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斯星球人 V.S. 神經人(下):社會工作如何協助亞斯人認識自我?

圖/Andrei Lazarev @ unsplash

承上篇:亞斯星球人 V.S. 神經人(上):亞斯伯格人也有情緒,只是「接線都搭錯了!」

 

文/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3. 如何與亞斯人相處?

一般神經人在遇見 AS 時,恐怕很難願意花這麼多時間去理解、磨合彼此的差異。但若能在交流之前,多一些事前的理解,就有機會增加彼此欣賞的機會,多一些關係經營的可能。

(1)事前的理解:展現理解的誠意,袒露自己的想法

如果能明白 AS 及神經人好比來自 2 個不同星球的人,不妨暫時定義 AS 是「自我中心,但不自私的人」,這是比較好理解的比喻。(請參閱另篇文章:「自我中心」不等於「自私」,但常是孤單的

有了事前理解,並展現出願意理解 AS 的誠意,他們才肯分享心事。通常,袒露自己的「想法」是他們建立關係的指標,而神經人建立關係的指標則是袒露「情感」(例如喜歡、友善、軟弱),且這樣的情感往往需要被回應。

圖/Priscilla Du Preez @ unsplash

(2)給予轉喻:直來直往,交換不同的視角

神經人世界的人際技巧是指:「感受自己的情緒,也感受他人的情緒,考慮雙方並做出適切的表現。」但我們無法要求 AS 也要這麼做。神經人可以做的是,以自己的方式辨識 AS 當下情緒,並從認知角度切入,轉喻、傳達,確認時必須直來直往,才能對上話,交換不同的視角,最後提出因應之道,也就是「實際上可以怎麼做」。

社會工作如何協助亞斯人認識自我?

1. 致力找出每個案主的需求

每位 AS 都有個人化的處世模式,光譜上的位置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致力找出每位案主的需求。

AS 的嚴重程度,指的是「找不到溝通之道」,包括 AS 對自己、對他人的溝通方式。AS 並不是「沒用的人」、「缺乏功能的人」。他們的特質本身沒什麼問題,但人際表現會被孤立,被標籤汙名化,而後者會擊垮 AS 且引發憂鬱反應,甚至導致憂鬱症。AS 的字眼目前在社會上仍被視為一種「疾病」,被認為是不好的,還威脅到個人的認同感,很多 AS 自己都不接受這項特質,也不願多談。

然而,如果他們能被好好理解,消除外界偏見對自己的影響,接納並認同自己,AS 其實能在這充滿神經人的世界裡做得更好。

圖/Katerina Radvanska @ unsplash

2. 協助 AS 了解自己,與自己和解

《與亞斯伯格症快樂共處》作者認為,支持團體對 AS 很重要,可以讓 AS 體會到自己並不孤單,但若能與熟悉並願意理解 AS 的專業人士進行一對一諮商,則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幫助。因為每位 AS 都有自己對世界的定義與規則,以及他的感受,不做一對一的深入了解,又如何知道個人的狀態在哪裡?發生了什麼事?

了解自己關係經營是 AS 人生中很重要的 2 件事。了解自己是人類大腦的本能,知道自己怎麼了,找到合理的解釋,對自己的一生有個說明。理解自己、跟自己和解,並接納自己,若有個可以接納自己並討論細節的神經人練習對象,是個很不錯的經驗與動力。

3. 協助 AS 練習「關係經營」

關係怎麼經營,在 AS 的認知中,原則上必須直來直往平等互惠。AS 對心理師也是,他們理智上信任(因為對方的身分是心理師,會對諮商內容保密,若不保密也還可以提出告訴),但難有情感上的連結,因為對他們來說,「來諮商」只是就事論事、在商言商,不是見面三分情。

