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搖籃到墳墓:生死兩相安,善願陪無依者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 27 場送行》書摘
編按:
麥田出版社於 6 月底出版了《 27 場送行》,由創立超過 20 年的善願愛心協會會長郭志祥、執行長吳倪冬月,以及協會工作者葉小歐共同執筆,寫下善願愛心協會多年來無償安葬 3000 名孤苦貧病者中,最發人深省的 27 場送行故事。
善願愛心協會企盼本書能給予生者一個「從告別學習如何活」的希望,不管是闔眼那刻未能回到家鄉的高齡背包客、被仲介壓榨不得不逃離的東南亞移工,又或者因 SARS 而罹難的貧苦者等,質樸的字裡行間,透露的盡是對陌生亡者的尊嚴對待,以及給生者的道別習題。
本篇為書籍推薦序,由長期於無家者議題耕耘的社團法人臺灣芒草心協會秘書長李盈姿所撰寫,李盈姿以個人工作經驗出發,感佩善願愛心協會重視每一個逝去的生命之精神,也期盼眾人能看見並重視整全的社會福利。
文/李盈姿 社團法人臺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祕書長
一口氣看完這 27 個故事是在初夏一個下過雨、暑氣稍退的午夜。此刻心情是複雜的,交織著悲涼、感慨、不捨、無奈,卻又帶著一絲暖意。雖然感傷一個個無主或無依的逝者孤單地離開人世,但心裡對於郭師兄(從以前就一直這麼稱呼他)及其團隊的歎服,只有「功德無量」4 個字可以形容,雖然俗套,但又覺得難以表達千萬分之一。
從搖籃到墳墓
「從搖籃到墳墓」指的是全程照顧的社會福利。我初入職場的工作場域在亞東醫院,剛好可以看到人從出生到死亡,社工在各個階段如何發揮助人工作。而我和郭師兄及善願愛心協會的淵源就從這裡開始,之後更隨著工作的轉換,讓這個緣分一直延伸。
其實已經忘記第一個轉介給善願的個案是什麼樣的故事,依稀記得當時低收入戶的案妻在醫院太平間面對先生的遺體時發呆放空,之後低聲告訴我,他們無力負擔接下來辦後事的費用,希望能用最簡單的方式處理,把相關費用減到最低。院內資深社工建議我可以找善願愛心協會來協助免費殮葬,當時覺得不可置信,會有人願意提供完全免費的殮葬嗎?
在半信半疑的情況下打了郭師兄的電話,之後看著案家只要準備往生者的衣物、相片,在告別式的時間出現致意,在沒有經濟負擔及時間壓力的情況下,讓一場原本可能寒傖的葬禮,辦得簡單又莊嚴。事後案家來道謝,謝謝社工為他們找了這麼一個協助單位,讓逝者體面有尊嚴地離開,讓生者安心無遺憾的面對未來。
除了經濟困難的案家,器官捐贈者因遺愛人間,也能享有善願的服務。之後無數次的轉介,包括客死異鄉的外籍人士、沒有任何資源的逃逸移工、榮民的大陸籍配偶、無家可歸的遊民⋯⋯每個逝去的生命不分身分貴賤,都可以在善願志工團的協助下得到安息。
生死兩相安
之後我的工作轉換到遊民領域,這群長久缺乏社會連結的人們走到人生的最後一步,常常已經是家屬避之唯恐不及的狀態。有些家屬尚且願意出面為他們做這最後一件事,也有些家屬或許礙於經濟壓力,或許礙於積累已久的恩怨,不願出面。
有位遊民老李因為曾對婚姻不忠、未善盡家庭責任,當他重病時,我們聯繫到前妻及子女,當時他的兒子惡狠狠嗆聲:「作為他的兒子我沒辦法選擇,但我可以選擇老死不相往來,等他辦後事再來找我吧。」但即便是這樣,老李的兒子還是食言了,老李病逝時,兒子避不見面,硬是讓老李在醫院太平間躺了超過一個月,最後在警員、里長的幫助下找到人,他才吐露有經濟困難,最後也是經由善願志工們的協助,讓老李在兒子的陪伴下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雖說是「從搖籃到墳墓」,但在臺灣社工人力普遍不足的情況下,我們光是照顧人「生前」種種,就已經心力交瘁,服務對象的身後事通常只能盡量做到資源連結,很難再細緻的顧及到小細節。在郭師兄陳述的故事中,我看到很難能可貴的社工,關注到逝者想要回歸故鄉的願望,想盡一切方法為其達成心願。這已超出工作範疇,盡顯人性的良善。
而善願志工團隊的夥伴們更在既定的喪葬儀式外,圓滿了更多逝者的遺願、完成了家屬的託付,3000 次的送行並不僅僅是完成儀式而已,更是無我的投入,只求讓生死兩相安。願這樣無私付出的精神透過這本書,讓更多人看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