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非營利組織方案設計與評估工作坊
日期:12/18(一)
時間: 9:30-17:00
地點:泛科學院(臺北市復興南路 1 段 127 號 4 樓)
主辦單位:NPOst 公益學院
主講人:洪智杰/至善基金會執行長
於 1995 年成立的至善基金會,起初是一個自願性的志工組織,由 3 個人借了一個道場、擺張桌子就開始服務,一路走來,至今已 20 多個年頭。現在的至善基金會,年度計畫預算大約是一億元臺幣,其中民間捐款占了 9 成。對極少承接政府方案的至善基金會來說,完善的方案設計與評估於檢驗組織工作成效上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此外,為了累積組織知能、回應廣大捐款者的期待,方案設計與評估更是不可或缺。
法律出身、再進修非營利組織管理的至善基金會執行長洪智杰於該基金會服務達 17 年有餘,秉著豐厚的實戰經驗,他以「非營利組織的方案設計與評估」為題,於 2017 NPOst 公益學院中,先從方案設計的輪廓開始描繪,再到案例實作與分析,期待經此講座分享,方案設計與評估的套路能為組織工作者有跡可循,提升工作效能。
健康的 NGO:募款、透明化、責信、友善需面面俱到
洪智杰一開始簡介了國家 3 大部門與其價值,並標示了 NGO/NPO 在其中適當的位置。第 1 部門(公部門)為掌握「權力」的政府,第 2 部門(私部門)為企業,其擁有最多的是「資源」,第 3 部門則是 NGO 與 NPO(志願部門),依循「理想」而行,「有理想很好,可如果過度執著、沒有彈性的話,那就要小心。」
NGO/NPO 在與各部門競合之間,應向政府學習「治理」(government)與賦權(empowerment),「當你的組織慢慢壯大,就要開始考慮治理的問題。」洪智杰認為,組織欲穩定發展,治理將是一項長久的課題,並且組織工作者必須思考所掌握的權力如何使用的恰如其分,對服務對象與工作者都應該要是有助益的;於企業端,NGO/NPO 需要學習的則是「效能」(efficiency),「這將會應用在績效評估,當你需要向社會大眾說明方案的成效時。」
而 NGO/NPO 本身最講究的則是透明(transparency)與責信(accountability),「不管是政府施政,或是組織預算、金流的公開透明都相當受到重視,全球也有相關的運動正在倡議政府應公開所有的資訊。」洪智杰並強調,組織的募款如何使用、產生什麼樣的效益,也應該交代清楚,如此一來,才能獲得社會信任(social trust):「一個組織要有好的環境才能成長,要會募款、要夠透明、責信要做得好,內部治理也要對員工友善⋯⋯這些要完整,才是一個健康的 NGO。」
埋頭苦幹外,也要思考策略
了解 NGO/NPO 於社會上所立足的位置後,再來談方案設計與評估,才不致成為只求成果呈現而忽略真正效益所在的無頭蒼蠅。且在進入方案設計之前,洪智杰認為,必須先將對象的需求調查清楚:「你總是要先知道:『問題在哪裡』,有一些基礎的統計數字,做了以後才可以看到影響是什麼、在哪裡。」
作為行動主義者,NGO/NPO 工作者時常面臨思考與行動的兩難,取捨之下常常是「做了再說」,畢竟「問題已經擺在眼前」,但「這樣方案的設計和評估往往混成一團,也不太容易向社會大眾、捐款人等展現、說明績效。」洪智杰提醒行動之前「調查」的重要性,否則最後方案成效僅淪為「協助了X個個案、完成 Y 個案子」的表面數字,難以往問題根本挖鑿、對症下藥,「埋頭苦幹之外,也要思考策略。」
組織完成需求調查後,即可進入方案循環(如上圖)。在方案循環中,組織工作者必須面臨「何時啟動募款」,也就是「資源準備」的問題。如若在「方案設計」階段募款,募款金額便難以估算、募款目標難以訂定,爾後的責信更難交代,容易為人詬病。不過,洪智杰表示,這並沒有正確解答:「重要的是,組織必須認知到每個階段可能碰上的限制,然後才『有意識的去做』。」
「邏輯架構」方法:方案設計有套路
