Jordan)首次踏上位於太平洋中心地帶的中途島。這個距離大陸 3000 多公里遠的珊瑚環礁,本是遠離塵囂的信天翁樂園,卻佈滿被塑膠垃圾包圍的信天翁屍體。喬登拍下的一張腹中滿是塑膠垃圾的信天翁殘屍,震撼了全世界。

2015 年中,一隻鼻子被塑膠吸管卡住的海龜更讓全世界心疼不已。研究團隊從痛苦萬分的欖蠵龜鼻子裡逐步取出吸管,過程中欖蠵龜不斷嗚咽掙扎並流出鮮血的畫面,讓塑膠吸管與海洋垃圾議題再次沸騰。

臺灣人平均每人每天可產出 2.1 公斤的垃圾,每年使用 180 億個塑膠袋,是海洋「塑殺」的關鍵元兇之一。(參考:失控的海洋廢棄物──塑膠砌成的海龜墳場)也因此,上述讓人心痛的畫面,正可說是渺小個人的消費選擇如何打破地域與國界、超越個體日常僅見的寥寥表相,衝擊整體環境與戕害其他生命的最佳範例。然而,事情遠比我們想像得更加連動。

環境的衝擊不言可喻,然而絕大部分購買塑膠吸管、使用瓶裝水與塑膠袋的消費者必須承擔所有的責任嗎?以空汙來說,根據環保署統計,臺灣境內前 3 大汙染源,來自高雄的中鋼、臺中的火力發電廠與高雄臺電的興達電廠。其他包括花蓮的亞泥與合盛礦業、麥寮的台塑石化與汽電廠、宜蘭的潤泰水泥等皆榜上有名。總體來說,臺灣空汙有 6 成的汙染源來自於工業與商業活動,包括以大貨車為主的移動源,和電力業、食品、造紙、塑膠等製造業、鋼鐵業、水泥、紡織業等。

國營企業與大型私營企業造成的環境破壞遠超過個人所及,同樣的情形在國際上亦同。放眼全球前 10 大空汙最嚴重的城市,其汙染源除了交通運輸,其餘盡皆來自電力生產、工業燃煤電廠、鋁鐵製造業等。

然而,人類可以沒有工業發展與企業體嗎?可以沒有經濟活動嗎?昔日高雄的中油煉油廠、楠梓的加工出口區,何嘗不是臺灣經濟起飛的象徵,如今卻成為土地汙染的禍首。而企業巨獸對環境的破壞不只來自於廢棄物的產生與任意排放,更在於資源的持續消耗。經濟活動取之於土地,高度仰賴礦物、水力、森林、糧農等自然資源,根據聯合國預測,人類若以現行的消費與生產模式繼續發展下去,至 2050 年止,每年的自然資源開採量將達到 2000 年時的 3 倍。顯然,現行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可能讓地球與人類永續生存。(註 1)

圖片設計/侯希

此外,若要討論地球承載的極限(地球限度),根據研究,氮磷循環失衡、生物多樣性消失,是如今地球面臨的當務之急,氣候變遷與土地系統變遷為次高風險。地球退化的速度形同一列失控的火車,高速奔向一個毀滅性的未來。顯而易見,人類要滿足基本需求,不能沒有經濟活動,但現行的發展模式已經成為地球退化的關鍵。我們需要的,是重新扭轉生產與消費型態,找到一個永續共生的方法。

資料來源:Johan Rockström。2009。A safe operating space for humanity。Nature 461

選擇永續,提升消費與生產的責任感

早在 1992 年的聯合國里約高峰會中,永續消費與生產(Sustainable Cumsuption and Production,SCP)已是討論的重點。國際社會開始意識到,若要阻止地球退化、減緩環境衝擊,同時卻又要能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與經濟活動,消費與生產模式的轉型勢在必行。

2012 年,聯合國訂定「永續消費與生產模式計畫 10 年架構」(10Year Framework of Programmes on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10YFP),到了 2015 年,更將 永續消費與生產列為 SDGs 核心目標之一,其第一項子目標,便是要求已開發國家擔任領頭羊,考量開發中國家的發展與能力,共同落實 10YFP。

SDG 第 12 項目標: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Responsi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確保永續的消費與生產模式

Ensure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patterns

10YFP 是一個行動框架,用來加快各國轉型為永續消費與生產(SCP)。10YFP 支持發展中國家在轉型過程中所需要的能力、技術、資訊、知識與資金,鼓勵各國將 SCP 納入發展政策中,更鼓勵創新的思維與各利害關係人之間的夥伴關係。

圖/André Robillard @ unsplash

SDGs 目標 12 除了要求落實 10YFP,同時要求實現自然資源的永續管理及提高使用效率(12.2)、減少全球糧食浪費至少一半、減少生產與供應鏈上的糧食損失(12.3)、妥善管理化學藥品並大幅減少廢棄物(12.4、12.5)、鼓勵企業採取永續做法並將其資訊納入報告(12.6),同時敦促國家必須以公共採購來鼓勵永續生產與製造(12.7)、改革任何會鼓勵化石燃料使用的補貼,並且確保每個人都能具備永續發展的相關資訊與意識(12.8)等。

