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與發展的兩難,「生態旅遊」是否為解方?/「森社場所」專訪

文/恆春新住民 攝影/Rex

每年 10 月,恆春半島便開始吹起落山風,這股動能從山頂上往河口和海邊吹,為這塊位於熱帶氣候的半島捎來秋天的訊息。此時有一群來自西伯利亞的赤腹鷹及灰面鵟鷹也乘風來到滿州鄉的里德社區棲息。

位於屏 200 縣道旁的里德社區,由山頂、里德和欖仁溪 3 個部落所組成,主要以排灣族為主。對這裡的居民來說,老鷹可是他們共同的記憶。

圖/鵬智 賴 @ flickr, CC BY-NC-ND 2.0

「以前農業時代物資較匱乏,所以社區的人會獵殺(老鷹),當時一隻(老鷹)可以賣 300 元,以消費水平來說,相當於現在的 1000 元。」與 NPOst 相約在里德社區發展協會的古堅謀,年近 60 歲,從小在里德社區長大的他,說起老鷹便侃侃而談。他說,這裡的居民如果沒有固定工作,就是打雜工,做水電工、木工,或是去海邊抓魚,而居民為了補貼家用,會利用每年 10 月來獵鷹,40 多年前他就靠著獵鷹所賺的錢付了高中學費。

然而,1984 年墾丁國家公園成立,將約 7 成的滿州鄉劃進國家公園範圍內,居民的生活開始起了變化,原本的獵鷹行為在保育的前提下被迫轉變。

圖/PROHiyashi Haka @ flickr, CC BY-NC-SA 2.0

里山生態有限公司成員蔡宛蓉說:「在國家公園剛成立的年代,沒有考慮人的問題。」她形容當時的做法就像把一塊地圈起來,保護著裡面的東西,然後跟居民說這邊不能使用,也不能打獵。

然而,因為恆春半島的產業發展少,加上落山風的關係,居民能種植的農作物有限,所以當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墾管處」)進到社區要推廣保育時,就容易和居民起衝突。「社區不了解為什麼要保育,都要沒飯吃了還管什麼保育。」蔡宛蓉說。

生態旅遊化解保育與發展的兩難

當時的恆春半島上演著保育和發展的兩難,有些社區里長甚至會帶頭起來反對、抗爭,為了化解難題,2006 年,墾管處邀請屏科大森林系副教授陳美惠合作。

陳美惠曾在林務局擔任公務員,當時就以社區營造的方式推廣保育,成功化解林務局在管理國有林班地(國家管理之林地)時與社區居民的衝突。因此墾管處盼借重她的專長,協助居中協調。

陳美惠接手後,帶領「社區林業研究室」的學生從認識在地社區的生態資源開始,一步步與社區協會合作,進而陪伴社區發展出獨特的生態遊程,為在地人帶來新的就業機會。而這群研究生畢業後,不少人被恆春半島這塊土地黏住而選擇留下來,並創立了「里山生態有限公司。」

里山生態有限公司團隊成員

服務於里山生態有限公司的李怡慧提到,當時的做法是產官學 3 方合作,墾管處與陳美惠的團隊先針對有潛力的社區進行生態資源調查和人物訪談,藉此評估社區是否適合發展生態旅遊,接著再進入社區與居民討論。

李怡慧表示,團隊剛進入社區推展生態旅遊時往往會受到反彈,因為做保育勢必會有限制,例如里德社區的獵鷹習慣、社頂社區抓虎皮蛙進補的行為等,都受到限制。蔡宛蓉表示,現在的方案幾乎都是吵架吵出來的,「(我們)得一直跟社區溝通為什麼要做這些事,說明這不只是為了外面(保育),也可以照顧到社區的老人家。」例如,團隊會提供社區居民解說員的培訓,讓社區的退休老人有機會藉由帶導覽賺取生活零用金。此外,生態旅遊的部分利潤也可以用在社區的老人關懷活動中。

最後,團隊用時間和耐心逐漸搏得社區的信任,更重要的誘因則來自於首個發展生態旅遊的社頂社區獲得了外來遊客的好評,讓其他社區也對這個方案躍躍欲試。

里德社區環境教育課程,深度造訪欖仁溪周邊。圖/@ 里山生態旅遊 fb

2014 年,里山生態有限公司在恆春轉運站附近開啟了實體店面「森社場所」,進一步提供社區產品行銷的服務,並將社區的產品放在店內試賣,測試市場反應。負責森社場所空間設計和行銷的李怡慧說,團隊會以社區當地既有的產品,發展成特色商品。例如後灣因為靠海,以前的生活習慣就是會製作海鹽,團隊就用這點發展出「鹽鹵豆腐 DIY」的行程。

已在恆春蹲點 4、5 年的李怡慧認為,在偏鄉因為工作機會不多,年輕人外流的問題很嚴重,但這裡其實有許多生態資源可應用,生態旅遊不僅可以創造在地的經濟收益,也讓在地人有一種「自己的家鄉自己保育」的感覺。