圖/Trần Toàn @ unsplash

長期諮商對 AS 而言,是一種「習慣」,AS 不談情緒,甚至要等情緒過了,才願意在諮商裡談那件事,因此心理師需要保持敏感,且嘗試以轉喻說明,讓他知道我們願意理解與連結,才能讓關係有實質的進展。

情緒沒有通,在關係裡會有 2 種狀態:

(1)單向關係:為了避免衝突,AS 與神經人的關係很多都是單向的,然而單向的關係只是表面和平,欠缺情感連結(依賴性),發生爭執時很快就會使關係經營不下去,或者久了就無話可談。

(2)違和感:神經人可能感覺自己和 AS 的關係應該很好,但互動上找不到證據;AS 也是,明明照著對方所說的做,卻總是被誤解。

AS 吵架時就事論事,不考量關係,吵架就是吵架,論對錯,但那種攻勢會令神經人朋友困惑:「這是對朋友說的話,還是對陌生人說的話?」神經人一旦情感受傷,又沒有被安撫,就會逐漸疏遠彼此的關係,但 AS 可能仍一頭霧水。

圖/Sweet Ice Cream Photography @ unsplash

不過,危機也是轉機,「吵架」是碰觸情緒議題的好時機,只是 AS 常視生氣為失控,擔心自己釋放全部的情緒後,會給對方添麻煩;另一契機則是在 AS「崩潰或恐慌」時,靠近他並照顧他的狀態,雖然他們也會視「依賴」為畏途,擔心若完全黏/愛上對方,不知道對方會不會嚇跑。

AS 對情緒、情感的想像很有限,希望自己能被完全接納、不被評價,又不知道怎麼反應,只能照著別人的要求一板一眼的做。因此情緒議題的觸碰與討論是關係經營的要點,這也是諮商過程中的最終挑戰,只有深入冒險,才能發展 AS 個人化的情緒管道,以及更進一步的關係經營。

4. 與亞斯相處的「關係輔助工具」

AS 即使對情緒不解也沒關係,關係的經營可靠「關係輔助工具」發展出特定策略。如何在神經人的世界與其溝通,並不是改變各自的理解系統,而是藉由「關係輔助工具」協助表達,有點類似多啦 A 夢的道具「翻譯蒟蒻」,做為溝通橋樑。

(1)使用說明書:將期待與行動白紙黑字列表說明

當 AS 能夠瞭解自己,能說明自己的「規則」與「城堡」時,鼓勵他在事前將之列表,並以此與人溝通,我稱之為「使用說明書」,其實有點類似對照表,向要照顧自己的人解釋本身的狀況。

這對戀愛尤其重要。神經人總希望自己不說,戀人就能懂他的感受,然這種「心意相通」的浪漫無法在 AS 的世界裡複製,「談情說愛」就只能是它字面上的意思,感情對 AS 來說,就是要清楚講明白,列出彼此希望怎麼做的行為對照表。

圖/Jan Kahánek @ unsplash

(2)用認知端來轉喻「情緒是什麼」

在關係裡,若不懂對方的感受如何,就要舉手發問,AS 倘若過於習慣用自我中心的邏輯去猜測,很容易出錯。鼓勵 AS 在聽完神經人的說法後,用自己的方式轉譯並進行確認。

何謂「用認知端來轉喻情緒」,其實就是用邏輯來理解情緒,其句子型態是「因為⋯⋯所以⋯⋯」,亦即用理智來理解一個人。當然,實際上人的情緒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例如「心理動機」就很難捉摸,因此 AS 要確認神經人的情緒狀態時,可以請他以「因為⋯⋯所以⋯⋯」的陳述句做轉喻。例如當神經人怒目相瞪說:「你都不在乎我」的時候,AS 可以推理反問「因為我做了什麼/沒做什麼,所以你在生氣嗎?」越具體的表達越好。

