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人比募款更重要:22 年來每週志願聚集,營運隨喜/「善願愛心協會」專訪

圖/Ravi Roshan @ unsplash

 

中華民國善願愛心協會」(以下簡稱「善願」)提供「窮人殮葬服務」已為大眾所知(參考:生前無家流浪,身後入土為安:街友的最後一程,如何走?),光是 2016 年就協助了 242 件個案,間接幫助了 200 多個家庭。不過,細數善願的服務項目其實包羅萬象,會長郭志祥將其分成 5 大類:窮人殮葬、希望工程、急難救助、安素營養品與賑災,後面 3 項皆以非典型的「行善體驗營」行之有年。

談起「行善體驗營」的緣起,善願會長郭志祥說,1981 年他還在念書時,班上一位同學因為家貧,每天要打工才能支付生活開銷及學雜費,一日同學竟累到昏倒,送醫才知是胃穿孔,急需一筆開刀費,但同學家境清貧無力支付。當時郭志祥正好平日有在街頭發海報兼差,於是他召集 40、50 位同學,在假日以 4、5 人為一組,到臺北街頭發海報賺錢,一天之內就湊滿醫藥費用 3 萬多元。

當時他心想,原來行善不一定要捐款給慈善機構,集合眾人之力也能即時行善。想到當年的經驗,他以此為雛形,在 35 歲時創立善願愛心協會,發起「行善體驗營」。

郭志祥。圖/作者提供

自發性志工拜訪,22 年累積超過 8000 人

「行善體驗營」的具體運作方式是:每週日早上 10 點,不論颳風下雨,臺北在中山女高校門口、臺中在豐樂公園活動中心前,志工們自主在 2 地集合。接著每 4-5 人一組,一人負責開車(志工自己的車),便前往個案家中訪視。訪視的對象多是貧戶或癌末等弱勢,志工們不僅噓寒問暖、加油打氣,還直接將錢和物資交到對方手中。錢都是小組成員集資湊出來的,每人視個人能力出 1000-3000 元不等。

剛開始,體驗營的參加人數寥寥可數,郭志祥甚至曾隻身一人走透透探訪個案,後來逐漸口耳相傳,參與人數才漸漸多了。如今,臺北平均一次約 70 多人、臺中約 30 多人。志工們來自各行各業,男女老少都有,郭志祥以「在鄉為良民,在營為良兵」形容志工們。他本身經營禮品小生意,志工們星期一到五是上班族,也有退休人士,大家每週日一早就集合,其中不乏「一試成主顧」的志工,因為親自參與很有成就感,一位志工就曾對郭志祥分享心得:「腦中好像有一個傳真畫面,那是一張捐款收據看不出來的。」

放在中山女高前的物資安素和米。圖/作者提供

自 1996 年起,善願「行善體驗營」已默默行善 22 年,郭志祥說,善願至今已累積志工超過 8000 人,根據善願提供的「106 年度行善成果表」,去年參與志工有 5780 人次,集資約 1824 萬元、服務了 1862 次!他們也參與賑災,南亞海嘯、921 大地震、臺南大地震等都有他們的身影,志工到當地直接發放慰問金和物資給受災戶;SARS 在臺爆發時,善願還毅然接手殯葬業者不敢接的病患遺體,助亡者入土為安,感謝狀就掛在辦公室一角。

不過,謹守分寸的善願,據郭志祥表示,他們幫助的個案一定都要有來自社工、警政或醫院的轉介單,並非隨機挑選,而且有 3 項服務不碰:看護、養護和醫療,因為這涉及高度專業,志工們心有餘而力不足。

