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夢想城鄉陳秋欣:「看見差異,不是嘲笑它,而是補充它。」

攝影/Jason Yeh

活動名稱:信任,讓好事長出力量 Forging Trust/2017 NPOst 年會

日期:10/20(五)

時間:13:00-18:30

地點: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 101 廳(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 2 號)

主辦單位:ADCT 社團法人台灣數位文化協會

 

說到「萬華」,你會想到什麼?「也許是龍山寺、也許是悠久的歷史,又或者有人會想到萬華有很多『街友』。」臺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以下簡稱「夢想城鄉」)活動企畫執行陳秋欣於 2017 NPOst 年會上以「看見無家者」為題,分享陪伴無家者的實戰經驗。陳秋欣說,自己還只是個大學生,說起話來也許不見得有分量、較難一開始就博取他人信任,但也因為如此,她更能同理那些同樣拚了命努力,還不見得獲取他人肯定的人們,也就是夢想城鄉長期關懷的對象──街友,這些生活在城市邊陲、榮景背面的真實人們。

昔日被稱作「艋舺」的萬華是臺北很早就開始發展的區域(參考:林立青專欄/當他們窮到只剩下自由,在萬華街頭遇見匯聚百年的包容力),貿易貨物當時隨著淡水河來到萬華,人們也由著這股拉力來到萬華尋找工作機會;萬華當地的經濟活動隨之開展,同時也有著很好的消費品質。

講者陳秋欣。攝影/Jason Yeh

然而,以現今的視角回顧,萬華也是臺北最老舊的區域。隨著都市發展不斷向外擴張,年輕的勞動人口向外流動,留在萬華的,除了長年經營的當地傳統店家,就是早年到臺北打拚,曾發生一些人生意外、挫折而無法繼續投入勞動力市場的人們。

「我在想,怎麼讓這些人更有尊嚴的被看見呢?」陳秋欣以自己的經驗為出發,她說:「我的父母親是藍領階級勞工,社會並不會認為像這樣做粗工的很厲害。當同學聊起爸媽的工作時,有些工作說出來,大家會說:『啊~這樣啊。』你便可以知道,這個工作好像不是特別值得被拿出來說。」這樣的經驗值得我們深深的省思──彼此的差異要如何量化、比較?怎樣的工作才值得拿來說嘴?怎樣的人生才算成功?

圖/陳秋欣提供

看見社會多元性:流浪並非一朝一夕

夢想城鄉有一位學員,叫做「黑哥」。黑哥過去從事土木工程行業,身為老闆兼工頭的他,白天在工地工作,晚上則要撰寫標案、標工程,從早到晚、日以繼夜都勞心勞力。不料有一天建商惡意倒閉,黑哥瞬間失去可靠的經濟來源,他的公司底下還有 20-30 個工人等著領工資養家活口,該怎麼辦?

黑哥變賣所有的家產、到處打零工賺錢,一點一滴的發還工資,自己則開始流浪。

攝影/Jason Yeh

街友絕對是社會上的經濟弱勢者,但若我們將經濟弱勢與「成天躺在那裡不工作」、「好吃懶做」、「賺來的錢只會拿去買酒」這些充滿誤解的標籤連結在一起,那就是「汙名」了。陳秋欣藉由發問來刺激思考:「如果我們只看到這些朋友的現況,就認定他是不振作的人,那我們是不是錯過了很多看見社會多元性的機會?」

翻開夢想城鄉官網的介紹──

這會是一個失敗不需要被消除或粉飾、差異群體皆能在此卸下被排擠、輕視或嘲笑的恐懼,重新建構生存意義與勇氣的夢想之地。

這樣的發想來自於夢想城鄉對萬華的觀察,「萬華有很多社福、宗教團體會供餐給經濟弱勢的朋友,也會給予就業、居住與收容的服務。可是多數的經濟弱勢者習慣性否定自己、害怕開展新的人際關係、害怕新的嘗試,使得他們也較難建立穩固的社會關係。」唯有完善的社會支持系統,才能使這些經濟弱勢者身心健全,有繼續邁步的動力。而陳秋欣與夢想城鄉的夥伴正致力於陪伴萬華地區的經濟弱勢者彼此建立良善的信任關係,啟動合作。

多元支持方案:經濟弱勢者重整生存意義與勇氣

夢想城鄉主要開辦 3 個支持方案,扮演起媒合的角色,凝聚萬華地區的經濟弱勢者,使一則又一則的改變故事持續開花結果,點滴構築起生活。

第一個是創作班,在這裡,簡單的創作活動成為參與學員彼此交流的契機。剛開始的時候,每個人頭都低低的,不想跟其他人有所互動,「因為我如果跟你說話,人家就會覺得我跟你是同一群人。當人在落魄的時候,就不想跟對方是『同一群人』。」陳秋欣回憶創作班成員的相處歷程,「但是,當你在分享的時候,聽到對方的故事,會覺得『我好像有類似的經驗』,這個人的故事,我好像可以理解。」漸漸的,成員在彼此的故事中發現自己的局部,從相敬如「冰」到互相交流。

