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強大的 4 款「智慧型眼鏡」以科技為視損者提供輔助,掌握生活自主權

一名男子使用內建的觸控板來控制 Google 眼鏡。圖/@ Wikimedia Commons

 

文/Valerie Hung

根據 WHO 2017 年的統計,全球約有 2.53 億的人視力受損或近乎全盲,光是在臺灣,視障總人口約計 183,567 人。

而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新創團隊或科技公司,嘗試透過聯網、行動載具、穿戴式裝置等新科技的結合,提供視障者過去所沒有或沒辦法做到的新選擇,讓他們掌握更多的生活自主權。這些輔助科技設備如何協助視障人士跨越日常生活可能遇到的不便?又或是有哪些仍在開發中,但值得我們期待的未來視覺輔助科技呢?

NuEyes Pro:多方位輔助的智慧型眼鏡

視覺假體(visual prosthesis)一般指的是植入視障者體內的醫用電子設備,能幫助患者恢復一定程度的視力。而 NuEyes 團隊研發的同名智慧型眼鏡,就像一個視力受損者可隨身攜帶的體外視覺假體。

這款輕巧的智慧型眼鏡採用 Android 系統,眼鏡前方的攝影機會將眼前的畫面投射到鏡片上。使用者可透過無線遙控器或簡易的語音指令進行操控,例如,說一聲「make bigger」(放大),就能將畫面至多放大到 12 倍。其他還包含調整影像的色彩及對比度、掃描條碼及 QR Code,以及透過光學字元辨識技術(OCR)辨識出印刷文字,再轉成語音讀出內容等功能。

不過,具備強大功能的 NuEyes 價格也同樣不斐,NuEyes Pro 一臺售價要 5995 美元(約新臺幣  17.5 萬)。

Aira:真人語音助理隨時上線解難題

Aira 團隊同樣是透過智慧型眼鏡的攝影機與聯網服務,為視障者提供生活輔助,只不過它搭配是「真人助理」。

當用戶需要協助時,就在智慧型眼鏡側邊點 2 下,設備會自動撥號給一位搭配好的「視覺翻譯師」,這些受過訓練的助理會根據用戶的個人檔案、智慧眼鏡回傳的定位以及影像提供口語協助,例如根據路況重新導航、確認有沒有買到正確口味的罐頭、閱讀文件或菜單,甚至提供一些穿著打扮的建議等。服務完成後,用戶只要再點擊一下眼鏡停止通訊,就能回到原本在做的事情上。

Aira 平臺提供助理一個結合回傳影像、Google 地圖等資訊的網路介面,協助他們為視障者指路,同時採用機器學習技術,運用 AI 對智慧型眼鏡回傳的影像進行物體標示。

圖/Aira 官網

目前 Aira 的服務範圍只限於美國,提供的基本月租方案為 100 分鐘服務收費 89 美元(約新臺幣 2647 元)起,方案內容包含一副智慧型眼鏡(使用 Google Glass Vuzix)、硬體設備的保險,以及服務使用教學,用戶這端則需要在手上下載 Aira 的 App

Aira 團隊期待未來能開發擴增實境(AR)版輔助系統,讓助理透過 360 度影像進入視障者當下的情境,提供更貼切且即時的指引與服務,但在這個理想實現之前,市場上還得先開發出方便視障者隨身配戴的 360 度全景攝影相機才行。

Aira 提供視障者「視覺翻譯」的服務

OrCam:用語音補足視覺

如果視障朋友不愛未來感太強烈,體積又稍微大一點的智慧型眼鏡,以色列新創團隊 OrCam 提供另一種選擇。他們設計的 OrCam MyEye 就像一個會說話的黑色簡報筆,可以直接掛在眼鏡上,對面前的人事物進行文字辨識、臉部辨識,物體和顏色辨識。

當使用者透過手指或點選按鈕下指令時,MyEye 會快速掃描眼前的物體,再透過 OCR 技術把影像辨識結果轉成語音訊息說給使用者聽。例如,翻開一本印刷書籍,輕點其中一頁,MyEye 會讀出上面的文字;想知道手上衣服的顏色、錢包剩下的紙鈔是 1000 元還是 100 元、架上隨手拿的餅乾是哪個口味, MyEye 都能幫上忙,就像一個隱形助理。

OrCam MyEye 的重量約 155 克,價格為 3500 美元(約新臺幣 10 萬元)。圖為 OrCam MyEye 使用者。圖/OrCam MyEye

OrCam MyEye 2.0 於 2018 年推出

QD Laser:讓智慧型眼鏡輕量化的新技術

除了透過攝影機把畫面回傳到智慧型眼鏡鏡片的方式外,許多科學家或研究團隊更期待打造出能直接把影像投射到人眼視網膜上的智慧型眼鏡,進而創造有如肉眼直接觀看世界的清晰體驗。一旦這種技術成熟,除了提升擴增實境產業與相關應用的發展外,對視障者也大有幫助。

例如來自日本 QD 雷射QD Laser) 的目標,是運用視網膜掃描雷射技術,幫助如因運動傷害或患有白內障而導致視力衰弱的族群看到更清晰的世界。QD 雷射的智慧型眼鏡目前僅有展示用的樣品,離正式問世至少還要一年以上,售價預計會落在跟 NuEyes 相近的 5000 美元左右(約新臺幣14.6 萬),但預期將比 NuEyes 更加輕薄短小。

更先進方便的智慧型眼鏡即將到來?

除了各式各樣的新創團隊,許多知名的科技大廠也持續努力,為全球用戶帶來更強大且更多元應用的穿戴式裝置。

例如,谷歌(Google)在 2012 年 4 月發表的「Google  Glass」雖然因為隱私疑慮的問題被叫停,但如今已針對企業用戶推出 2.0 版本,輔助醫療人員、技術人員或倉庫撿貨員提升工作效率。

圖/Kārlis Dambrāns @ flockr, CC BY 2.0

蘋果(Apple)雖然沒有公開承認自己正在製造「智慧型眼鏡」,但根據 Bloomberg 消息指出,蘋果內部訂下目標將於 2019 年完成這項產品,整合 Siri、影片播放與地圖顯示等功能,最後在 2020 年正式推出「Apple Glass」。而根據 CNET 4 月 27 日報導,蘋果家代號「T288」的頭戴式裝置不只是外界盛傳的 AR 眼鏡,而是集合 AR/VR 體驗於一身的頭戴式裝置!

尚未問世的 Apple Glass 預計使用蘋果全力投資的「Micro LED」顯示技術。Micro LED 顯示器在畫面的亮度、解析度、耗電量以及薄度方面,都比現有的「OLED」表現更好。同時 Apple Glass 也將採用 Intel 開發中的視網膜投影技術(retina projecting),透過雷射光直接把影像送進視網膜中。

如果這項劃時代的頭戴式裝置成功問世,相信有機會成為視障朋友們又一外型時尚、功能強大的視覺輔助好夥伴吧。


參考資料:

  1. Three cool smart glasses to help people who are blind or have sight loss 
  2. 6 Vision Enhancement Devices You Need to See

延伸閱讀:

用雙眼開啟未來,讓科技友善生活/專訪森思眼動團隊眼控技術

教視障者畫畫,看見明眼人也想不到的繽紛

五款好用 App,讓身障者不再只是障礙者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