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任何時刻,當下我們更需要「看清楚」貧窮/究竟什麼是「貧窮旅遊」?

文/李柏毅(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管理學博士生、人生百味共同發起人)

究竟什麼是「貧窮旅遊」?日前被認為有消費貧窮之疑的募資計畫「一起看見貧窮人的台北」,以及發起單位人生百味、芒草心協會等組織的實際操作模式,是否真的可以用「貧窮旅遊」的概念來批判,以及是否真有「消費貧窮」之虞?其訴求是否真如評論所言的不明確?

2017《貧窮人的台北》募資影片

先前 2 篇投書(參考:貧窮體驗可以有更基進的想像窮人不是觀光景點,但還可以是什麼?/貧窮體驗的能與不能)所提到的「貧窮旅遊」及其相關研究,對象皆是過去英、美 2 國內由累積利潤為動機所驅動的商業專案,其操作者大抵也是見其商機的營利企業。

在資本累積的邏輯下,營利企業用最低的成本(例如收入不「回饋」、或是以極低的比例「回饋」給地方)帶領最多數的觀光客,滿足觀光客們不論是出自獵奇(「原來貧民窟長成這樣」並大量拍照)、警世(「我要好好努力,才不會變成這樣」)或是慈善(當下掏出現金捐贈給窮人)的需求,這種操作模式當然無助於使觀光客們理解貧窮者的真實樣貌(是遭遇了什麼樣不幸的過程,讓人無法尊嚴的生活?),以及背後可能的結構性成因(是否貧窮的後果,都可以歸因於個人的不努力?)。

從具體的營運及操作過程中,我們便能夠分別出過去英、美 2 國營利企業的作為,與當今臺灣由人生百味、芒草心協會等數 10 個協力單位所推出的募資計畫,以及這些組織已運作多年的「石頭湯計畫」、「街遊 Hidden Taipei」、「流浪生活體驗營」等,有多麼顯著的差異。

人生百味石頭湯計畫。圖/人生百味 fb

芒草心協會:翻轉常人對貧窮的思維,得來不易

2011 年成立至今的芒草心協會,多年來執行許多無家者自立方案(例如街遊、自立支援中心、流浪生活體驗營、「呷飽未」社區共食餐桌),期望透過更多體驗與交流,進一步幫助外界了解貧困者的生活樣態──例如臺大社會系教授黃克先曾親身參與為期 3 日的流浪生活體驗營,活動後撰文「能體會幾分街友漂泊:寫在流浪生活體驗營後」、多位臺大 EMBA 校友及前校長楊泮池等多位教授也參加了街遊的導覽行程(參考:他的街遊課,讓臺大教授也驚豔),透過原為更生人、街友的導覽員的視角,看見更在地、更獨特的艋岬文化。

芒草心自立支援中心裝潢過程。圖/芒草心協會 fb

以街遊為例,至今導覽人次已超過 6,000 人次,其中超過 60% 的體驗者對街友的印象也改觀了(例如並非都是個人的因素而流落街頭;街友不只需要經濟上的援助,人際的連結更是必要的協助)。

然而,這些讓體驗者改變過去刻板印象、打開較具有社會學式的思維(例如不直接將個人的成敗歸因於個人的努力與否)的成果,得來並非想像中的簡單

首先,是維運專案的組織本身,其專業社工的人事成本,是來自於聯合勸募公益彩券以及國際知名非營利組織樂施會的補助。即便街遊專案本身的收入,並非完全歸導覽員所有(導覽員可得導覽費收入的 5 成左右),但導覽本身所需要的器材租借、活動宣傳、行政聯繫與協調(像是訓練導覽員、架設並管理網站及臉書粉絲頁訊息、與體驗者溝通活動內容等工作所需要的人力與時間)等,都是不可以被低估的(更多相關資料,可參見窮人不是觀光景點,但還可以是什麼?/貧窮體驗的能與不能)。

再者,如街遊專案的專責社工表示:「天氣太熱太冷遊客都不來,超過 20 人導覽品質就差,人太少又不合成本」、「做導覽本身門檻就高,體力能負擔高溫太陽走路 2 小時、不怯場、敢分享自己最不欲人知的過去,這 3 個條件大概篩掉 8 成人了,剩下 2 成還要在漫長數月甚至 1 年半的時間內有收入,以撐過培訓期。」從這些實際發生的情況來看,如果要說這是「貧窮旅遊」的一種、甚至是在「消費貧窮」,那麼請問在這過程中,累積最多資本的人是誰呢?從消費過程中得到最多好處的又是誰呢?