從老獵人成為專業解說員

在墾管處、社區發展協會、陳美惠研究室與後來的里山生態有限公司的努力之下,現在的恆春半島一共有 10 個社區加入生態旅遊的行列,並發展出 30 多個遊程,里德社區便是其中之一。

與 NPOst 見面這天,穿著一身卡其色服裝的古堅謀,現在是里德社區的解說員,這天他與夥伴走在欖仁溪路徑上做蝴蝶監測。

古堅謀走在小時候熟悉的欖仁溪步道中,為遊客做生態解說。

「這是琉球青斑蝶,剛才那隻是玉斑鳳蝶。」走在前頭的他一看到蝴蝶便快速讀出名字,讓夥伴登錄在紙上。他表示,為了確保這條步道的生態環境狀況,現在社區每週都要派員進行一次生態監測,不僅觀察有哪些生物,也留意是否有人為破壞。

投入社區生態旅遊前的古堅謀從事過不少工作,曾經是樂師,駕著舞臺車四處去表演,也擔任過里德村村長。因為看到社頂社區的成功,他便開始與墾管處接洽,盼發展社區生態旅遊。從那時起,他便與現任里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宋仁宗合作,2 人不約而同表示,當時最大的挑戰便是如何扭轉社區長久的習慣──獵鷹。為了有效勸阻獵捕行為,他們決定成立社區巡守隊

生活在欖仁溪步道周圍的玉斑鳳蝶。圖/@ Wikimedia Commons

「101 年時,我被選上巡守隊隊長,可是我自己過去也獵捕很多老鷹,這個轉變讓我覺得很尷尬。」憶起當時的畫面,宋仁宗仍有所感。他猶記得某次去勸導居民不要獵鷹時,對方質疑他的立場,認為他過去也會捕殺老鷹,沒有資格勸阻。

宋仁宗因此認為,除了從自身做起護鷹的榜樣,巡守隊也必須想一套說詞來說服居民。「後來我們都跟居民說,獵鷹只能獵一季,但是生態旅遊可以做一整年。」協會從居民最在意的生計下手,讓他們知道保育和發展有共存的空間。

里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宋仁宗

協會在陳美惠研究室和里山生態有限公司的接續協助下,從培養生態解說員開始,逐步發展出行程風味餐交通接待和住宿家庭等服務,讓社區居民有機會投入旅遊產業,收入中的 1 成也會交由協會當作營運經費和社區互助金。

古堅謀還向我們介紹剛返鄉的 30 歲青年阿瑞,他過去曾遠赴異鄉找工作,後來因為母親年事已高,於是返鄉就近照顧。近幾年因為社區開始發展生態旅遊,延伸出雨來菇的在地產業,阿瑞回到欖仁溪部落後,便一邊種植雨來菇,一邊參與解說員培訓。

目前的里德社區共發展出 4 個生態遊程,春夏季有欖仁溪生態遊和賞螢之旅,秋冬季則主打賞鷹和夜間生態導覽。古堅謀說,一年平均下來會有 6000 人次來訪,為居民帶來實際的家用補貼。

返鄉青年阿瑞正在將雨來菇分裝,準備寄送給臺北的客戶

運行生態保護區,仍需遊客參與配合

根據墾管處和里山生態有限公司提供的資料顯示,近幾年雖然造訪墾丁的遊客人數下降,但是來墾丁參與生態旅遊的遊客比例卻逐年增加,可見越來越多人願意嘗試生態旅遊。

然而,遊客量增加後也出現一些問題。今年 9 月媒體就報導有遊客自行前往欖仁溪,並在溪邊烤肉和丟垃圾。但欖仁溪屬於自然生態保護區,而根據《國家公園法》進入生態保護區者應經國家公園管理處之許可。以里德社區為例,遊客就需要申請由受訓過的解說員同行才能進入保護區。且根據古堅謀表示,雖然法令有規定擅自闖入的遊客會被處以罰金,但第一線的解說員並沒有權力直接開罰,因此他們只能用勸導的方式,希望遊客可以尊重生態保護區的運作方式。

此外,為了避免遊客數量暴增而干擾居民的生活,李怡慧說,當初團隊與社區在設計生態旅遊時,就因此將每個遊程訂下人數限制。以里德社區為例,單日可接受的最多人次是上午與下午各 60 名,而且在解說導覽的過程中,導覽員不能使用麥克風。

所謂里山概念,就是合理的利用資源並獲得合理收益,這樣一直持續滾動下去。蔡宛蓉一語道出里山生態有限公司的核心價值,這也是團隊成立 6 年來向各個社區推廣的理念。比起單純講求營利的一般企業,團隊多了社區營造的使命感,李怡慧因此認為里山生態有限公司的概念其實接近於社會企業。


延伸閱讀:

社區參與定價,收復流域打造無農藥生態村/專訪「臺灣藍鵲茶」八百金社會企業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不想蓋高跟鞋教堂,臺灣農村的社區發展還有什麼想像?

【活動現場】南機拌飯、玖樓:新創思維注入舊場域,社群共同實作打造永續城市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