若要以此檢視臺灣在去年 10 月由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公布的永續發展草案,會發現其中較可惜的是,對於 SDGs 第 12.8 項所強調的「降低或取消化石燃料使用補貼」,亦即避免用國家預算來帶頭鼓勵使用化石燃料一項,隻字未提;此外,關於推動消費者教育與知識傳遞一項,在草案中更與永續與綠色經濟毫無相關,令人啞然。

圖/Ant Rozetsky @ unsplash

至於其他包括促進綠色經濟、落實綠色工廠制度、推廣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C2C)理念、提升資源使用效率、推動政府機關綠色公共採購(註 2)、引導綠色觀光產業與在地旅遊等,則各有其 2020 年預達到的目標。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引入「循環經濟」概念,從根本討論臺灣整體經濟模式的轉型,也是永續消費與生產的核心精神。

循環經濟 5 大面向

「沒有一個國家,比臺灣更迫切需要採行循環再生的經濟發展思維。」資源循環臺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在其去年初出版的《循環經濟》一書中,開宗名義指出,臺灣有 9 成以上的能源、肥料、飼料,以及 6 成以上的食物仰賴進口,再加上加工生產外銷,不僅前端缺乏低價的在地資源,後端也缺乏具經濟規模的消費市場支撐,使得臺灣在半世紀以來的代工命運中必須無止境的以降低成本來競爭利潤。

這種「線性經濟」(Linear Economy)不僅使得勞工往往成為最終被剝削的底層弱勢,也使得過程中無可避免的產生大量的廢棄物,例如 10 年來的固體事業廢棄物總量增加了 3 成,並且有 3 成 5 的河川遭到汙染,形成劇烈的環境衝擊。

循環臺灣基金會曾提出循環經濟的幾個重要概念,歸納其重點,可從幾個面向來討論。其一在於,產品必須從設計端就將耐用、易維修、可再生、可回收與生物分解、減少廢棄物等目標置入;其二是「將擁有權回歸生產者」,將生產者的責任從產品售出的那一刻,延伸到產品的保存與處理。此概念在消費端,即是以「使用」取代「擁有」,在產業端則鼓勵業者以提供「服務」取代無止盡的產品「製造」。

簡言之,我們不需要人人購買屬於自己的腳踏車,也可以使用共享單車達到同樣的移動目的;不需要擁有閒置的套房或甚至一套高級音響,就可以在網路共享平臺上找到租借服務,「擁有」不再是解決生活問題的唯一與必要方式。

圖/Chi-Hung Lin @ flickr; CC BY-SA 2.0

第 3 個面向,是提高產品與原料的使用效能,讓產品成為耐用、可修復、易修復的「好東西」,而不是廉價卻必須不斷汰換、形成資源浪費的劣質品。製造商必須提供高近便性的維修、升級與再製造服務,以期用更少的資源創造更大的價值。

第 4 個面向,是將製造過程中的副產品以創新的方式升級回收,轉換成資源,使其重新進入生產循環中。更有甚者,不同產業鏈在生產製程中衍生出的副產品,經過處理,可以成為其他產業鏈中的資源,彼此互利成為共生與互補產業,聯手降低環境衝擊。

以丹麥的卡倫堡工業區為例,其煉油廠多餘的氣體被石膏廠拿去作為烘乾使用、多餘的水則被電廠拿來冷卻降溫;電廠的飛灰則經由管線被送出,從原本的空氣汙染源搖身變成水泥廠的原料,替水泥廠省下採購天然石灰的成本,電廠則可因此排出乾淨的水蒸汽;藥廠與酵素廠在製程中的天然副產品,則成為同一園區內農業及養殖業的天然養份,農業的副產品如麥桿,又被轉換為燃料或工業原料,循環利用。

圖片設計/侯希

由此顯見,循環經濟在強調的並非單指廢棄物的「回收」處理。在臺灣,一般人平日裡所理解的「回收」,多半只是「降級回收」(down-cycling),產品的經濟價值與功能在這種回收過後往往驟減,說穿了只是延緩產品被丟棄的時間而已。事實上,根據《循環經濟》所言,臺灣的垃圾回收率高達 55%,甚至高於美國的 35%,被《華爾街日報》譽為「垃圾處理的天才」,但回收後的原物料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有沒有再度進入產業循環中,卻無研究可證。

反觀循環經濟中的「回收」概念,則是一種讓副產品再度回到生產鏈中的「手段」,使「再生原料」的使用價值提高,以減少對「原生物料」的需求。這種「你家的垃圾是我家的資源」,其最終的目的是「零廢棄物」,強調的是「沒有真正的廢棄物,只有放錯位置的副產品」。

消費者的集體力量在哪裡?