人生百味:計畫運作縝密紮實,拉近人際距離

而較晚成立的人生百味,自 2014 年來也持續運作了如「石頭湯計畫」等專案,旨在用人們最熟悉的「料理分享」,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就活動過程來看,對參與者而言,報名參加「石頭湯計畫」是一個非常消耗體力和腦力的活動。因為在活動一開始,參與者必須聽工作人員講解關於街友以及剩食方面的議題介紹,當中也會有來回的問答時間,加起來需要 1 個小時左右。接著,在活動進入到共同料理的階段時,工作人員交錯帶領參與者洗、切、煮、分裝料理的同時,仍不斷分享個人過去與街友接觸的經驗,以及針對不同的社會議題交流想法。

在分組與街友分享料理前,工作人員一定會交代幾個原則── 1. 尊重對方意願,若對方不想被打擾,仍禮貌性的問候和離開;2. 詢問過程務必保持平視,也就是說一定要蹲下來和街友對話;3. 在做任何影像和筆記的動作前,務必徵得對方同意;4. 開口問任何問題前,請先設身處地著想,如果自己是街友,被問到這個問題是否會被冒犯?通常,都是由有經驗的工作人員開頭與對方一邊用餐一邊攀談,最後才會開放參與者提問。

歷時 1 小時左右的席地而坐、共餐、聊天後,最後所有人還會聚集起來輪流分享心得。這些參與者絕大多數都是學生或社會新鮮人,完全不會是一般旅遊團會看到的社會名流或富裕階級;另外,就此專案和組織的資金來源來看,人生百味目前雖登記為股份有限公司,但其營運基本上仍仰賴捐款(包含群眾募資)、私人投資(包含國際基金會和社會企業投資)為主。因此,從這些實際運作的事實來看,筆者也無法將其與「貧窮旅遊」、「消費貧窮」做出任何連結。

石頭湯計畫之街頭游擊食堂。圖/石頭湯計畫 fb

政府失能、社會偏見,當務之急正是「看清楚」貧窮

長期不重視社福健全發展的臺灣,失能的政府在無力處理貧窮相關議題的時刻,這些專業社工和組織,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引領社會大眾,用不同的介入方式來理解貧窮的成因。

眾多操作手法當中,也許還有可以更細膩或進步的空間。但這群社工或組織者們,不僅運用過去的專業訓練背景與經驗,還在繁忙的工作之中開讀書會、甚至與國內外學者和組織者交流,為的就是不斷辯證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在專業倫理上經得起考驗;也是為了日後在政策領域上,累積相關學理知識,以便協助制定因地制宜、兼具高度與實用性的政策。

而如這些組織長年來經營的計畫,以及在同一個脈絡下出現的「貧窮人的台北」募資計畫,正是希望讓經濟條件上相對有餘裕的社會大眾,能夠親身體會並認識到「貧窮不完全是因為個人懶惰」、「社會福利有其必要性」、「除了經濟上的援助,撇開成見、建立人際關係也是協助弱勢走向自立很需要的因素」等概念。這些出自社福基層、極具創意和活力的專案,正可讓長久以來許多學者和從業者所倡議的訴求(貧窮有其結構性成因、人際連結與陪伴在扶弱上的重要性),更確實、更有效的傳達給更多的社會大眾。

再當我們仔細看,正在努力做這些事情的社工或組織者們,幾乎是以「近貧救赤貧」、遠低於市場合理條件的薪資待遇,又身處在高工時、高強度的勞動環境,筆者認為我們幾乎沒有空間可以說這些專案和組織是在經營「貧窮旅遊」,也不可能與「消費貧窮」產生連結

當這些社工、組織者不斷面臨類似的批判時,社工是這樣說的:「但當柯 P 說街友都是自願流浪的,因為他們喜歡看星星(參考:街友無居所,柯 P:選手村 3,400 戶可挑,但遊民看到星星才高興);當我看見八卦板還有一堆鄉民推文叫街友去死、街友是社會毒瘤必須除掉,我就覺得,我們還不能停下來我們必須繼續說,一直說,用社會大眾聽得懂、願意聽的方式來說。」

「所以我們出書、也用粉絲頁說、用街遊導覽說、用真人圖書館說、用流浪生活體驗營說,人生百味則用石頭湯與街賣來說,我們用搞死眾 NPO 的心力舉辦『貧窮人的台北』來說。在社會聽見以前,我們不能停下來。」

讓我們一起,在社會聽見以前,都不要停下來,好嗎?


參考文章:

  1. 募資計畫:一起看見貧窮人的台北
  2. (回應募資計畫)卞中佩/貧窮體驗可以有更基進的想像
  3. (回應卞中佩)巫彥德/不只是飢餓而已—體驗貧窮者的流浪
  4. (回應卞中佩)如果我是他──當貧窮體驗作為一種倡議的手段
  5. (回應巫彥德、曾文勤)窮人不是觀光景點,但還可以是什麼?/貧窮體驗的能與不能
  6. 能體會幾分街友漂泊:寫在流浪生活體驗營後
  7. 他的街遊課,讓臺大教授也驚豔
  8. 街遊專責社工臉書發文

延伸閱讀:

林立青專欄/一張床、一張椅、一雙手,構築無家者的「家」

七成街友有工作,九成非自願:你真的了解街友嗎?

努力工作的街友值得幫,花錢買酒的不值得幫?其實可能都是同一人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