感謝狀。圖/作者提供

募人不募款,維持最低限度營運成本

這樣的行善方式,讓志工們身體力行,百分百把款項及物資送到個案手上,協會不經手金流處理,郭志祥驕傲說:「我們沒有任何錢是行政費!」

聽來不可思議,那辦公室租金及水電網路費怎麼辦?郭志祥解釋,辦公室本來是一位志工提供,志工因病過世後,交代妻子每月代付房租 2.5 萬元,讓善願安心做下去。至於行政費用,善願聘雇一名會計,由 50 位核心志工每人月付 2000 元,平均分攤會計薪水、水電網路等行政費用,這 50 人名單會浮動,但人員大抵固定。

吳倪冬月參與善願 20 多年,她是退休的家庭主婦,也是窮人殮葬服務的負責人。她笑說,除非颱風來襲,每週日她一定來參加行善體驗營。每當有新面孔加入,善願會給新人 3 份文件:「106 年度行善成果表」載明去年個案數目及實際發放金額,「行善守則」是類似志工公約的手冊,並在「行善體驗公約」留下個人資料。吳倪冬月笑盈盈說:「我們募人不募款,參加行善體驗營不必事先報名,隨喜、隨緣、隨時間,我們一年只會主動聯絡一次,就寄一張賀卡而已啦!不用擔心個資外洩。」

106 年度行善成果表。圖/作者提供

NPOst 在 3 月底時實際跟著「行善體驗營」走一回,在週日早上搭上善願副會長陳義雄一行人的車,5 人同行一車加起來超過 200 歲。其中一位長輩個性活潑,同車人都以臺語稱他「少年爺爺」,他說自己曾參與很多慈善團體,晚年落腳善願,是因為覺得「緣在這裡」!少年爺爺分享,他參加行善體驗營 6 年多,每次做完好事都會開心到吹口哨,他笑說:「做喜歡做的事、去服侍需要幫助的人,就好像有賺大錢的機會!」

少年爺爺回憶,他印象深刻的一個訪視經驗在士林,丈夫因為職業傷害手筋拉斷而無法工作,家中頓失經濟支柱,妻子是柬埔寨人,還有 2 位智能障礙的小孩要扶養,妻子只能拚命打零工貼補家用。少年爺爺隨善願走訪多次,提供物資、金錢幫助,也給予關懷。

最後一次訪視,和同行志工集資 10000 多元,妻子卻拒收!原來丈夫已重回職場,她也找到清潔工一職,善願也幫助他們申請到低收入戶,他們已能自力更生了。她滿懷感謝的說:「你們已經幫助我度過最困難的時候了,有很多比我們更困難的人。」想起這段回憶,少年爺爺笑意盈盈:「那天回來,我感動到熱血沸騰!」

親自參與的「看見」,比捐款更重要

車子到了目的地木柵,這是他們第一次拜訪,一人熟門熟路打開個案的資料夾,資料夾內詳細記錄之前訪視的每一筆資料,包括捐助款項及物資項目,也有訪視紀錄及建議表。根據該資料,個案李先生是口腔癌 3 期,因手術切除部分舌頭,導致說話口齒不清,他父母已過世,和家人關係疏離,因為住院開刀無法工作賺錢,醫院便轉介他到善願。

眾人按了電鈴、登上位於 2 樓的小套房,少年爺爺帶頭和李先生聊天,其他人觀察居住環境、填寫表單,接著親自把一箱安素和 5000 元紅包交到他手裡,一行人便心滿意足離開,「體驗」在中午前就結束,不到 2 小時。副會長陳義雄說:「我們都知道錢用在哪裡,在現場人人都是會長,可以當場決定要捐多少。」

款項紅包袋和個案資料夾。圖/作者提供

負責開車的陳大哥樣貌斯文、戴著眼鏡,他在政府單位任職。聊到大家的背景,他說大家來自各行各業,有的是大公司總經理退休,有的曾是經營工廠的頭家,也有人是虔誠的佛教徒,因為想做好事,自然而然就熟了起來,有時也會聚餐,他認真說:「我們是因為理念結合,不是宗教信仰結合。」