僅管臺灣迫切需要循環經濟,從根本改變經濟發展模式,然而以永續為目的的生產與消費卻並非僅限臺灣境內的事。在全球化之下,單一產品的生產戰線往往被拉得過長,橫跨洲際、海洋與大陸,且不說離生產線極端遙遠的消費者,就連跨國企業對自家下游供應商不斷在不同地區與國家轉發包的大小網絡,都難以全盤掌握。

然而,生產與消費的全球網絡緊密連動是不爭的事實。以電子廢棄物為例,根據聯合國大學(UNU)研究顯示,2014 年全球電子廢棄物已達到 4180 萬公噸,創下歷史新高。此外,據研究,電子產品也是臺灣碳足跡最高的消費性產品。同樣身處資訊時代,歐美人與臺灣人的資訊時代由無數的手機、平板、筆電、桌機、行動電源、音樂播放器等建構而成,同一時間,中國的貴嶼和台州、非洲的迦納和奈及利亞卻堆滿了電子垃圾。歐美與臺灣消費者所購買的便利與數位生活,在其他地方卻匯聚成了集塵灰、重金屬與紅褐色的河水,其汙染程度堪比車諾比核電廠遺址

圖/Dragan Asanovic @ flickr; CC BY-ND 2.0

顯而易見,企業與工廠的生產行為是由消費市場所驅動,想要迫使企業邁向永續生產,最終還是必須回到消費行為的改變。當發展中國家一方面成為工業生產的群聚地,一方面卻缺乏力量與巨型跨國企業抗衡,已開發國家的消費責任就不能再局限於自家旁邊眼前所見的工廠廢棄物排放。

所有其他平日裡看不到的,諸如富士康背後惡劣的勞動人權、化妝品或電子產品中的衝突礦石、傾倒至他國的廢棄物露天焚燒所造成的空氣汙染、危及馬來西亞雨林與紅毛猩猩的巧克力醬(棕梠油)……唯有消費者「有意識」的理解到每一個產品與消費選擇背後所促成的影響,才有辦法集體要求企業遵守以永續為本的相關法規,並且迫使跨國企業盤點其下游供應商的作為。

圖/Brina Blum @ Unsplash

當然,消費者的理解與力量,很大部分取決與資訊的揭露與取得,例如碳足跡與產品生命週期報告(註 3)等,然而這種資訊揭露在全世界許多地區都仍無法強制執行,僅能鼓勵企業自主揭露。環保署過去持續修正「資源再利用法」與「廢棄物清理法」,欲直接整併成「資源循環利用法」,即是希望以此明定企業揭露相關環境資訊。只可惜這個一拖 10 年的草案,至今依然進展無望,即使是在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響應 SDGs 而公布的永續發展草案中也未見提及。

如此,消費者除了以個人的消費選擇來支持願意自主揭露環境資訊、達到永續生產的企業,同時改變自身消費習慣、減塑、避免衝動消費、以使用「服務」取代「擁有」,還可以選擇支持綠色和平(Greenpeace)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等公民團體。這些團體以研究、調查、倡議、活動、連署等形式,專職監督財團與企業,是消費者發展群聚聲量、擴大影響力的管道。如同綠色和平定期發布的綠色電子品牌評比帶給 ACER 的壓力,以及資生堂、P&G 等化妝品大廠被迫回應其禁用塑膠柔珠的訴求,顯見唯有支持永續消費與生產的消費者與公民日益集結,再加上願意尋求創新與永續的企業、願意發展循環經濟、鼓勵綠色產業的政府,始能讓每個身在其中的人,都能邁向「負責任」的永續消費與生產。

圖/Andreas Gücklhorn @ unsplash


註 1:聯合國環境署(UNEP),2015,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Global edition. A Handbook for Policymakers,Box 1:4

註 2:永續公共採購

對企業來說,綠色產品若能擁有更大的消費市場,就會有足夠的動力去進行永續生產。也因此,政府在採購產品或服務時,除了滿足自身運作需求,若能同時要求產品或服務的環境負擔降到最低,相較於個人消費者的零散力量,更能夠制度性的促成企業的永續生產,也能以此成為其他生產鏈的指標與範例,此即為永續公共採購(Sustainable Public Procurement,SPP)。SPP 早在 1992 年的里約地球高峰會中便被視為是達成 10YFP 的關鍵,在發展中國家更形重要。臺灣則截至 2016 年止,政府機關的綠色採購比率已達 97.18%,預計在 2020 年達到 97.5%

註 3:產品生命週期

「生命週期評估」(life-cycle assessment,LCA),是用來分析整個產品從原物料的開採到廢棄物的處理所造成的環境衝擊,以避免汙染轉移。例如,電動車對環境的影響的真的比燃油車小嗎?如果電動車的電力皆來自於燃煤火力發電,那是否只是把燃油車排氣管所排出的煙,換成電廠煙囪所排出來的煙?LCA 不僅以此檢視各種產品的整體生產鏈,同時也在其中尋找環境足跡最高的「熱點」,找出看不見的外部成本(例如,生產一條牛仔褲必須耗費 8000 公升的水),甚至納入勞動條件、人權與當地社區等利害相關人的影響評估,以此幫助製造商、供應商與消費者做出真正有利環境永續的決策。

作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