曾經有一堂創作課以「落葉」為創作主題,學員們提出對落葉的想法。有的人說落葉是垃圾;有人說落葉很像自己,老了、沒用了,就被社會淘汰;此時學員之一的小草大哥說,落葉很像別人的抱怨,需要被接住,小草大哥認為,他就是那個可以接住別人抱怨的人,他以此作為創作靈感,畫出如下畫作──

圖/陳秋欣提供

同為經濟弱勢者的學員,實則充滿差異,也需要時間來理解彼此,「學員彼此互相關心,他們會開始知道對方不是自己討厭的人,而是那個跟我一樣有過痛苦、受過傷的人。」陳秋欣說。

手作木工班:協力合作便是交流的契機

夢想城鄉也開設木工班。陳秋欣再次提起黑哥,「有一次木工班上課,他沒有來,因為黑哥長期有喝酒的習慣,我們都很擔心他。」工作夥伴致電黑哥,發現黑哥因飲酒過量而昏迷,在急診室待了一晚後,夥伴們更加擔憂行將到來的新年,木工班放假,萬一黑哥又喝酒怎麼辦?於是,他們請黑哥用小木條做成木箱,希望藉此轉移他的注意力,最後黑哥產出超乎預期的木箱數,「我們想,有事做果然就可以減少對酒精的依賴。」

黑哥製作的小木箱。圖/陳秋欣提供

但事非如此,夢想城鄉的夥伴都「想錯了」。黑哥後來告訴陳秋欣與其他夥伴,不再喝酒是因為來到這裡,有人重視他、有人在乎他,更有人願意和他一同討論發生的事情,想方設法解決難題,黑哥因此重燃希望:「應該要做更多嘗試,我好像也可以試著努力戒酒了。」

物質濫用的肇因往往並非物質本身的誘惑,或是濫用者的意志不堅,更多的是社會關係的貧脊,情感無處依賴、情緒無從宣洩。夢想城鄉滿足了這些弱勢者心理上與人際連結的需求,「我們可能只有弱弱的釣竿,但是我們有重重的朋友。」陳秋欣說。

夢想城鄉手作木工班。圖/@ 社團法人臺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官網

不只是導覽:媒合萬華的生活者

最後一個方案──「不只是導覽」之導覽活動,這個計畫始於一個「合作」的構想。萬華地區有 3 群不甚相同的人,一是最開始就來到這裡,長年經營、做生意的傳統店家;二是早年來此打拚、過生活,卻被社會排斥的經濟弱勢者;三則是在萬華長大,有著滿滿熱情,想要實踐的年輕人。「我們在想,是不是可以做一些不同的方案?我們希望這 3 群人一起合作。」

導覽班由此而生。其中,有一位「林姐」,過去因車禍身體受傷,行動不方便,每天都不太想出門,甚至因此引發憂鬱症狀。婦女中心的社工因此推介林姐來到夢想城鄉,越來越熟識以後,慢慢的林姐加入導覽行列。「林姐說,她很喜歡這裡,喜歡書寫、喜歡閱讀的她,來到導覽班每天都可以聽到不同人的故事,再從這些故事中找到跟自己相關的連結,分享給大家。」陳秋欣說,婦女中心的社工轉述過去很少看到林姐笑,但在導覽班、在夢想城鄉,林姐總是笑著與他人互動。「她在萬華生活了 50 多年,做過很多不同的工作,認識很多萬華的特色,經由分享,遊客能發現萬華的好與美,還有底層勞工的生命力。」參與導覽過後的林姐,認為自己有價值、被聆聽也被接受了,重新建立起自我認同。

圖/陳秋欣提供

「不只是導覽」。圖/陳秋欣提供

「差異」是用來「補充」的

陳秋欣說道,自己身為一個大學生,常常自然而然的企圖成為「有成就的人」,同時也害怕揭露自己的缺點,害怕他人看清自己、害怕跟不上其他人的腳步。「如果每個人都有這樣不確定的時刻,不確定自己做得好不好、不確定是不是值得被肯認,那我們何不一起合作?」夢想城鄉奠基於此,透過合作分憂解勞,透過合作傾訴每個人的困難和擔憂,也透過合作再度尋求自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獨特性,當我們看到別人的差異,不是去嘲笑它,而是去補充它。」陳秋欣緩緩的說,語氣溫柔而堅定。

「我們都曾經受傷,我們都需要一個能夠接住彼此的夢想城鄉。」陳秋欣以此為結尾,畫下年會座談的句點,但萬華與夢想城鄉的交織將會繼續書寫。

攝影/Jason Yeh


延伸閱讀:

有了遮風避雨的住處,無家者的問題就解決了嗎?/《街頭生存指南》書摘

比起任何時刻,當下我們更需要「看清楚」貧窮/究竟什麼是「貧窮旅遊」?

努力工作的街友值得幫,花錢買酒的不值得幫?其實可能都是同一人

作者介紹

黃愉婷

曾任 NPOst 編輯。 八年級生。社會學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