陳大哥還說,來善願做好事沒有壓力,大家都是自發參與、有機結合,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捐款。有一次其他同伴沒來,他打算一個人拜訪個案,出發前正煩惱自己無法多拿出幾千元時,會長郭志祥就自掏腰包補齊金額,令他五體投地。陳義雄也稱讚郭志祥「思想很正」,他表示:「曾有人想一次捐款 100 萬元!但他拒絕了,堅持一定要人來當志工。」

郭志祥堅持「募人不募款」,深信志工的親自參與比缺乏互動的大額捐款更重要。這或許也因此打消許多捐款人對於「錢究竟花到哪?有沒有幫助到人?」的疑慮,因而吸引人們持續投入善願的行列。

等待個案開門的善願志工們。圖/作者提供

「希望工程」助學子完成最後一哩路

除了行善體驗營,善願的另一項服務是「希望工程」,專門資助學業成績好,但經濟有困難的學生。談起幫助過的學生,郭志祥眉飛色舞、如數家珍。例如,有一位法律研究所的高材生,來自單親家庭,父親開計程車已屆退休年紀,她拚命想考上司法官卻總是差一點,同學都考上了就她落榜,她覺得對不起父親,竟喝強鹼自殺。當父親找上善願時,原本是打算收屍的,沒想到她竟然獲救了!連醫生也說是奇蹟。善願持續資助她 4 年,包括金錢資助及安素營養品等累積達 65 萬元左右,後來她雖然沒考上律師或司法官,但如願高分考取高考。經濟無虞之後,她放下心中大石,對郭志祥說:「我不會再自殺了。」

另一位公立高中女學生,同樣出自單親家庭,功課好但家境貧困。郭志祥回憶,她媽媽中風癱瘓、繼父失業,生活開銷龐大,但她很上進節儉,曾在補習班打工折抵補習費,還為了省錢每天跑步 20 多分鐘回家。善願每月補助她 10000 元,並資助她每學期的註冊費,她後來考上公立大學醫學系,目前還在就學中,善願的資助也持續至今。

圖/Kiwihug @ unsplash

另一位醫學系 7 年級學生,家中本是低收入戶,今年卻因他年滿 25 歲而被取消低收資格,經濟頓時出了問題。但明明只要捱過幾個月,待醫生資格考一過,他就能成為醫生了。此時善願也即時伸出援手,將持續資助他的生活費到 9 月放榜。

這些學生家境通常不富裕,或是因為命運捉弄而在人生路上摔一跤,但只要適時獲得幫助,就可以從谷底翻身,追求理想生活。對於這樣的學生,郭志祥只有一個要求,就是要他們去當「小老師」回饋:教低收入戶小朋友寫功課。他表示:「這對他們來說沒什麼負擔,他們都很會教,這也是善的循環。」他也坦言,比起窮人免費殮葬服務,對他來說,希望工程做起來更有成就感,「畢竟人死了就什麼都結束了。」

集眾人之力,許一個善願

善願的行善方式,在現今講求專業與治理的 NGO 與慈善團體中,是極為罕見的。但每年轉介過來需要他們的服務對象卻始終不斷,郭志祥的手機已是 24 小時開機,還苦笑說:「請大家一定要理解和諒解,每一個都打電話來拜託還得了?」

善願的經驗顯示,即便你沒有受過專業訓練,找到一個行善的「甜蜜點」,或許也能集合眾人之力,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在自己能負擔的能力範圍內伸出援手,幫助需要的人。


延伸閱讀:

生前無家流浪,身後入土為安:街友的最後一程,如何走?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做公益到底是捐款好,還是實際行動比較重要?

作者介紹

許容榕

NPOst 特約記者。好奇心旺盛的水瓶座大嬸,愛狗愛電影,念過社會學與中國研究,當過影劇記者,累了與八卦為伍,現為不自由工作者。相信文字的力量,無論採訪誰,都希望用文字分享故事,夢想是用文字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