圖/Emily Morter @ unsplash

此外,必須讓 AS 學習到,有時候情緒不必全都要解釋,讓情緒「存而不論」,讓情緒主導任其宣洩,想哭就哭,不用等理解完才要正確反應,沒有什麼路徑是一定正確的。孔子說「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知道就不知道吧,這也是一種知道)。讓情緒主導,順其自然,這是人性,事實上 AS 與神經人都需要學習。

(3)透過觀察情緒表現來學習應對

神經人陷入情緒時是無法溝通的,他需要被安撫,平靜後才能恢復理智對話,如果此時 AS 無法對情緒反應,或硬要就事論事,情況很可能一發不可收拾,讓對方更生氣。

溝通時,AS 除了事前提供使用說明書,在情緒飽和的當下,可以鼓勵他用視覺觀察,並記憶神經人的臉部表情,選擇對應的行為策略。例如:發現對方臭臉時,AS 可以向對方說明「我不知道現在怎麼了,有我可以做的事嗎?」或「我可以先走開,等會再回來問你。」

圖/Jon Tyson @ unsplash

(4)接納肢體的的溫度與感受

不同星球的關係經營也許辛苦,在 AS 的感情裡,日常以為的東西都需要再拿出來檢視與溝通,彼此欣賞或相愛的 2 人才能繼續走下去。

鼓勵 AS 對自己要覺察與表露,並且學著關心對方的感受與確認。此外,專注溝通是很累的,雖然為了所愛我們都很願意去做,然而人有時候也會卡關、疲倦,若當下不能言傳也無法意會時,就讓大腦休息一下吧。「讓身體來傳遞愛吧」,將身體互靠、擁抱、牽手等這些溫熱體感(客觀的訊息)為他轉喻為「溫暖、接納、在乎」,讓時間沉浸在此刻,放慢腳步,有了可以掌握的關係證據,2 人才能繼續努力下去。

(5)溝通與理解都是雙向的

我們比較不會對外國人生氣「你怎麼會聽不懂中文」,溝通的認知前提很重要,AS 需要學會表達現在的狀態,用「不能理解」來形容,會比「不知道」好很多,比認為「對方是故意的」好更多。溝通是雙向的,不僅神經人要理解  AS 的世界,AS 也要學習神經人星球的運作方式,平等互相才是關係經營之道。

圖/Marco Bianchetti @ unsplash

被忽略的亞斯女性

相對於過去 AS 在診斷上偏向男性特質,認為男女發生的比例為 4:1,然實務研究卻發覺,AS 女童通常是在出現更嚴重的症狀或學習問題後,才會被發現並送診斷,而許多與社會期許、性別角色有關的因素都未被考量,因此有學者推估,實際上 AS 的男女比例應該是 2:1 左右。

即使 AS 女性較能適應社會,症狀不明顯,然類似宮廷劇的關係角力,神經人女性一樣會讓 AS 女性打不進團體核心、被排擠,令她們產生孤獨及邊緣感。有些 AS 女性是在工作順利後,才發現自己格格不入,由於強迫、追求完美的性格、高度嚴苛的自我要求,不但打壞與同事的人際關係,也讓自己過度焦慮,身心俱疲。AS 女性同樣需要做好了解自己的準備,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也同樣需要家人與朋友對 AS 特質的支持。


作者

林仁廷

現為諮商心理師,工作迄今 15 年,曾任部隊心輔官、監獄治療師、諮商機構心理師,目前服務社區駐點、社福機構、青少年暨大專生、特教生,服務年齡從幼稚園到 70 多歲都有。

心理學碩士畢業,主修社會心理學,論文寫男性的尋愛過程。2 個孩子的爸,興趣是閱讀、烹飪、作家事、旅行、繪圖、攝影、社會觀察與寫小說。


延伸閱讀:

「疾病」只是精神醫學的分類,不是人生的分類/我與我的獨特之處(上)

只要能建立溝通渠道,人生就算偏離主流也無妨/我與我的獨特之處(下)

自閉症關懷日,震撼影片一窺患者世界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