充分知悉需求、資源與能力後,才投入運作,是方案設計的核心宗旨。社區/社群的需求相當廣大,組織工作者必須評估自我能力,捫心自問:「我到底可以做什麼?我們的策略是什麼?」「有的時候我們充滿理想,就容易奮不顧身,結果就是累壞了!」洪智杰提醒,NGO/NPO 工作者時常自我檢測是為了未來蓄能,工作者也必須盤點可動員的資源,當一項資源可以被運用時,要努力使其充分發揮作用,若不能被納入,也要能有備案,或是調整規畫,才能確保方案順利運行。(參考:畢嘉士基金會周文珍:募款是資源的動員,更是一場「交換」/非營利組織募資計畫與實戰)
為了連結組織工作的理想與現實,使方案不致好高騖遠,或是失去理念的支撐,洪智杰以西方的「邏輯架構」(Logical Framework)作為方案設計的橋樑、方法,帶領現場進行實作。依此框架,工作者必須逐步釐清欲產出之方案的願景(Goal)、目標(Objectives)、產出(Outputs)、活動(Activities)與指標(Indicators),這些項目的內容設置沒有規範的順序,每個人可依循各自的邏輯行事,惟必須針對初步想法自我提問:「未來想做哪些事?希望產出什麼具體成果?為什麼想做這些事?如何確認推動順利?你想要透過這些成果達成的影響與效益為何?」自我剖析後的解答對應至相關的邏輯架構要素,方案設計成果便呼之欲出。
實例演練:理想與現實必須平衡
此次課程中,其中一組學員關注青年返鄉議題,提出吸引鹿港青年迴游的方案,其「願景」為「臺北不是我的家之我想回家──鹿港閒置空間與硬體設備改造」。有感於現今鄉村工作機會短缺,年輕人不得不北上求職,卻又因例行開銷相當龐大,離鄉背井的年輕人往往淪為「窮忙族」。因此,該組預計花 3 年的時間,階段性的與政府合作,盤點鹿港現有閒置空間,並加以整治,作為社會住宅與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青年必須提交完整的「返鄉計畫」,獲取專業評估人士青睞的青年可以低廉價格承租此社會住宅,不僅解決青年居住問題,也使鹿港閒置空間得以活化再利用。
為了評估這項方案的績效,該團隊訂立了短、中、長期的指標,分別是半年內盤點並改造完成閒置空間、一年內入住率達 5 成,並且於 2 年內達到 8 成入住率,每年度且提供「住屋評量表」來檢驗入住者的回饋,作為工作調整的參考方向之一。
對此,洪智杰補充,方案設計的內容必須通盤考量,且盡可能的細緻。以上述實例而言,運行方案所需的成本應加以估算,如空間改造費用、維持空間運作的工作人力、評判返鄉計畫的專業知識等。此外,一面運行方案的同時,為了組織知識的累積、捐款者的期待、即時評估未預期的結果等,工作者也應持續檢視方案的各項指標是否達成,將「追蹤」這件事融入工作計畫。
方案評估是為了「學習」,而非審查
方案順利運轉後,最後便是進行方案的評估(evaluation)。透過方案評估,工作者應回頭檢驗方案所帶來的影響為何,不僅如此,也必須追溯這個影響是「如何達到的」。「評估在意結果,更重視『過程』。」而所有的評估都必須回到一個核心問題:你想從方案評估學習到什麼?「所有的評估都是為了從我們過去的經驗中學習,而這個學習對我們的未來也將會有所幫助。」洪智杰認為,不要為了評估而評估,真正的評估應該是「學習」而非「審查」,是為了求證、認識與理解。
實地參與方案設計的案例演練後,來自臺灣同志家庭促進會的小萍則認為,這個參與經驗對其組織往後的方案設計將有實際的正向效益,非社會工作本科出身的她,原先僅能藉由書面的理論知識來認識諸如「評估」、「指標」等方案設計相關的詞彙定義,真正應用到實務工作卻有一定難度,「預算應該怎麼拿捏?指標要設定幾個?」取經洪智杰的經驗,小萍期待,理論與實務工作的斷裂能逐漸修補。
此外,來自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林東良坦承,其組織過去確實較少進行方案評估,參與實作演練之前,他也和大多數人一樣,認為評估是一個備受「檢視」的過程,經過洪智杰分享,林東良則認同評估應該是一趟「學習」的歷程,「不管之後是自我評估、方案評估,還是有機會評估他人,都能帶著學習的心態參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